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愛洗手怎么辦?
洗手很重要。但是小孩子嫌麻煩不愛洗手怎么辦?如何直觀地向兒童展示保持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必要性?
愛達荷州瀑布發(fā)現(xiàn)小學的教師戴娜·羅伯遜(Dayna Robertson)最近在社交媒體分享了她的教學方法,所需的只是幾片面包。
羅伯遜與行為專家賈拉里·梅特卡夫(Jaralee Metcalf)一起,與學生們共同上了一堂經(jīng)典的實驗課:他們先令學生按不同的方式洗手(不洗也是一個選項),然后分別觸摸同一天從同一條面包上切好的白面包片。
然后,他們將面包密封在單獨的塑料袋中,過一個月看看會發(fā)生什么。
梅特卡夫在Facebook記錄實驗課的貼子得到了大量轉(zhuǎn)發(fā):“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分享了65000次,而且還在增加……有一個是沒洗過的。有一個是用免洗消毒液。還有用溫水和肥皂洗過了的。最后,我們決定用教室的Chromebook蹭下面包?!?/p>
未洗過的手?
那個用Chromebook的樣本看起來很糟。

實際上,除了“肥皂和水”片

(當然還有“對照”片,該片直接被密封在袋子中,沒有被小手捏過)之外,其他任何一塊面包都不大好。

“ Chromebook”和“臟手”面包片被霉菌滋生覆蓋,

而“免水消毒液”面包片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無水消毒液本身不能代替洗手。

課堂上進行的實驗展示的是教師多年來向?qū)W生們強調(diào)的那些東西;羅伯遜和梅特卡夫設計的實驗遵循密歇根州C.S.莫特兒童醫(yī)院官網(wǎng)上給出的流程。
流行病學家Terri Stillwell解釋說:“您應該在準備食物之前,之中和之后洗手。還應在用餐前,使用洗手間后,擤鼻子后,接觸動物后以及任何時候弄臟手的時候洗手?!?/p>
當然,看起來我們要洗很多次手,但這是阻止傳染性病原體和疾病傳播的重要方法,因為我們一直都在觸摸骯臟的東西。
令人遺憾的是,研究表明,盡管有足夠的理由督促我們要正確地洗手,但很多人仍然選擇敷衍。
希望對于愛達荷州某間教室的孩子來說,“洗手是十分必要的”現(xiàn)已他們?nèi)松n堂中的重大收獲——而這要歸功于一場簡單示范。
羅伯遜告訴《今日報》:“學生們看到結(jié)果都驚呆了,覺得手好臟。他們真的勤于洗手了。他們意識到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必須用肥皂洗手液和清水。”
本文譯自?sciencealert,由譯者?majer?基于創(chuàng)作共用協(xié)議(BY-NC)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