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情商下線,一句玩笑話尷尬了三個人
自從《慶余年》爆火之后,郭麒麟便躋身成為了頂流。
相信很多觀眾還記得,當年郭麒麟連上十幾二十檔綜藝,真的是太忙了。
甚至還有人在傳郭麒麟一個人養(yǎng)活了德云社。

對于一個相聲演員來說,郭麒麟的相聲絕對不如他的綜藝出名。
正常情況下,只要人火了之后,各種綜藝資源就會非常多。
郭麒麟的資源完全可以說是接到手軟。

很顯然,比起說相聲來說,郭麒麟還是更喜歡演戲和做綜藝。
當然,郭麒麟是非常聰明的,而且很有教養(yǎng),情商非常高。
在真人秀當中,這樣的人是非常受歡迎的。

尤其要說的是郭麒麟在《五十公里桃花塢》中的表現(xiàn),簡直是絕了。
氣氛尷尬的時候,郭麒麟可以上演一場教科書式的救場。
當你需要一起嗨的時候,郭麒麟可以抖包袱,一個人就能扛起笑點。
當你需要嘮真心嗑的時候,郭麒麟又可以說出非常有哲理的理論。
總而言之,郭麒麟錄真人秀的時候是非常清醒的,非常明白自己該做什么。

不過,這些年有多少明星在綜藝節(jié)目中翻車了。
看到這些,很多觀眾就害怕郭麒麟也翻車。
老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綜藝參加多了,再高的情商有時候也難免會有考慮不周的地方。

在最新播出的一期《最強大腦》中,郭麒麟的話就多少有些翻車。
話說郭麒麟算是《最強大腦》的老人了,自從攸佳寧教授接手以來他就來當嘉賓。
郭麒麟非常聰明,每次在觀察室的表現(xiàn)都能給觀眾很多驚喜。

這么多年以來,郭麒麟憑借自己的高智商在《最強大腦》中完成了很多挑戰(zhàn)。
雖說只是觀察室的簡易版項目,但這也足以說明郭麒麟的智商。
正是因為如此,觀眾對郭麒麟更是喜歡得不得了。

自從“作弊事件”出來之后,叨叨魏教授換成了攸佳寧教授。
對于這件事情,很多觀眾每天都會拿出來吐槽一番。
畢竟現(xiàn)在的項目難度實在是有些太小兒科了,讓人看了就有些生氣。


大家說的沒有錯,要是把這些項目都以“益智小游戲”的形式放在游戲網(wǎng)站,相信會有很多人去玩。
這種東西大家都是可以參與的,只是速度可能沒有這些學霸們快而已。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也許有些人玩這種游戲很快而不自知也是極有可能的。


郭麒麟的智商非常高,但他也是咱們普通人中的一份子,頂多比咱聰明那么一丟丟。
既然郭麒麟能多次做出這些題目,可見難度是有多么的一般。
在這次的節(jié)目錄制中,郭麒麟沒有用自己的高智商去答題,反倒是各種搗亂。

這次的項目名字叫“線索戰(zhàn)”,是這一季《最強大腦》中“8進6”的最后一場比賽。
以前的所有項目都是有時間限制的,但這個項目卻不限時。
從這個規(guī)則中也是可以聽得出來這個項目有多難。

注意,這個難度其實只是節(jié)目組和攸佳寧教授心中的“難”。
站在我這個喜歡唱反調的普通觀眾角度,我覺得這個項目的難度也一般。
一共八位選手,王心冉和蘇暢三個小時做不了第一個部分,石明鑫用了三個小時才做完這個題,即便是腦王白宇鵬這次都用了兩個多小時。


如果要是從王心冉、蘇暢、石明鑫、白宇鵬四位的表現(xiàn)來看,這個項目確實很難。
然而,我們?yōu)槭裁匆运麄兯膫€的角度來衡量呢?
我們?yōu)槭裁床荒贸>T和王宇軒來當標準呢?


常峻碩和王宇軒在這個項目中都只是用了三十多分鐘,除去延遲進場的時間之外,常峻碩只用了二十分鐘。
有些選手二三十分鐘完成了,有些選手卻三個多小時做不出來,這到底是選手的實力問題還是項目難度問題呢?
毫不夸張地說,常峻碩的第一,王宇軒的第二,徹底打了《最強大腦》節(jié)目組的臉。

不知道大家認不認同,按照正常邏輯來說,這個就是選手實力問題。
什么對心態(tài)的考驗,這些都是虛的,只要實力夠強根本不需要考慮那些。
說句難聽話,難道那些因素在常峻碩和王宇軒這里不存在嗎?

別說常峻碩和王宇軒,就拿樓開元來說,第一個項目“爆破陣地”做了三次,三次都是25步。
雖說大家一直對樓開元不太看好,但他這個成績已經(jīng)足以證明自己的實力。
試想一下,要是其他人每次做第一個項目也都有樓開元這樣的水平,那還怕晉級不了嗎?

為什么要一再說“線索戰(zhàn)”這個項目沒那么難呢?
因為我覺得郭麒麟之所以搗亂完全是因為劇本需要,節(jié)目組想要讓這個項目看起來更難。
郭麒麟的搗亂讓他情商下線,一句玩笑話尷尬了三個人。
在觀察室的時候,攸佳寧教授給大家準備了第二部分“異形重筑”的模型讓大家體驗。
龐博直接把模型給到了施一公教授讓他體驗,在整個過程中,龐博和郭麒麟都在旁邊搞笑。
龐博和郭麒麟兩個人一唱一和,一會兒是要拿鋸子鋸成1X1X1的小方塊,一會兒是要看誰拼得高,可以說相當熱鬧。
當郭麒麟和龐博把異形塊架起來之后還喊大家一起來拍照,開玩笑說要給“老教授”發(fā)過去。
實話實說,龐博和郭麒麟兩位都是喜劇演員,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中負責搞笑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這是他們的職責。
不過,搗亂完之后也該正經(jīng)起來了吧!
在水哥的一番神操作之下,這個模型三兩下就被拼起來了。
看到這樣的操作之后,很多觀眾直呼還得是水哥啊!
在水哥來了這一季的《最強大腦》之后,在觀察室有過太多精彩的表現(xiàn),讓觀眾看得非常過癮。
本來這次也是一個讓粉絲們興奮的時刻,沒想到卻被郭麒麟的玩笑話打破了。
郭麒麟說“那個老教授在哪,我跟他掰扯掰扯”。
龐博接梗“他們已經(jīng)比完了是吧?淘汰的是哪兩位來著?”
郭麒麟繼續(xù)接梗“淘汰的是咱們五位”。
郭麒麟這就是一句玩笑話,為了讓給節(jié)目變得更搞笑。
不過,在這句話中卻尷尬了三個人,分別是“老教授”羅伯特戴西蒙、水哥、施一公。
在郭麒麟的話語當中,他把羅伯特戴西蒙教授稱之為“老教授”,而且言語中并沒有尊重的意思。
其實羅伯特戴西蒙是觀眾非常認可的一位教授。
要知道在叨叨魏時代,叨叨魏對羅伯特戴西蒙教授都要敬畏三分。
雖說羅伯特戴西蒙教授是國際戰(zhàn)隊的領隊,是咱們的對手,但他也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因為在觀眾心里他跟叨叨魏是一個級別的。
至于說施一公和水哥,那就更不用說了。
郭麒麟說“淘汰的是咱們五位”,這句話本來是一句非常謙虛的話,但這五位當中有施一公和水哥就有點變味兒了。
換句話說,郭麒麟這句玩笑話對施一公教授和水哥不太尊重,甚至讓他們非常尷尬。
水哥的實力不用多說了,神一般的人物,這次拼這個模型也是他三下五除二解決的。
毫不夸張地說,水哥下場去玩“線索戰(zhàn)”這個項目,絕對也是碾壓那些選手的水平。
我真的想問一下,這樣的實力可以這樣開玩笑嗎?真的不尷尬嗎?
施一公教授沒有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比賽過,但他的實力絕對是非常強的。
施一公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而且曾經(jīng)在清華大學當過副校長,現(xiàn)在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
說實話,施一公的其他背景還非常豐富,但只是這一點點就足以說明他有多厲害了吧!
施一公或許沒有水哥那種異于常人的能力,但他的智商絕對不比場上任何一位選手差。
在之前的節(jié)目中,每次在觀察室做題施一公教授都非常認真,而且每次都能輕松完成,可謂是寶刀未老。
在這次的節(jié)目中,施一公教授也表示自己對這個模型很感興趣。
如果要是沒有龐博和郭麒麟在旁邊搗亂的話,施一公教授肯定是能輕松解題的。
羅伯特戴西蒙教授、施一公教授、水哥,這三位都是比郭麒麟聰明,比他厲害的人。
在任何綜藝節(jié)目中都可以開玩笑,但一定要以事實為依據(jù)。
三位的實力有多強,這個已經(jīng)是公認的事情了,只要是看過《最強大腦》的觀眾都知道。
其實郭麒麟并沒有什么錯,只是在這個場景里說這樣的話有點不合適。
眼看著水哥三兩下拼好了這個模型,還要硬去開這種玩笑,真的有些尷尬。

對于水哥的粉絲來說,這個玩笑并不搞笑,而且還很尷尬,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