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思考與我們的表達
前言:
聊聊思考和表達。

思考是思維的反應。
在我們醒著的時候,我們的思維從不停止。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的思考從不停止。
只要思維在活動,我們就在思考,區(qū)別只是思考的幅度、頻率和深度有所不同。
在看短視頻的時候我們會進行比較淺、比較簡單的思考,在看文章書籍學習工作內(nèi)容的時候,我們會進行比較深、比較復雜的思考。
除了這些之外,思考還有「精度」。
精度,是思考的特殊維度,其重要性遠超前面的幾個維度。
即使此時進行的思考很淺顯很簡單,只要它的精度很高,淺顯的思考就能堆積出深刻且復雜的結果。因為精度意味著正確率,正確率的堆積會讓許多簡單的結論組合成深刻復雜的結論。
相應的,即使此時進行的思考很深入很復雜,如果思考的精度很差,那么復雜的思考也會因為錯誤率過多而失去實質(zhì)意義。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說過,「思考」需要錨點,需要指向。
就像當我們聲稱“這個人很好”時,我們首先通過「這個」兩個字,限定了思考范圍的范圍——這里講的不是別的,不是其他的,這里只講“這個”。
然后我們通過「人」這個字,限定了對象——這里講的是人,不是其他的什么物。
最終,我們通過「這個」和「人」,共同表達出了這樣的含義:我所講的,是這一個人,不是其他的什么人,也不是其他的什么物,是這個人。
即使我們不適用“這個”和“人”,我們也需要一些別的詞語或動作,對我們的表達做出限定。
否則我們無法完成表達。
這里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表達」看起來是對除自身之外的別人、別物進行信息傳遞,實際上思考本身也是一種表達。
我寫文章是我對我的讀者們表達,而我在思考的時候,我所思考的一切內(nèi)容,這一切內(nèi)容所編織出的各種結果,是向我表達。
我向讀者表達、你們向別人表達,所以我們都需要采取合適的詞語,來精準的表述我們想傳遞的信息。
同理,當我自己進行了思考,我也需要用精準的表述,向我自己傳遞我想傳遞的信息。當你進行了思考,你也需要用精準的表述,向你傳遞你想傳遞的信息。
如果我寫的文章表達不清晰,你讀起來會感覺莫名其妙、不知道我在說什么。如果我在腦海中的思考不清晰,我對思考的軌跡和結論也會感到莫名其妙,我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我在得出什么結論、我想總結什么感受…
「思考是對自己的表達」這一點很重要。
如果表達僅限于對其他事物的信息傳遞,那么我們可以嚴格要求自己對其他事物的表達,但寬松對待自己的思考。
為什么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表達?
因為假如我們想向對方描述一個事物,但因為我們自身的表達能力有限,我們不知道用哪些詞語和哪些句式,可以恰到好處的描述出這個事物。
那么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影響,就像你看到了美景但不知道該怎么對別人描述它的美麗,你聽到了美妙的音樂但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它的美妙——如果你遇到了你想分享給TA的人,卻不知道該怎么表達,這無疑是件憾事。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不管是日常還是學習還是工作,恰當?shù)谋磉_都是很重要的。
如果表達不局限于對其他事物的信息傳遞,它也包括了我們自身的思考過程,那么我們也要嚴格要求自己的思考。
因為這里適用的道理是一致的:如果你覺得某個物很美,但你卻無法描述它、不知道怎么描述它的美麗,你就處于「感覺它美」但「不知道它美在哪里」的狀態(tài)。
這與“你想跟別人說你見到了美景,但你沒法描述那份美麗”沒有區(qū)別,你對你自己說:這個很美,但你甚至無法對你自己描述它到底美在哪里。
更關鍵的地方在于,當你沒法對自己描述時,你其實也無法對別人描述。
反過來,如果你試圖鍛煉自己對自己的表達能力、鍛煉自己思考中的精度,力圖讓自己的思考更清晰、讓自己的思考更有跡可循,最終能讓自己找到恰當?shù)脑~語描述恰當?shù)那榫啊?/p>
那么,你對別人的表達能力,會很自然的變好。
如果別人是考察你表達能力的考官,那么你自身首先是第一位考官,別人是第二位考官。
你過了自己這一關,就很容易再過別人那一關。
不過因為我們很少能意識到我們的思考本身就是表達,所以我們很容易疏忽這一層面的鍛煉,只偏重于“怎么才能提高對別人的表達能力”上。
由于這樣的做法是跨過了基礎層面的思考,直接從“表達”上入手,所以它是不太容易有效果的。

我是若終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079天!
覺得寫的不錯,就點個贊吧——據(jù)說專欄雙擊屏幕是一鍵三連~
看更多內(nèi)容,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