【中國.清朝】“大禹治水”玉山
【中國.清朝】“大禹治水”玉山
故宮博物院樂壽堂的大禹治水玉山,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比成年大象還重的玉山
玉山是一種工藝品,常常是在一整塊玉石上雕琢出山林景觀。今天要介紹的“大禹治水玉山”高224cm,寬96cm,座高60cm,重5000kg,比一頭成年大象還要重呢!
在這座玉山上,精細地雕琢著峻嶺、瀑布、古木蒼松。在山崖峭壁,共有十幾處描繪了勞動者在大禹的帶領下開山治水的景象。只見工匠們分別使用不同器械勞作,像是古代開鑿技術的大會演。除此之外,玉山上還雕刻有奔跑跳躍的麋鹿和猿猴,有快要登上顛峰的老者及仆從,更有神仙以雷火來助開山,層次分明,各具形態(tài),十分精美。在玉山背面,還銘刻著乾隆皇帝為這座玉山所作的長詩及注文。
千辛萬苦至京城
這么大的一塊玉石是從哪來的呢?原來,它來自海拔將近五千米的昆侖山脈的密勒塔山,采石的工人把它裝上一輛特大號專車,前面用一百多匹馬拉著。一路上工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冬天則潑水成冰,在冰路上拽運,三年后,才終于到達了目的地——紫禁城。
能工巧匠細雕琢
與運輸相比,雕琢這座玉山更費功夫。乾隆皇帝希望用內府收藏的宋人《大禹治水圖》畫軸為稿本,命令宮廷造辦處按前、后、左、右四個面的畫樣做初步加工,并用蠟塑出了玉山的樣式??墒翘鞖馓珶崃耍灅雍苋菀兹诨冃?,造辦處就又雕刻了一座木樣,因為那里聚集了全國最好的制玉工匠,之后大玉石也發(fā)往揚州。
歷經(jīng)七年,大禹治水玉山終于誕生了。有人計算過,僅在揚州的雕琢工時,若由一人完成,要400多年才能完成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