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玩一個歷史材料題
好久沒更了)
(本題10分)(2022春·陜西渭南·七年級統(tǒng)考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唐朝初期,少數民族將領在朝廷中被重用、受到優(yōu)待的事情時有發(fā)生?!缎绿茣分杏涊d了20位諸夷蕃將和后代,這些被記載的蕃將都因戰(zhàn)功受封,不僅官職顯赫,還享受榮譽。唐前期國力強盛,一共有18次和親。主要民族有突厥、吐蕃、回紇、吐谷渾、契丹等,這些民族和唐朝保持友好關系。
——摘編自《唐前期統(tǒng)治者對游牧民族開明民族政策的體現研究》
材料二:“澶淵之盟”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是雙方軍事實力均衡、政治上互相妥協(xié)的結果。它在客觀上起了安定邊境的積極效果,使人民得以“休養(yǎng)生息”。“澶淵之盟”簽訂后的117年間,兩國相互遣使279次,基本上保持著和平友好的關系。
——摘編自翁獨健《中國民族關系史綱要》
(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朝初期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現。
(2)根據材料二,概括“澶淵之盟”產生的積極影響。

【答案】(1)少數民族將領在朝廷中被重用、受到優(yōu)待,與少數民族和親等。
(2)在客觀上起了安定邊境的積極效果,使人民得以“休養(yǎng)生息”。
【詳解】(1)根據材料“唐朝初期,少數民族將領在朝廷中被重用、受到優(yōu)待的事情時有發(fā)生?!缎绿茣分杏涊d了20位諸夷蕃將和后代,這些被記載的蕃將都因戰(zhàn)功受封,不僅官職顯赫,還享受榮譽。”可知,唐朝初期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現有少數民族將領在朝廷中被重用、受到優(yōu)待。根據材料“唐前期國力強盛,一共有18次和親。主要民族有突厥、吐蕃、回紇、吐谷渾、契丹等,這些民族和唐朝保持友好關系”可知,唐朝初期實行開明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現有與少數民族和親。
(2)根據材料“‘澶淵之盟’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是雙方軍事實力均衡、政治上互相妥協(xié)的結果。它在客觀上起了安定邊境的積極效果,使人民得以‘休養(yǎng)生息’。‘澶淵之盟’簽訂后的117年間,兩國相互遣使279次,基本上保持著和平友好的關系”可知,“澶淵之盟”產生的積極影響是在客觀上起了安定邊境的積極效果,使人民得以“休養(yǎng)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