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神的動作,八部金剛功第一式
斷更恢復(fù)正常,2021年第一篇。
本次解,金剛功第一式。

總的來說,名如其式,雙手插頂利三焦。
名字也說了動作,也說了功能。
雙手插頂,用來通利三焦氣機(jī)。
三焦是個什么東西?三焦本不存在,只是三個功能的代名詞。比如家里有桌子凳子,茶幾,總名詞是“家具”?!叭埂边@個詞也是。
那三焦指的是那三個功能?
1/上焦(膈肌以上都可以稱為上焦)
上焦功能以心肺為主,全身氣血運(yùn)行之主。肺通氣,心行血,二者相互運(yùn)行。
這也就是為什么總有人頭暈眼花,的人心臟肺氣不行,要補(bǔ)氣。人身之上部,皆須身中清氣得養(yǎng),一濁停留,眩暈神昏,機(jī)竅失衡。
2/中焦(膈肌與肚臍橫平之間)
以脾胃腸府為主,主以消化食物。
食物消化有精微和糟粕,當(dāng)脾胃功能失常,則精微不能養(yǎng)身,糟粕不能排出。身病。精微和糟粕,相對而言,也是清與濁之分,也是清氣當(dāng)升濁氣當(dāng)降。肥胖,便秘泄瀉多此因。
3/下焦(橫平肚臍以下)
以肝腎為主,下焦身之最下部,濁陰常在,須身中至陽為升清降濁。
總得來說,利三焦氣,就是升清降濁。
(想直接練的可以看這一句就行)

動作具體不詳說,b站都有。
起式,也很重要。引腿足中氣(其實(shí)是整個下焦的氣),引于中焦。
還是那句話,氣之循環(huán)無端!下部氣上行,那就有上部氣下行。全部都上,都下是不行的。不要不流通!這句話很重要。

也還是那句話,上肢動作皆以開發(fā)胸中之陽為目的。所以側(cè)舉。中焦和下焦之氣被引于胸中,肩部。翻掌—引胸中氣于雙手,不必拘泥于那條經(jīng)脈,常引自開,自知在何處。
此為行足三陰之氣,自然足三陽之氣自然降。
足三陰氣和于手三陰(平舉翻掌)
注解:足三陽從頭走足,在足交接足三陰,足三陰從足走胸腹,在胸腹交接手三陰,手三陰在手交接手三陽,手三陽在頭部交接足三陽,
(可以自己畫圖理解。)

第二步第一個圖,兩手翻掌合于頭頂,手三陽之氣合于頭部。到此插頂,渾身激靈一插頂,陽氣動。陽動陰自行。

收神氣于中焦。功名金剛。
各個動作尤其插頂,胳膊要伸直,為什么有人一做完這一式頭腦略清醒,就是因?yàn)殚L時間心肺功能不行。一流動陽氣到頭,自然舒服。

今天提一提呼吸方法,以綿綿呼吸合動作,意常貫身。你的意,一直關(guān)注著你的身體,這就是神不離身,走思是神離身,分心也是神離身。神不離身。
導(dǎo)引,導(dǎo)引,用動作導(dǎo)引氣血流動。
動作在于身和神二者,在身是說,筋膜拉伸,酸痛,緊縮。在神是說,意隨動作而行。
比如推掌,意就隨之推至手,至手不出,出身則離散。

還是老方法,多感受身體,久久感受,身上一切變化都可以感受到。做動作,氣血自主運(yùn)行,你也就可以感受到了。忘了是哪一篇,感受方法加:前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