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界動物集——骸濤馬


形態(tài)特征

骸濤馬頭細頸高,除骨骼以外通體透明無一毛發(fā),體長180—200cm,尾長120—150cm,肩高120——140cm,體重200—250kg,因為沒有毛發(fā),馬尾為3—5條節(jié)肢須狀體代替,根部4—6cm,頂端尖銳。
馬頭靠下貼近頸部有腮,前肢肩部有兩條鰭,鰭常于收縮狀態(tài),在水中游動時鰭擴展開,腮部鼓動,尾巴前后劃動,四肢做奔走狀。
在海底奔走時鰭收縮,腮部劇烈鼓動,尾巴散開保持平衡,四肢奔走,借助骸濤馬水元素的魔力可以在海底移動的非???。
骸濤馬根據(jù)生活位置不同,可能有各種顏色。其淺灘骸濤馬雖然身體透明度較低,可以明顯看見表皮不過仍然可以清晰的看見內(nèi)部的骨骼與內(nèi)臟。
深海骸濤馬身體幾乎完全透明,在深海域中遠距離觀察深海骸濤馬,只見一副馬的骨骸凌空踏浪而奔,猶如一只幽靈鬼怪,也是取其名的原因。
死亡的骸濤馬,其身體和內(nèi)臟都會化作水只留一副骨骸,該水格外粘稠但可以直接飲用,飲用者沒有不良反應。

棲息環(huán)境

骸濤馬分淺灘骸濤馬與深海骸濤馬兩種,顧名思義雖然分成兩種但除了生活環(huán)境分淺海和深海之外,沒有太多的差別。
骸濤馬以小型魚類和海藻為食,群居一般情況下由一匹強大的公馬為首領與6—15只骸濤馬組成族群,馬群會跟隨附近的魚群遷移。
骸濤馬多在水內(nèi)活動,很少上岸,會在黃昏時段出現(xiàn),日落后更加頻繁。骸濤馬因其透明的特性,使它們在生活中盡量避開與陽光接觸。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可以導致它們,性格暴躁,皮膚干裂,嚴重可以導致死亡。淺灘骸濤馬可以暴露在陽光下更久,深海骸濤馬反之亦然。

繁殖方式

成年公馬通常情況下每年可以繁殖2次,由族群內(nèi)自由交配,一只公馬可以有很多只母馬,在母馬懷孕后精神萎靡行動相對緩慢,皮膚透明度降低使從外部看不見里面的胎兒,在3—4個月后,體內(nèi)小馬成型,母馬身體透明度提升直至完全透明后,大約在3—5天后母馬死亡化作水留下一副骨骸,體內(nèi)的小馬被放出來,一胎大約4—5只小馬。每只馬壽命最高可達65歲

擴展

骸濤馬骨
骸濤馬骨,是罕見的魔法與煉金的材料,骸濤馬骨與任意金屬煉制,可能導致金屬外觀虛化,透明,透明程度根據(jù)骸濤馬生前年齡變化。
骸濤馬骨粉
食用骨粉可以使人精神恍惚,但可以抑制頭痛。食用過量可能導致腹痛腹瀉精神萎靡,情緒低落,后果嚴重可能精神失常。
逐浪大賽
靠海的城市,每年都會舉辦骸骨馬的賽馬比賽,其獎品是一頓大餐和許多許多金幣。
比賽在暴雨天舉行,若多日無雨,會請沿海周圍的所有水系法師共同釋放魔法降雨。雨天可以保證骸濤馬上岸的時間得以延長也可以使海面更加兇險。由周邊的幾座城市共同舉辦,參加人數(shù)不限,每個人都可以帶著自己的骸濤馬參加比賽,在時限內(nèi),不定路線。
騎著骸濤馬前往深海域找尋逐浪者獎章,多者勝。
獎章在賽前一天由各城主隨機灑向海中。當天整片海域禁止?jié)O船商船下海。
可以攻擊其他參賽者搶奪獎章但不可至死。
獎章分兩種
深海獎章?和 逐浪獎章
深海獎章可以沉入水面獲取得一分
逐浪獎章可以漂浮海面獲取得三分
骸骨墳地
海底平坦的地帶,會有大量的骸濤馬族前往平坦的地方繁殖下一代,這就導致會有大量的母馬因繁殖死于這片平坦的海底。使海底布滿了大量的骸濤馬骨骼。
每年都會有打撈船尋找骸濤馬的墳地打撈骨骼,來以此獲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