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是貓》
關(guān)于這本書,我覺得也還有點意思,但又覺得似乎有些無趣。
說有意思吧,諸君都知道,這本書是用貓的視角寫就,看食物的角度也就十分奇妙,有趣。啥無趣呢,又是因為這本書并沒有什么大起大落,顯得不怎么“精彩/刺激”。結(jié)尾甚至有些突兀(就我看來),這只連名字都沒有的貓,就稀里糊涂地喝了三平剩下來的啤酒,發(fā)了酒瘋,在大缸上走,結(jié)果失足掉了進去,就以死告終。不知道諸君有沒有像咱家一樣的看法?
我記得曾經(jīng)看到過評論家說“苦沙彌那種自以為是的清高”,然后根據(jù)這一點細(xì)思過苦沙彌的性格,發(fā)現(xiàn)的確是這樣。但是這并不會讓人討厭,至少不會讓讀者討厭他。自以為是的假清高總比同流合污的墮落者要好,因為他沒有墮落,即便他身上也沾滿了社會上的氣息。雖然這種人的行為有時候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和可笑,但是這樣也還是有這一種不同于“完全的”俗人的氣質(zhì)/思想。
相應(yīng)的,《我是貓》從側(cè)面把我所說的“完全的”俗人中的代表——金田夫婦,寫得很生動。一邊說什么“我的女兒其實也不是非嫁寒月先生不可啦……”一邊又說“可是我還是想問問寒月先生關(guān)于博士的問題……”。簡直掩耳盜鈴,更像“此地?zé)o銀三百兩”。說話滑稽可笑、自相矛盾。其實誰都看得出來,就是他家小姐看上了水島寒月罷。只是圍在他們周圍的都是想搖著尾巴示好的人罷了,沒有人點破這種令人討厭的舉動。
話回前題,關(guān)于苦沙彌這種“假清高”,其實現(xiàn)在也還不少人有不是嗎?說直白點,各個階層的人中都有這種人。整天沒事幻想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原創(chuàng)”的東西,然后對別人口若懸河;或者有意地不接受大眾喜歡的東西,覺得其太“俗”,諸如此類?!凹偾甯摺辈⒉粫屓擞憛?,只是從客觀上來講有些可笑而已(無鄙視意味)。就比如我本人,最喜歡的東西往往是小眾的東西,而且不一定是“小眾精品”。只是對我人胃口就是了。
總的來說,這本書“驚艷”的地方并不多,或許說幾乎沒有。但是全書讀下來,倒是頗有一種獨特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