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歐洲文化的形成。筆記
重點難點 1.了解古典希臘、羅馬文化,認識古希臘、羅馬文化是歐洲文化的源頭。 2.了解中古西歐宗教文化,中古西歐文化的影響。 3.了解拜占庭文化,認識拜占庭文化對人類文化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 4.了解俄羅斯文化,認識俄羅斯文化的特點。 古典希臘文化與羅馬文化 1.地區(qū):古代希臘的中心區(qū)域在巴爾干半島南部。 2.時間: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被稱作古代希臘歷史上的“古典時代”,這是古代希臘文化高度發(fā)展的時期。 3.古希臘文化 (1)哲學 ①產(chǎn)生:古希臘哲學產(chǎn)生于希臘人對宇宙起源和人生意義等自然和社會問題的知識追求。 ②特點:古希臘哲學家力圖用理性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 ③代表: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后世稱為“三大哲人”。蘇格拉底致力于探討人生哲理和社會倫理;柏拉圖創(chuàng)建的“學園”將哲學和數(shù)學知識融會貫通,在幾何學發(fā)展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為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奠定了基礎;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對歐洲科學知識系統(tǒng)的形成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古希臘哲學的特點 (1)古希臘哲學的基本精神是愛智慧,尚思辨,重探索; (2)古希臘哲學的基本內(nèi)容是探討自然本性; (3)古希臘哲學自然觀的基本性質(zhì)是樸素直觀的辯證性; (4)論斷上的絕對主義是古希臘哲學的基本形態(tài); (5)哲學與自然科學、哲學與神學不分是古希臘哲學的獨特表現(xiàn)。 (2)文學 ①早期代表是《荷馬史詩》,史詩中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為后世西方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 ②古典時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是雅典城邦時期的戲劇,悲劇和喜劇是這一時期戲劇的杰出代表。 (3)雕塑和建筑藝術 ①雕刻家米隆的《擲鐵餅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②雅典衛(wèi)城的帕特農(nóng)神廟則是建筑藝術的代表。 雅典衛(wèi)城始建于公元前580年。衛(wèi)城,顧名思義,就是用于防范外敵入侵的要塞。衛(wèi)城四周筑有圍墻,其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廟和其他宗教建筑,所以衛(wèi)城既是軍事要塞又是宗教崇拜的圣地。衛(wèi)城古跡,現(xiàn)存的主要是山門、帕特農(nóng)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和雅典娜勝利女神廟。作為古希臘建筑的代表作,它們完美體現(xiàn)了古希臘的民族精神和審美理想,是希臘文明的精華,無可非議地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 (4)史學:古希臘也是歐洲史學的源頭。希羅多德的《歷史》開創(chuàng)了敘事體的撰史體裁;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也是西方史學的經(jīng)典之作。 問題思考 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是什么? (1)把探討重點從認識自然轉(zhuǎn)移到認識人類社會。 (2)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和絕對權威。 (3)強調(diào)人的價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視知識的作用,強調(diào)好學深思,發(fā)揮人的主體作用。 4.古羅馬文化 (1)古羅馬法律 ①公元前450年左右頒布的《十二銅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貴族濫用權力,規(guī)范了社會契約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為后來陸續(xù)頒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礎。 ②羅馬法體系適應了當時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對后世歐洲國家的法律制度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羅馬法對羅馬帝國來說最重要的作用是維系和穩(wěn)定了帝國的統(tǒng)治。羅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近現(xiàn)代西方法律的先驅(qū),并且,它的法律觀念具有普遍性。 (2)文學:盧克萊修、西塞羅和維吉爾是古羅馬時期最杰出的文學家。 (3)史學:李維的《羅馬史》和塔西佗的《編年史》代表了古羅馬史學的最高成就。 (4)建筑:古羅馬在建筑方面留下眾多遺產(chǎn),萬神殿、大競技場等是其中的代表。 (5)歷法:凱撒時期制定的儒略歷后經(jīng)修訂成為世界通用的公歷。 中古西歐文化 1.教會地位的確立 (1)496年,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賦予基督教會多項特權。 (2)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將羅馬周圍地區(qū)交給教皇統(tǒng)治,建立“教皇國”,并使教會介入世俗權力。歐洲逐漸形成了王權與教權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中古西歐封建社會是二元社會以國王為代表的王權與以基督教教會為代表的教權互相依存,共同維護封建秩序。當時教權高于王權,王權與教權既依存又斗爭,形成了教會和世俗政權并立的格局。 2.特點 (1)基督教信仰成為西歐地區(qū)普遍的文化符號。 ①基督教會控制著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神學家用形式邏輯論證基督教教義,維護基督教會和封建主的統(tǒng)治。 ②《圣經(jīng)》對西歐的文學藝術有重要影響,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很多素材來自其中的歷史傳說和神話。 (2)騎士文學和市民文學在中古西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3)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法律和科學知識傳統(tǒng)。 3.影響:為后來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西歐的中世紀是否是文化的“黑暗時代”?請說明理由。 中世紀的西歐在教會的控制下缺乏思想自由,也少有科學成就,但受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影響,在文學、哲學、建筑藝術、音樂、繪畫等方面也得到了發(fā)展,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奠定了一定的思想文化基礎。 拜占庭、俄羅斯文化 1.拜占庭文化 (1)形成 ①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羅馬帝國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舊稱拜占庭而又稱“拜占庭帝國”。 ②1054年,基督教會正式分裂。東派教會自稱信仰正統(tǒng)的教義,故稱“東正教”或“希臘正教”。東正教是拜占庭帝國的國教,君士坦丁堡是東正教的中心。 (2)特點:由于地處歐、亞、非三洲交界處,拜占庭帝國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文化,融匯了基督教文化 和來自西亞、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3)成就 ①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編纂的《羅馬民法大全》,為傳承羅馬法作出了貢獻,對歐洲的法學思想和法制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是拜占庭文 化的標志性成就。 拜占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編纂《羅馬民法大全》,它是歷史上一部最完備的奴隸制成文法典,標志著羅馬法本身發(fā)展到最發(fā)達、最完備的階段;它同時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完整的法典,也是歐洲 大部分國家法律發(fā)展的基礎。 ②拜占庭帝國保存了大量希臘古典書籍,其建筑和雕塑藝術也繼承了古希臘、羅馬的遺產(chǎn)并有所發(fā)展。矗立于君士坦丁堡市中心的圣索菲亞大教堂以其羅馬式的穹頂而聞 名。 圣索菲亞大教堂,是拜占庭皇室的主教堂,拜占庭建筑最光輝的代表,東正教的中心教堂。1453年后被土耳其人改為清真寺。教堂屋頂以穹隆覆蓋,其中的中央大穹隆, 直徑32.6米,穹頂離地54.8米。 2.俄羅斯文化 (1)特點:俄羅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 化的影響。 (2)表現(xiàn) ①10世紀中葉,基輔羅斯進入基督教文化圈,史詩《伊戈爾遠征記》是基輔羅斯時期最杰出的文學作品。 ②拜占庭帝國滅亡后,東正教的中心轉(zhuǎn)移到俄羅斯,逐漸成為專制君主統(tǒng)治國家的工具,并對俄羅斯的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生活習慣、建筑風格等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③俄羅斯圓頂多塔風格的教堂建筑與西歐中古時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鮮明對比,被視作東正教的象 征。 1.古希臘先哲的思想成為西方人文 精神的濫觴 (1)蘇格拉底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他對探索知識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與追求,對后世西方哲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2)柏拉圖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 為理性主義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3)亞里士多德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創(chuàng)建了嚴密的邏輯論證系統(tǒng),充分體現(xiàn)了人類不斷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2.古希臘神話的人本精神對西方的影響 古希臘神話中的人本精神主要體現(xiàn)它對人的問題的思考;古希臘神話中的神的“人性化”;古希臘神話中的神具有同凡人一樣的復雜的性格。希臘神話對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體現(xiàn)在: (1)在文學方面,人文主義文學宣揚以人為中心,贊美人的尊嚴,反對以神為中心,上帝高于一切的思想。針對天主教會宣揚的神權至上,人文主義作家竭力歌頌人的價值和人的力量。 (2)在繪畫方面,米開朗琪羅、拉斐爾、達·芬奇等大師運用神話主題作的畫,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對人類世界進行細致觀察,宣揚人的價值和 尊嚴。 3.古希臘文學藝術對西方的影響 (1)古希臘人把人作為藝術表現(xiàn)的重要對象,著重贊美人的偉大和人體的美麗;講究和諧、莊重和典雅的風格,對藝術之美的追求和對善的追求、對西方美術崇尚的典范模式、莊重的藝術品格和嚴謹?shù)膶憣嵕穸籍a(chǎn)生深刻的影響。 (2)古希臘建筑深深地影響著后人的建筑風格,古希臘貫穿了整個歐洲兩千年的建筑活動,不管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還是在洛可可時期或是集體主義時期,都有著古希臘建筑的影響。 (3)古希臘悲劇對后世歐洲悲劇具有深遠顯著的影響,尤其影響了后世幾千年的悲劇思想。從亞里士多德、文藝復興時期的卡斯特爾維特洛、古典主義的高乃依、布瓦洛、德萊頓到啟蒙運動的伏爾泰和19世紀的黑格爾,他們的悲劇思想無一不深受古希臘悲劇的影響。 辯證地看中古時期的歐洲文明 (1)中古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tǒng)治。封建割據(jù)帶來頻繁的戰(zhàn)爭,造成科技和生產(chǎn)力發(fā)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傳統(tǒng)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fā)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2)中古時期的歐洲文明是由不同區(qū)域構成的多中心的區(qū)域文明,它的形成具有斷裂和整合的特征。中世紀的歐洲文明是由基督宗教這個各區(qū)域文明的同質(zhì)、核心元素和各區(qū)域的異質(zhì)元素組成。但其“黑暗”中也有光亮,其蒙昧中也有覺醒。如民主制度、法律制度、大學創(chuàng)立、宗教信仰、城市擴張、建筑雕刻、圖畫藝術、行會商業(yè)等。中古時期的歐洲既是歐洲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又是承接歐洲古典文明和 近代的橋梁。它對于古代希臘、羅馬等歐洲文明的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為后代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 公元前2世紀,在羅馬征服希臘后,羅馬官兵從希臘挑選并帶回來的大批人質(zhì)里面,包含有貴族、倫理學家、政治理論家、歷史學家、詩人等等,此外還有大量的奴隸、雜技演員,甚至還有主廚。這種現(xiàn)象會導致( ) A.希臘文化在羅馬擴散 B.希臘民主遭受致命摧殘 C.羅馬的法治迅速發(fā)展 D.羅馬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由材料“羅馬官兵從希臘挑選并帶回來的大批人質(zhì)里面,包含有貴族、倫理學家、政治理論家、歷史學家、詩人”,可知這些人質(zhì)隨之帶來希臘文化,因而推動希臘文化在羅馬擴散,故選A項。 古希臘神話中,宙斯以權力和性愛作為人生的目標,維納斯則以美麗和愛情體現(xiàn)了生命的意義,雅典娜熱愛生活且多才多藝,熱衷于正義與和平。這反映出當時( ) A.神話文化的多元特征 B.人文精神的價值追求 C.民主政治的繁榮昌盛 D.工商業(yè)經(jīng)濟十分發(fā)達 依據(jù)材料可知,宙斯等神追求權力、性愛、愛情以及完美生活等個人需求,這反映了在希臘的諸神中都蘊含著人的價值和追求,故選B項。 一份11世紀的教會文獻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國王、公爵或侯爵任命為主教或院長,教會將不予承認,并剝奪其進入教會的權利。同樣地,皇帝、國王、公爵或侯爵若將主教職位或其他神職授予他人,將受到天主的譴責,失去永生的機會。材料說明羅馬教會( ) A.注重與君主協(xié)商教會事務 B.嚴禁授予君主與貴族教職 C.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會人事權 D.防范教宗與世俗君主貴族合作 材料信息表明教權高于王權,羅馬教會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會人事權,故C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