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第五十九章翻譯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
l?治人事天莫若嗇。
王弼:莫若,猶莫過也。嗇,農(nóng)夫。農(nóng)人之治田,務(wù)去其殊類、歸于齊一也。全其自然,不急其荒病,除其所以荒病。上承天命,下綏百姓,莫過于此。
譯文:莫若,就是不過。嗇,是農(nóng)夫。農(nóng)夫治理的田地,一定要清除與谷物不同種類的東西,以便歸于完整統(tǒng)一。保全了田地的自然狀態(tài),就不會(huì)擔(dān)心有荒蕪的憂患,徹底清除了它的荒病。上到承接天的意志,下到讓百姓安定生活,都不過是這個(gè)道理。
?
l?夫唯嗇,是謂早服。
王弼:早服,常也。
譯文:早服,是恒常不變。
?
l?早服謂之重積德,
王弼:唯重積德,不欲銳速,然后乃能使早服其常。故曰“早服謂之重積德”者也。
譯文:只有側(cè)重積累德行,克制趕緊行動(dòng)的欲念,如此之后才能保持恒常不變。所以說要做到恒常不變關(guān)鍵在于積累德行。
?
l?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王弼:道無窮也。
譯文:大道無窮無盡。
?
l?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王弼:以有窮而蒞國,非能有國也。
譯文:以有限的方式來治理國家,是無法讓國家長久下去的。
?
l?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王弼:國之所以安,謂之母。重積德,是唯圖其根,然后營末,乃得其終也。
譯文:能讓國家安定的東西,叫作根本。重視積累德行,就是追求根本,如此之后再去經(jīng)營次要的部分,才能有所善終。
?
l?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王弼:無。
譯文:這就叫根深柢固,符合長久維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