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五年!我總結出了7條幫你「少走彎路」的真理!
當你初入江湖,迷茫不知道該干什么的時候,不妨去模仿前人是如何進行科研的,并從中歸納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為此,我們推出“學術人生”專欄,介紹科研的方法與經(jīng)驗,為你的科研學習提供幫助,敬請關注。
SFFAI論壇對外開放注冊、發(fā)帖功能!
回想披星戴月的五年博士生涯,除了學位,還會收獲哪些東西?
田納西大學助理教授 Austin Z. Henley 這樣寫到:「我在博士期間學到的大部分知識,都與我的論文主題、研究生院甚至計算機科學無關。」

作者在 2018 年獲得計算機科學的博士學位,現(xiàn)在是田納西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的助理教授。
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度過博士這幾年,他寫下了自己讀博期間的 7 條感悟:「這些經(jīng)驗現(xiàn)在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中,當我發(fā)現(xiàn)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它們時,我感到很震驚!我認為它們幾乎可以應用于任何職場工作?!?/p>
本文大概包含幾方面內容:
領導,或者被領導
主題句
保持激情
無意義的細節(jié)
幻燈片與演講者
和導師見面是為了得到反饋
每日進度追蹤
01、領導,或者被領導
在我開始自己的第一個研究實習之前,我的博士導師傳授給我一些寶貴的智慧:「領導或被領導」。
當然,這聽起來像是無用的陳詞濫調。但導師的意思是讓我專注于從實習中獲得我想要的東西。他只是想讓我對自己的時間采取一些策略。但是這句格言在我后來的職業(yè)生涯中反復閃現(xiàn)。
如果你出現(xiàn)在一項預計將被告知該怎么做的會議 / 實習 / 工作中,那么很有可能會有人告訴你事情如何做。不過,這對你來說可能不是最好的事情。
或者,如果你帶著有說服力的計劃出現(xiàn)在會議 / 實習 / 工作中,也許人們并不會擋著你的路,這樣你就可以放手去做了。有時,他們支持你的方式甚至會讓你大吃一驚。
在這種情況下,不要指望別人會來詢問:「你想做什么?」因為你應該已經(jīng)用行動告訴他們答案了。
當然你不一定總會贏。如何成為贏家涉及到很多策略,但首先要提出一個計劃。
2、主題句
這是我在研究生院學到的第一項有形技能,讓寫作這件事變得更加容易了。
在給需要寫的內容列出一個粗略大綱之后,下一步就是寫主題句。
寫下打算表述的每個段落的第一句話,讓它們盡可能保持簡單。稍后再補充內容,先不要寫段落正文,這就對了!
現(xiàn)在,開始閱讀主題句:這些句子是否表達了你想要的?它們通順嗎?是否遺漏了任何主要細節(jié)?這個過程,我經(jīng)常不得不重復這些幾次。
保留這些主題句。事實上,我被教導要大膽地使用它們。我的博士導師使用了 LaTeX 的宏,因此可以打開和關閉它們。
每當你或合作者需要瀏覽文章時,他們只需要閱讀這些加粗的主題句即可理解故事。
然后,去寫段落主體來支持主題句。這樣做的過程中,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可能錯過了一些東西,需要重構主題句。
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如果你需要為已寫的內容編寫摘要,相當于可以免費獲得一份初稿:復制并粘貼所有主題句。例如,論文引言中的主題句是摘要的絕佳起點。
如果你還搞不清楚主題句,那說明你還不知道你想寫什么,這也有助于幫你理清思緒。
03、保持興奮
任何工作都有我們不喜歡做的部分。但如果你找不到讓自己興奮的方法,那將會很痛苦,而且你可能不會做得很好。
當我面對一周又一周的定性編碼和數(shù)據(jù)分析時,這拯救了我。
當我處理大量的行政事務時,我仍然需要定期提醒自己這一點。其實也沒有什么秘訣:喝一口咖啡,讓自己振作起來。
04、無意義的細節(jié)
我從我的導師那里得到了一個感悟:無意義的細節(jié)。
「你為什么要告訴我這些?」
這些無意義的細節(jié)無處不在!論文、演示文稿、博客、會議、電子郵件等。
在你解釋某事之前,你可能需要先想一下:這個人為什么要關心我要告訴他們的事情?通常只需要幾句話就可以做到。
這個問題的一個變體是,人們解釋他們做了什么。我尤其在學生身上能看到這一點。他們通過解釋他們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以試圖證明他們的級別或薪水是合理的,這是一種常見的模式。
但我為什么要關心你做了什么?告訴我你為什么這樣做,以及結果如何!
另一種思考方式是將你的工作交流框架化為講故事。傳達一個清晰的故事的能力是很有價值的,但這需要練習,沒有意義的細節(jié)表明你沒有弄清楚故事。
05、幻燈片與演講者
當我不得不做我的第一次會議演講時,我感到很害怕。練習沒有捷徑可走,但有一些重要提示可以使幻燈片的設計和演示過程變得更好。
有兩種主要的演示模式:演講主導和幻燈片輔助,或幻燈片主導和演講輔助。
演講者主導:你希望注意力集中在您所說的內容上。該幻燈片的存在是為了通過講述內容的簡要形式來幫助傳達信息。這樣的話幻燈片應該非常簡單。
幻燈片主導:你有一個圖形或表格供觀眾理解,演講者的作用是引導他們的注意力。
在任何演示文稿中,你可能會在這些模式之間多次切換,但不能同時擁有兩者。如果我在試圖理解圖表,那么我就無法專注傾聽你的意見,反之亦然。
另一個重要提示:讓觀眾為接下來的幻燈片做好準備??梢酝ㄟ^對每張幻燈片進行口頭轉場來做到這一點。
例如,你在一張幻燈片上展示戶產(chǎn)品的評論,就可以通過說「在收到用戶的反饋后,我們探索了潛在的解決方案......」,然后單擊,顯示下一張包含解決方案的幻燈片。
還有一些建議:
你所說的應該與幻燈片上的內容一致。
專注于你要告訴觀眾什么,毫無意義的細節(jié)會終結任何人的注意力。
解釋圖形的軸。
如果有一個復雜的圖形,請突出顯示希望人們看到的地方,或將不希望他們看到的地方變灰。
不必在幻燈片上寫下完整的句子。
每張幻燈片一個 idea。
減速。
06、和導師見面是為了得到反饋
在剛開始和導師接觸時,我以為我們每周的會面就是為了向他證明我是做了些什么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我現(xiàn)在自己也在帶研究生,也遇到了抱有這種心態(tài)的學生,這對雙方的時間都是一種浪費。
其實,我們每周的會面是為了得到反饋。用我導師的話說就是,「導師是輸入 / 輸出機器」。你把你的新東西放進去,然后得到反饋。這次會面是為了讓你有所收獲。
然而,要想得到反饋,你必須得展示點東西。如果你只是說,「我還在研究那個事情」或者「我卡住了」,那就沒什么好交流的了。
以下是一些周會建議:
假設他們忘記了上次會議上所說的一切;
帶著可以討論的話題和目標去開會;
用三四句話讓每個人都回憶起上次會議,以及從那時起你應該完成的任務;
用五六句話總結一下你做了什么,哪些有效,還有什么沒做,以及你認為下一步應該做什么。把這當成要點;
在確定每個人都跟上你的思路之后再深入細節(jié);
如果可能的話,帶上一些有形的東西,比如視覺輔助工具、demo、草稿或筆記。
07、每日進度追蹤
讀研究生的時候,我養(yǎng)成了每天在小記事本上記點東西的習慣,記錄的內容就是我當天做了什么。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明白我為什么要這么做:
第二天,我可以通過查看昨天寫的東西來迅速恢復工作。
當我覺得自己陷入困境時,回頭看看自己的進步是一種激勵。
在一周結束時,我可以把每天的要點總結出來,給我的導師、團隊、實驗室提供信息;
在月末,我可以把每周的要點總結出來,以記錄我在實現(xiàn)一個大目標的路上走了多遠;
在更新簡歷或填寫績效評估時,這些筆記可以幫我快速完成。
我們往往很容易忘記自己上周干了什么,上個月就更不用說了。下一步,我還打算把這些筆記放在公共平臺上。
原文鏈接:https://web.eecs.utk.edu/~azh/blog/lessonsfrommyphd.html
來源:機器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