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人都不慌不忙

雖然這句話是出現(xiàn)在最應該緊張的時候。。。
不過這倒確實是真的。至少在我們看來,雖然經(jīng)濟窘迫,但并沒有對德雷爾一家產生什么巨大的推動力。
畢竟餓了有柑橘。。。
我曾經(jīng)看過一本書,里面說印度的宗教能發(fā)展起來,就是依靠著身居熱帶,周圍水果資源豐富。言外之意就是:窮和尚可以露天(因為不冷)、不穿衣服、依靠吃水果活著。
目前來看,科孚島也有點這意思。不匆忙,有很多時候還真是外部環(huán)境造成的。
話說回來,英劇好像跟大部分有操守的劇一樣,都很喜歡嘲諷自己的國家。媽媽總喜歡把“英國有什么好的”掛在嘴上,說自己最討厭的就是那種文明,毀掉了自然的美好生活。
我蠻喜歡這一點的。自省在很多時候都能讓人清醒過來,然后活得更開心一些。
因為可以嘲諷習以為常之物。
這大概是英劇的腹黑成色尤其深重的原因。
媽媽常說自己討厭跟孩子們彎彎繞地說話,但目前看來她們不愧是一家子,顯示出了非常“會說話”的一面。不過在這一季大家腹黑的對話少了一些,大概是拉里搬出去那幾集減少了對攻的頻率,相比之下這一季的溫情部分多了不少。
或許是大家成長了吧,年齡漸漸長大,逐漸能夠理解母親?雖然都一個個并不能讓人省心。但說起來,媽媽也是個不讓人省心的家伙。
雖然表面精明干練,甚至可以說行動力拉滿(不然簡直難以解釋如何面對這四個跳脫的孩子。),但早在一開始就對文明表示不滿的媽媽,骨子里跟四個孩子都有著很深的共性:喜歡自然、野外、藝術以及美。
在這一季里,有媽媽早先不愿下水,結尾處卻坦然(就算坦然吧。。。)地跳入水中的場景。

這是講述家庭的劇集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吧。正如媽媽所說:沒有一個人是堅強的。
在世界上,也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所以德雷爾一家子都還在成長的路上。這是這部劇溫馨的基底所在——雖然大家都不是省事的家伙,但是這一路走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成長。在日復一日的變化之中,彼此之間的理解又更深了一些。
能夠如此陪伴與見證,這就是家人的意義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