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1)-初投稿

3,核心思想
有個無賴的核心思想--果因律。也可以稱它為“馬后炮”。即由果到因的逆行推理。因為不會錯,所以無賴,當然就不是真理了,不具備可證偽性。
這個思想的存在的意義:現(xiàn)在的種種都是由未來決定了。
例如,之所以會寫這篇專題,不是寫了,所以投稿了,因為寫了,不一定會投稿;而是投稿了,所以寫了。這是不是夠無賴的(~ ̄▽ ̄)~。
這難道不是宿命論嗎?做什么都由未來決定了。對呀,這就是宿命論,但是這是可控的宿命論。投不投稿的決定權(quán)暫時在我手里。
生活中還有大量的例子,就喝水言。是因為渴了才喝水,還是因為喝了水才渴呢?哈哈,不喝水人就死了,當然不會渴了。所以沒有意義哈。
再舉一個觸碰“禁忌”的例子--生命的誕生。就個體而言,生命會終結(jié)。是個體的誕生,導致了個體生命的終結(jié);還是個體生命的終結(jié),使得個體的誕生。如果用地球的所有生命當作一個生命的集合,它是否有起點和終點呢?結(jié)束即開始。
語言有其局限性,不是因為我想不到,而是對于不可說的,我只能保持沉默。(@維特根斯坦)
4,真正的意義
人們對時間順序的感知已經(jīng)形成了習慣了,試著稍微改變一下。
減弱(消除)人類對未知的恐懼,進而減弱悲傷,焦慮,憤怒。使人的心情得以平靜。不,是讓人能夠自己掌控自己的情緒。人可以擁有害怕,悲傷,焦慮,憤怒,平靜,喜悅等等情緒,但是不是因為其他導致的,而是可控制的。
拿憤怒舉例,憤怒的人肯定因為一些原因而憤怒的吧。不,他只是憤怒了,僅此而已,當然他或疑惑他為什么會憤怒,所以才找了原因。其實他可以不用憤怒,但是陷于時間和因果的邏輯,他暫時無法察覺罷了。當他有一天跳出了時間和因果的邏輯,他會發(fā)現(xiàn)當時他完全可以不用憤怒。
因為(主語或賓語)能夠理解,才做解釋。
5,作為生命的思考
水,食物,維持體溫,睡眠--可以暫時缺少,但是這些是必須的。會發(fā)現(xiàn)這是從生命的角度逆行推出的原因。
難道(主語或賓語)只是“生命”進化的“樣本”。會發(fā)現(xiàn)是因為“進化”推得“樣本”。
6,涼宮春日系列
涼宮春日里的時間穿越。阿虛從未來穿越到過去見了涼宮,使得他們未來會在高中相遇,然后再穿越到過去見涼宮。這是一個死循環(huán)呀,時間沒有了先后。就幼時涼宮而言,她遇見史密斯的原因在未來,是在時間上還未發(fā)生的事情。(下圖有解釋)
7,結(jié)論
因為未來存在,所以才有現(xiàn)在(二次果因律:因為有現(xiàn)在,所以才有未來)
因與果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
我更加相信世界是由事實組成,而不是由事物組成。(@維特根斯坦)其實對他不熟,句子都只是順便搬運的
自己反駁了自己,到了該沉默的時候了
8,時間的方向
這里需要借組一點視頻制作的知識。一部影視是由很多的“關(guān)鍵幀”在時間軸上排列而行成,對于“關(guān)鍵幀”,在它們眼里,上一幀和下一幀是確定的,但并不知道時間的方向,是正或是反。這是由創(chuàng)作者決定的。就比如正放和倒放。
同一個世界的時間的方向只有一個。

9,人生
站在人的視角,上一幀屬于過去,已是確定。下一幀是什么,有可能是確定的,也有可能受變量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