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442教育學二〔復習資料〕歷年真題+章節(jié)要點+主觀題+串講+講義課件

00442教育學二自考復習資料,選自教材〔現(xiàn)代教育學(第二版) 2005年版〕
作者:?扈中平
ISBN編號:??9787040171211
出版社名稱: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習資料包


00442教育學二自考復習資料內容包括主觀題匯總、章節(jié)知識點、題庫(習題、模擬卷)、PPT講義、意向考點串講和2013-2022年00442教育學二歷年真題(真題會持續(xù)更新,部分考卷可能會沒有答案)。
部分知識點預覽



所謂教育原則,是人們在總結教育經驗的基礎上,根據(jù)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對教育規(guī)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整個教育的根本性準則
民主性原則
1. 定義:教育的民主性原則,一是指教育機會的平等;二是指教育內部人與人關系的平等。
2. 提出依據(jù)
3. 教育活動受師生關系制約
4. 教育民主化已成為世界性的潮流
5. 培養(yǎng)民主精神的需要3.基本要求
6. 不斷增加教育機會
7.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
8. 把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機地結合起來
9. 提倡啟發(fā)式教育
教育幽默
1. 教育幽默的定義:教育幽默是指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運用各種奇巧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發(fā)笑的語言、動作、表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直接或間接地向學生傳遞教育信息的一種教育藝術
2. 教育幽默的表達形式
3. 表情幽默
4. 動作幽默
5. 書面語幽默
6. 口頭語言幽默3.教育幽默的功能
7. 幽默能使教師具有個性和與眾不同
8. 幽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減少和化解師生的情感沖突
所謂教育目的的社會本位論,大體上說,就是主張教育目的應以社會需要為根本或出發(fā)點,強調以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為主來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構教育活動的一種教育目的理論
“五育”之間的關系
(一)“五育”各有其相對獨立性(各自關注的方向不一樣)
(二)“五育”之間具有內在聯(lián)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促進)
(三)“五育”在全面發(fā)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德育與智育為基礎地位)
?教師勞動的特點
(一)示范性
(二)創(chuàng)造性
(三)系統(tǒng)性
(四)學習性
教師的義務
1.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yè)道德,為人師表
2.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3.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4.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fā)展
5. 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xiàn)象
6.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yè)務水平
教師的權利
1.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2. 從事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參加專業(yè)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fā)表意見
3.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評定學生的品行和學業(yè)成績
4.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5.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6.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教師角色構成
1. 教師應成為學習的組織者
2. 教師應成為學習的引導者
3. 教師應成為課程的開發(fā)者
4. 教師應成為教育的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