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脾胃虛寒、腸胃功能弱?送你一碗“暖脾湯”,搞定腹瀉不傷胃

常年脾胃虛寒的人冬天最難熬!送你一碗“暖脾湯”,搞定腹瀉不傷胃。大家好,我是賈醫(yī)生。

冬天陽氣收斂,加上天氣寒冷,身體的能量消耗的會更快,所以這個時候我們的胃口也會變好,更容易有饑餓感。但有些人的脾胃功能不好,消化不了這些食物,稍微吃多一點就腹瀉、拉肚子,吃再多腸胃也不吸收,反而會加重脾胃的負(fù)擔(dān),影響氣血的運化,這對于天寒地凍的冬季來說,無疑是很難熬的。

所以冬天一定要養(yǎng)好脾胃,怎么養(yǎng)呢?張仲景在上千年前就已經(jīng)給出答案了,脾胃虛寒是兩個問題,又虛又寒,虛要補氣,寒要溫中,只有把氣補足了,脾胃才有足夠的能量去運化食物,只有把寒氣驅(qū)散了,脾胃保持在一個溫暖的狀態(tài),才能充分的腐熟水谷,化生氣血。所以他創(chuàng)下了一個絕妙的方子,那就是溫中散寒、健脾暖胃的理中湯。

理中湯里面的成分很簡單,分別是人參、白術(shù)、干姜以及甘草這4味藥。
首先人參能大補元氣,現(xiàn)在有些方子里面把人參換成了黨參,黨參的能量沒有那么霸道,相對來說更溫和一些,更適合素體比較虛弱,容易虛不受補的人;然后是白術(shù),白術(shù)是溫?zé)岬?,所以它不僅能健脾,還能燥濕,讓脾保持干燥,它才能更好的工作;干姜辛熱,辛能散寒,熱能暖中,而且它專門是溫暖脾胃的;最后再加上一味甘草,補中益氣的同時呢,還能調(diào)和諸藥的藥性。

如果除了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癥狀之外呢,下肢還特別怕冷,手腳冰涼,那就再加一味制附子,附子大辛大熱,能大補腎陽,而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本,腎陽充足了,也能補充脾陽。

好了,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nèi)容了,涉及到用藥的部分呢,建議大家還是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參考使用,切勿隨意亂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