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賀股份:產銷率走低門店數(shù)量萎縮 少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或美化報表

過去20年,電子商務對服裝業(yè)的改革以渠道驅動為主,到2019年“新零售”已開展了三年,且服裝品牌馬太效應逐步顯現(xiàn),在多種新零售業(yè)態(tài)驅動下,線上線下全渠道強勁增長。而以自營模式為主要銷售模式的欣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賀股份”),未來或面臨網絡銷售對線下銷售模式帶來的沖擊。
反觀其身后,近年來,欣賀股份“造血”能力減弱,2018年其營收增速放緩。且近年來,欣賀股份的產銷率難掩下滑趨勢,門店數(shù)量也逐年減少。不可回避的是,其所在行業(yè)零售額陷負增長。不僅如此,欣賀股份的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比例低于同行水平,涉嫌“美化”報表。值得注意的是,欣賀股份邊“吃”利息邊募資“補血”,賬上還“趴著”超5億元,且三年累計分紅逾4億元,其募資“補血”合理性或遭“拷問”。
?
一、營收增速放緩,毛利率“畸”高于同行均值
坐落于廈門市的欣賀股份,自2006年6月7日起成立至今已逾14載。
然而,自詡“國內品牌女裝領軍企業(yè)之一”的欣賀股份,2018年營收增速放緩,且“造血”能力減弱。
2015-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8.13億元、14.98億元、16.34億元、17.6億元、9億元,2016-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17.37%、9.07%、7.72%。
2015-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的凈利潤分別為3.6億元、1.85億元、1.92億元、2.06億元、1.12億元,2016-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48.73%、4.01%、7.09%。
另一方面,近年來欣賀股份的毛利率“畸高”于同行。
據招股書,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3.25%、75.31%、75.23%、74.94%。
同期,欣賀股份同行業(yè)上市公司朗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姿股份”)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4.96%、57.35%、57.95%、58.64%;錦泓時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泓集團”)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0.24%、69.68%、69.05%、68.86%;深圳歌力思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歌力思”)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8.96%、68.84%、68.21%、67.03%;安正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正時尚”)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0.63%、66.74%、63.27%、54.99%;2016-2017年,寶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8.37%、77.57%。
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上述同行業(yè)上市公司的平均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8.63%、68.04%、64.62%、62.38%。
除此之外,2016-2018年,欣賀股份的“造血”能力逐年減弱。
2016-2018年,欣賀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59億元、3.07億元、2.15億元。
?
二、產銷率“走下坡路”,門店數(shù)量減少
不僅營收增速放緩,欣賀股份的產銷率也逐年下滑。
據招股書,2016-2018年,欣賀股份的產銷率分別為124.03%、92.43%、83.49%;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的產銷率為82.26%。
除此之外,欣賀股份在招股書中稱“JORYA”(以下簡稱“JR”)和“JORYA weekend”是其核心品牌。且JR品牌系欣賀股份主營業(yè)務收入占比最高的品牌,是其最主要產品。
分品牌來看,據招股書,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JR品牌收入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5.39%、39.78%、40.42%、41.22%。
同期,JR品牌的銷量分別為40.55萬件、44.06萬件、44.68萬件、21.96萬件,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8.67%、1.41%。
這意味著,2018年,欣賀股份最主要產品的銷量增速也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4年開始,欣賀股份的門店數(shù)量逐年減少。
據簽署日為2016年6月1日的招股書(以下簡稱“2016年招股書”)及招股書,2013-2018年,欣賀股份的門店數(shù)量分別為758家、757家、697家、617家、590家、600家;到了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的門店數(shù)量為574家。
除此之外,其所在行業(yè)零售額出現(xiàn)負增長,或給欣賀股份未來成長帶來壓力。
?
三、行業(yè)零售額陷負增長市場競爭激烈,成長能力或承壓
據招股書,主營中高端女裝的設計、生產和銷售的欣賀股份稱,其已深耕服裝行業(yè)超過二十年,積累了豐富的行業(yè)經驗。而其所處的服裝行業(yè)或“四郊多壘”。
目前,國內女裝市場仍處于行業(yè)生命周期的發(fā)展期,女裝企業(yè)超過2萬家,市場集中度較低,行業(yè)競爭激烈。
不僅國內品牌競爭激烈,來自國外品牌的壓力同樣不容小覷。
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數(shù)據,從世界范圍來看,法國、意大利、英國、丹麥、美國等國家在高端女裝市場上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引領著世界女裝設計和消費的潮流,是國際女裝生產和出口的強國。
無獨有偶,近年來,欣賀股份所在的服裝行業(yè)零售額增速放緩,2018年出現(xiàn)負增長。
據前瞻研究院數(shù)據,2015-2018年,國內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分別為9,588.1億元、10,217.6億元、10,365.4億元、9,870.4億元,2016-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6.57%、1.45%、-4.78%。
而2018年,國內女裝銷售額占到整體服裝銷售額的比例為48.1%。這意味著,服裝行業(yè)的零售額增速負增長,欣賀股份主營的女裝行業(yè)或受到“波及”。
進入2019年,服裝行業(yè)的營業(yè)收入也并不理想。
據中國服裝協(xié)會數(shù)據,2019年,服裝行業(yè)規(guī)模以上(年主營業(yè)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yè)累計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6萬億元,同比下降3.45%;利潤總額872.83億元,同比下降9.75%。
據工信部數(shù)據,2020年1-2月,服裝行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累計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487.91億元,同比下降28.14%;利潤總額54.96億元,同比下降42.14%。
綜上所述,近年來,欣賀股份的產銷率逐年下滑,其門店數(shù)量也逐年減少。與此同時,國內同行業(yè)競爭企業(yè)超過2萬家,行業(yè)競爭激烈。除此之外,近年來,欣賀股份所在的服裝行業(yè)零售額增速放緩,甚至2018年出現(xiàn)負增長,且2019年,服裝行業(yè)規(guī)模以上企業(yè)營收和利潤總額也同比下滑。在此背景下,欣賀股份的成長能力或承壓。
?
四、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比例低于同行水平,涉嫌“美化”報表
事實上,欣賀股份的存貨逐年走高,而其跌價準備計提比例低于同行水平。
據招股書,2016-2018年,欣賀股份的存貨分別為4.45億元、4.6億元、5.9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欣賀股份存貨中,主要為庫存商品。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庫存商品金額占比均超過8成。
據招股書,按金額計算,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庫存商品金額占存貨金額的比重分別為83.91%、84.05%、83.1%、82.35%。
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庫齡在1-2年的產成品賬面余額分別為1.51億元、0.92億元、1.21億元、1.46億元,占總產成品賬面余額的比重分別為27.16%、15.01%、16.01%、19.38%。
對于1-2年的庫存商品,欣賀股份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比例為5%。
而同行業(yè)上市公司朗姿股份對于1-2年的庫存商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比例為10%-40%,歌力思(ELLASSAY品牌)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比例為50%,錦泓集團(VGRASS品牌)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比例為10%。
上述可以看出,欣賀股份的存貨跌價準備計提比例均低于上述同行業(yè)上市公司。
若按照同行計提的最低比例10%計算,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需多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742.31萬元、411.13萬元、518.31萬元、621.12萬元,占同期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4.02%、2.14%、2.52%、5.54%。
由此上述情形可見,欣賀股份的會計政策或過于寬松,涉嫌“美化”報表。
?
五、邊“吃”利息邊募資“補血”,三年累計分紅逾4億元或不“差錢”
需要指出的是,欣賀股份擬使用募集資金2.8億元用于補充其他與主營業(yè)務相關的營運資金,然而,欣賀股份或并不“差錢”。
據招股書,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并無長短期借款,其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604.55萬元、583.18萬元、162.32萬元、351.66萬元。
除此之外,近年來欣賀股份的資產負債率低于同行業(y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17.99%、20.13%、22.68%、21.01%。
據同花順iFinD數(shù)據,2016-2018年,同行業(yè)上市公司朗姿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6.75%、45.68%、41.17%,錦泓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59%、71.97%、59.82%,歌力思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9.6%、33.23%、27%,安正時尚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8.15%、18.4%、24.41%。
同期,上述同行業(yè)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3.27%、42.32%、38.1%。
此外,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的利息費用分別為0元、0元、0元、385.67元。
同期,欣賀股份的利息收入分別為1,868.69萬元、1,740.57萬元、1,799.05萬元、792.09萬元。
對此,欣賀股份在招股書解釋,其貨幣資金保持較高余額,為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采用“活期+定期存款”相結合的方式管理現(xiàn)金,利息收入較大。
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的期末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余額分別為3.44億元、3.96億元、2.89億元、3億元。
同期,欣賀股份的貨幣資金分別為9.17億元、9.04億元、6.85億元、5.8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7-2019年,欣賀股份均進行了股利分配,分配的現(xiàn)金股利分別為1.6億元、1.6億元、0.96億元,共計4.16億元。
上述情形或表明,2016-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欣賀股份均無長短期借款,且利息收入上千萬元。另外,欣賀股份的資產負債率低于同行業(y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貨幣資金充足,且在2017-2019年期間均有進行現(xiàn)金股利分配。由此看來,欣賀股份或并不“差錢”,其卻擬募資2.8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募資合理性存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面臨上述種種問題,欣賀股份今后是否能夠給予投資者一份滿意的“答卷”?將由市場進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