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起跟著古人品飲解暑湯!在這炎炎夏日里,高溫挾暑濕襲人最傷精氣神,讓人
炎炎夏日,一起跟著古人品飲解暑湯!在這炎炎夏日里,高溫挾暑濕襲人最傷精氣神,讓人“夏乏”而倦怠懶言,更有甚者因為不耐暑熱而發(fā)生中暑。其實,古代不少王公貴族、名醫(yī)、名家,都有各自推崇的解暑湯飲,其中蘊含著中醫(yī)配伍的智慧,更有中藥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的學(xué)問。 什么叫飲子、熟水 飲,最早泛指湯劑,唐代時把不規(guī)定劑量的湯劑稱為“飲”。到了宋代,人們把介于湯藥和飲料之間的飲品稱為“飲子”,也稱作“熟水”。飲子中含有中藥,兼具防治疾病的功效,如清熱、祛暑、利濕等,類似于今天的藥茶。飲子既可以熱著喝,也可以涼著喝,夏季時尤其受歡迎。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便出現(xiàn)了掛著“飲子”“香飲子”招牌的店鋪,說明各類“飲子”在宋代十分流行。 酸梅湯:寶玉挨了打也惦記著“吃”的飲料 《紅樓夢》第三十四回,講賈寶玉因為不務(wù)正業(yè)惹怒了賈政,而被打到臥床休息。半夜疼醒了,要喝酸梅湯。襲人跟王夫人匯報:“老太太給的一碗湯,喝了兩口,只嚷干渴,要吃酸梅湯。我想著酸梅是個收斂的東西,才剛挨了打,又不許叫喊,自然急的那熱毒熱血未免不存在心里……” 酸梅湯是啥?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說:“酸梅湯,夏日所飲,以冰為原料,屑梅干于中,其味酸。京師賣酸梅湯者,輒手二銅盞,顛倒簸弄之,聲鏘鏘然,謂之敲冰盞,行道之人輒止而飲之。”這里使用的梅干就是烏梅。烏梅是薔薇科植物梅干燥未成熟的果實,剛摘下來的時候還是“青梅”,經(jīng)過40℃左右小火炕焙2~3天,等梅子六成干燥,果肉變?yōu)辄S褐色,并出現(xiàn)皺皮,再燜2~3天,顏色變成黑色,這時的“青梅”就變成了“烏梅”。 早在宋代,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梅子制作飲料。南宋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記載了“烏梅湯”的做法,大致是先將烏梅搗爛,加入各種中草藥、香料等,熬制成膏,貯存在瓷瓶里。飲用時可以用熱水或冷水沖化,形成濃淡適口的消夏飲料。還可以將砂糖換成蜜,味道更佳。 酸梅湯酸酸甜甜,解渴生津,有緩解疲勞、恢復(fù)體力、幫助消化、增強食欲、清腸胃、預(yù)防腹瀉等多種功效,是夏季不可多得的消暑飲品。 ?配方及做法:隨著酸梅湯的流行,也衍生出不同的配方,其中流傳最廣泛、最經(jīng)典的配方是烏梅30g、山楂干50g、陳皮15g、甘草30g。將所有材料洗凈,用清水浸泡30分鐘,大火煮沸,轉(zhuǎn)小火慢熬40分鐘,根據(jù)個人口味酌情添加冰糖,自然放涼即成。 清絡(luò)飲 溫病大家吳鞠通的解暑“秘方”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向秀愛好讀書,不善應(yīng)酬,平時很少請客喝酒。一日,在好友的勸說下,向秀硬著頭皮在家中宴請同僚。彼時正值酷暑,老家親戚拉來一車西瓜,向秀便讓家人用西瓜皮或炒或拌、或醋熘或紅燒,做了二十四道菜。賓客們落座后,向秀說:“西瓜皮,藥名為西瓜翠衣,既是消暑佳品,又是濟世良藥。今日,我就用西瓜翠衣為主料,配合其他食材,為各位做了一桌‘翡翠宴’,請大家品嘗?!边@些人平日里吃膩了大魚大肉,突然換了一種口味,吃到清香可口的西瓜翠衣,覺得無比新鮮美味,稱贊不已! 西瓜味甜多汁、涼爽可口,是消暑解渴的時令佳品,古人曾用“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有風(fēng)”的詩句來贊美它。其實,西瓜皮也是西瓜身上的“寶”,也有消暑清熱的作用。西瓜最外面的一層硬皮叫青皮,里面與瓜瓤接觸的那層叫白衣,而西瓜翠衣就是青皮和白衣中間那層。古代醫(yī)家經(jīng)常用西瓜翠衣配合其他藥材來清熱祛暑,其中尤以清代溫病大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所載“清絡(luò)飲”最為夏季所常用。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說,當(dāng)人們在中暑后得到休息,身熱、口渴等癥狀有所好轉(zhuǎn),只有頭還微微脹痛、視物不清時,最適合用清絡(luò)飲,此方能清利頭目、清熱解暑。 ?配方及做法:清絡(luò)飲全部由“藥食兩用”的時令鮮品組成,包括鮮荷葉邊6克、鮮金銀花60克、西瓜翠衣5克、鮮扁豆花5克、鮮竹葉心10克、絲瓜皮15克。制作時,將上述材料洗凈,西瓜翠衣切成薄片,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沸,轉(zhuǎn)小火煮5~10分鐘即可。 解渴水 從元代宮廷流行開來的果類“糖漿” 成吉思汗西征時,其幼子拖雷患病,被一種叫作“舍兒別”的飲品治好了。舍兒別是波斯語Sherbet的音譯,又有舍里別、舍利別等同名異譯。據(jù)《永樂大典》引《南海志》記載:“舍里別,蒙古語曰解渴水也。凡果木之汁,皆可為之?!庇纱丝梢?,“舍兒別”就是用于調(diào)制果汁飲品的果類糖漿,又被稱為渴水、解渴水,南方人又稱其為“煎”。 到明代,渴水的種類越來越豐富。據(jù)文獻記載,有御方渴水、林擒渴水、楊梅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葡萄渴水、香糖渴水和桂漿渴水等不同的配方。這些渴水的主要功用是解暑降溫、生津止渴,也有其他一些治療作用,如桂漿渴水,用桂末與白蜜熬制,氣香味美,夏月飲用能解煩渴、益氣消痰、祛濕逐飲。還有一些是將各種水果去皮核,搗碎,去渣,加香料,如丁香、官桂、白豆蔻仁等,再拌入白砂糖,用慢火熬煮而成,夏日飲用芳香祛濕,清新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