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追蹤、2K畫質(zhì)拉滿,只要一臺筆記本電腦就能實現(xiàn)?

本文來自公眾號【差評】

最近經(jīng)常有人來資訊托尼有關(guān)購買筆記本電腦的建議,尤其是游戲本,畢竟現(xiàn)在產(chǎn)品換代有點頻繁,普通用戶確實很容易挑花了眼。
而選擇游戲本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便攜和性能不可兼得,認為性能很強的游戲本都死沉死沉的。
其實隨著廠商技術(shù)的迭代,游戲本的體積在不斷變輕薄的同時,讓性能變強的技術(shù)也層出不窮,比如經(jīng)常和游戲本一起出現(xiàn)的 Max-Q 技術(shù)。

Max-Q 并不是一個新鮮東西,這個由 NVIDIA 在 2017 年搞出來的技術(shù)最初就是為了提升游戲本的體驗。
簡單來講,Max-Q 是 NVIDIA 研發(fā)的一種集眾多技術(shù)于一體的筆記本技術(shù),用來打造出快速、輕薄、安靜的游戲筆記本電腦。
以往輕薄與性能不可兼得,現(xiàn)在 NVIDIA 想全都要。
到了 2022 年,Max-Q 也在不斷進化,到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進化到了第四代,配合 NVIDIA 自家的高性能筆記本電腦 GPU ,性能是蹭蹭的往上漲。

而這一代 Max-Q ,依然包含了各種眼花繚亂的黑科技。
比如大家很熟悉的 DLSS 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技術(shù),還有延長續(xù)航的 Battery Boost 2.0 續(xù)航增強技術(shù),以及 Advanced Optimus 動態(tài)顯示切換技術(shù)等等。
但是光說可沒有用,為了讓大家能夠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托尼專門委托了一個哥們搞了一臺雷蛇筆記本電腦。

這臺最新的雷蛇靈刃 17 搭載了 RTX 3080 Ti?筆記本電腦 GPU ,托尼打算在這臺電腦的基礎(chǔ)上探索第四代 Max-Q 技術(shù)的極限,也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
信仰 LOGO?▼

先說一下整體的配置,除了搭載 NVIDIA RTX 3080 Ti 筆記本電腦 GPU 之外,還有英特爾 12 代 i7-12800H 處理器、17 英寸 2K 分辨率 240Hz 刷新率屏幕,32GB 內(nèi)存以及 1TB SSD ,運行 Windows 11 系統(tǒng)。
有一說一,這個幾乎拉滿的配置對于常年 1080P 分辨率的托尼來說,性能已經(jīng)有點過剩了。。。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靈魂配置 —— RGB !

而且這一代雷蛇靈刃 17 的機身并沒有過于厚重,托尼覺得這個厚度對于一款配置拉滿的游戲本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說完了外觀,托尼就必須要嘮叨一下這次雷蛇靈刃 17 用上的各種技術(shù)了,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 DLSS 深度學習超級采樣技術(shù)。
雖然很熟了,但托尼還是要不厭其煩地講一下,因為它真的能夠明顯提升游戲體驗。

DLSS 簡單來講,就是能在保證畫質(zhì)的前提下提升游戲的幀率。
要實現(xiàn)這個技術(shù),首先要讓超級計算機不斷用很低的像素渲染圖對比超高分辨率的圖片并找到差異,這樣就能訓練出一個能把低分辨率圖修補為高分辨率圖的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
訓練得差不多了之后,NVIDIA 就把這招用到自家 RTX GPU 上,通過專門用于 AI 計算的核心 Tensor Core 來幫助渲染。

接下來在運行游戲時,AI 就會把學到的東西用在這里,對游戲畫面的部分像素進行實時渲染,再填充出一個和當前分辨率一致的畫面。
這么一波操作下來,不僅畫質(zhì)沒有變差,幀率也上去了,這誰看了不說一句妙啊。。。

由于這項技術(shù)特別實用,效果立竿見影,不少玩家也會親切地稱呼其為 “ 大力水手 ” 。
當然,RTX 游戲本也是百分百支持 DLSS 的。

打開方式一如既往地簡單粗暴,在支持的游戲設置里打開 DLSS 就行了。

咱們上來就進行一個 《 消逝的光芒 2 》 的測試,這是前段時間比較火的一款喪尸生存 + 跑酷類游戲。
在畫質(zhì)全部拉滿、光追拉滿、2K 分辨率的情況下,《 消逝的光芒 2 》 即使不開 DLSS 也可以穩(wěn)定在 40 幀上下,其實已經(jīng)不影響玩了。
有一說一,光追真的會把人的眼睛慣壞,不開之前覺得也挺好,開了之后就再也不想關(guān)了。。。


而開了 DLSS 平衡模式之后,在室外的廣闊場景能跑到 65 幀上下。

而在室內(nèi)等一些簡單的場景,甚至可以飆到 80 幀。

2K 、光追、60 幀,爽玩游戲要素齊全,這種畫質(zhì)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通過游戲本來實現(xiàn)了,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除了提升幀率,DLSS 的另外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重建游戲里的一些物體。

這里就要提到游戲設置里的抗鋸齒選項,比如 TAA 之類的,它的作用就是將每個像素進行多次采樣來緩解畫面的鋸齒現(xiàn)象。
但這樣就會導致丟失細節(jié),像是植被等細小的物體以及遠處的物體,精細度會稍顯不足。
而在打開 DLSS 后,不僅幀率明顯提升,那些細小和遠處的物體看上去也會順眼很多,并沒有因為幀率提升而損失畫質(zhì),甚至畫面細節(jié)還變得更好了。

另外除了 《 消逝的光芒 2 》 ,托尼還測了幾款游戲的幀數(shù),這里就不挨個說了,大家直接看圖吧。

當然 DLSS 只是其中一項技術(shù),NVIDIA 還帶來了可以改善續(xù)航的 Battery Boost 2.0 續(xù)航增強。

這項技術(shù)能夠通過算法平衡功耗與性能,AI 甚至可以精確到實時管理每一幀的系統(tǒng)功耗。。。
打開它的方式也很簡單,只要進入 GeForce Experience 的設置界面,把 Battery Boost 2.0 續(xù)航增強選項打開就可以了。

但是在實際測試中,托尼發(fā)現(xiàn) Windows 游戲本確實能在離開電源的情況下多撐一會兒,但也僅限一會兒。。。
在保持 2K 分辨率、畫質(zhì)和光線追蹤全部拉滿并開啟 DLSS 的情況下,拔掉電源游玩 《 幽靈線:東京 》 半個小時并且不開啟 Battery Boost 2.0 續(xù)航增強,電量就剩下 40% 了。。。
開了之后好一些,但提升也有限,半小時游戲之后還剩下 55% 的電量。

當然,但凡一個正常人就不會讓 RTX 3080 Ti 這個級別的 GPU 脫離電源使用,大家最好不要學我。。。
雖然這項功能沒有帶來特別大的變化,但只要愿意去優(yōu)化電池和續(xù)航,能讓 Windows 電腦在脫離電源的情況下多用一會兒,就是好的出發(fā)點。
還有一個托尼之前沒見過的新鮮技術(shù)也很有意思,叫做?Advanced Optimus 動態(tài)顯示切換。
這玩意兒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保證性能和續(xù)航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降低游戲的延遲。
但降低延遲不是隨便說說就能搞定的,Advanced Optimus 動態(tài)顯示切換是一種雙 GPU 切換技術(shù),它可以讓獨顯直接控制顯示器,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之所以能實現(xiàn)這個功能,是因為 NVIDIA 在之前的基礎(chǔ)上,弄了個基于硬件的動態(tài)顯示開關(guān)。
對,這項技術(shù)是硬件層面的,并非軟件更新。
而且和其他的顯示切換技術(shù)不同,NVIDIA Advanced Optimus 在切換獨顯和集顯連接屏幕的時候不需要重啟電腦。
由于繞過了集顯,這樣做帶來的最直接好處就是降低了游戲延遲,這對多人競技游戲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此外,用于畫面同步的 G-Sync 技術(shù)本來需要顯示屏和獨顯直接連接才能使用,現(xiàn)在有了這個技術(shù),G-Sync 也可以無障礙用在筆記本上了。

Advanced Optimus 動態(tài)顯示切換還會進一步提升游戲的幀數(shù),想幀數(shù)提升就集顯切換獨顯,想省電就獨顯切換到集顯,可以根據(jù)玩家需求自由調(diào)配。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 3 種技術(shù),還有自動平衡 GPU 和處理器之間功耗的 Dynamic Boost 動態(tài)增強、降低風扇噪音的 WhisperMode 智能降噪、以及堪稱傻瓜式的一鍵優(yōu)化 Optimal Playable Settings 等等等等。。。
這么多的技術(shù)塞進了雷蛇靈刃 17 里面,讓托尼這幾天的游戲體驗確實拉滿了,經(jīng)常下班了還在公司打游戲。。。

筆記本電腦 GPU 的性能與臺式機 GPU 確實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還要考慮到可攜帶性。
而當 NVIDIA 將 Max-Q 技術(shù)發(fā)展到第四代時,他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想要再一次提升游戲本的游戲體驗,即使是頂級大作,也能讓移動端顯卡畫質(zhì)拉滿運行。
2K 、光追、幀數(shù)、畫質(zhì)我全都要,而這些的載體以前是臺式機,現(xiàn)在筆記本電腦也可以做到了。

而且前面提到的這么多技術(shù),并不僅僅局限于托尼手里這一臺雷蛇靈刃 17 。
像是華碩、戴爾、聯(lián)想、惠普、宏碁、雷神和同方等品牌都會推出第四代Max-Q技術(shù)的 RTX 30 系列筆記本電腦,大家的選擇多著呢。
把一大堆技術(shù)塞在筆記本電腦上面,讓性能不斷追趕臺式機,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正在被 NVIDIA 逐步實現(xiàn)。
撰文:百威? ?編輯:小鑫鑫? ?美編:萱萱
圖片資料來源:
NVIDIA
(廣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