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實驗室槍殺導師,誰之過?從研究生心理問題談起!
分享 | 做科研的大師兄

相信這兩天大家都看到一則令人震驚的新聞,據報道,當地時間 8 月 28 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在讀博士生齊太磊在實驗室槍殺了其導師嚴子杰,并被警方拘捕。

鋪天蓋地的新聞、自媒體都在分析其作案動機,惋惜齊太磊從寒門貴子到殺人兇手的錯愕轉變。誠然,齊太磊槍殺導師,絕對是犯罪行為,理應承擔應負法律責任。然而,看到視頻中齊太磊回頭的瞬間,我一時竟想到了自己讀研、讀博期間曾面對的看不到頭的黑夜,數不盡的心理焦慮問題,幸運的是自己扛過來了,沒有步入歧途。
說起研究生心理問題,Nature曾在2022發(fā)布了全球研究生調查報告,結果表明:來自世界各地的3253名受訪者研究生,超半數都表示存在潛在焦慮和抑郁的傾向等心理問題。其中33%接受過因學業(yè)而導致的焦慮抑郁的心理治療,而另有21% 則表示希望得到心理幫助,但目前求助無門。
就我個人及身邊同學讀研、讀博經歷而言,由于面對著巨大的課題研究不順利、有限時間內必須發(fā)論文拿學位否則就要延畢等壓力,研究生面對的心理問題已經普遍存在,而社會或高校都認為研究生已經是成年人,應該學會自己去面對和解決,并無實質性的幫助手段。我們知道,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本身也就是一種疾病狀態(tài),需要干預才能有助于走出困境。
這種干預包括外界干預和內部自我調整。而外界干預力量途徑基本是缺失的,使得一些缺乏自我調整能力的人,在多重壓力交疊下很可能一時糊涂、走上歧途、萬劫不復。
針對如上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破局,以免再發(fā)生類似事件呢?
首先還是外部干預力量。關于外部干預,我相信每個大學基本都設立了大學生/研究生心理咨詢室。但是,說實話,這類咨詢室作用作用基本不大,至少我們身邊的研究生真的遇到心理問題,極少數會選擇這種方法去尋求外界干預。究其原因,大家誰愿意去暴露自己可能有心理問題呢?所以寧愿自己消化,也基本不會去求助。因此,我們如何設置外部干預力量,其形式我覺得需要仔細考量,既要給大家提供一個向外部尋求幫助的渠道,又要能夠保證大家的絕對隱私,最好能匿名保護是最好的。比如在校園網內設置一些可以匿名并隱藏IP地址發(fā)帖吐槽、求助的平臺,并配置一些熱誠助人的志愿者同學、老師輪流擔任平臺的問題答復者,這樣的前提下,相信真正有心理困境,需要幫助的同學,才愿意利用這個比較友好的外部干預力量,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就像齊太磊,這個月初,也曾在社交媒體求助,發(fā)文想要結交一些朋友,反映他也想要借助外界干預幫助自己走出困境。然而最終這個外部干預力量的缺失,極有可能導致其走上歧途。
其次便是內部自我調整。這個角度我將結合個人讀研讀博中,走過心理困境的成功經驗給大家三個實用的借鑒方法,希望同樣處于讀研、讀博科研巨大壓力中的你能夠嘗試去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1.正確認識及面對困難:研究生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科研中自己面對問題所需的解決能力遠遠超出自己的現有能力(困難),這種能力上的不匹配,就會在我們心理上形成巨大壓力,而解決問題,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這種壓力的持續(xù)累積形成焦慮甚至抑郁。面對這種科研上的困難,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正確認識,科研上的困難不像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不要求我們快速解決,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分析,解構,逐步解決它。請回頭看,你已經取得的一些成功,學會的一些技能,如果在一開始就讓你看到做成這件事會遇到的所有困難,相信你一定會難以承受,直接挫敗放棄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我們只需要明確目標,解構目標,每天只需做一點點,時間到了,成功自來。科研中遇到困難,這個方法同樣適用,你也不必過于緊張,時間是足夠的。先樹立正確的目標,找到正確的方法,然后每天只需做一點,剩下的就交給時間。我們當然不歌頌困難,但是不可否認,困難是我們浴火重生,化繭成蝶的必經之路。如若追求更好的自己,我們需要首先正確認識及面對困難。
2.不要追求完美主義:很多特別適應應試考試的同學考試成績很高,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有時也是一個枷鎖,會讓這些同學覺得自己各方面(不管是做實驗還是做課題、發(fā)文章)理應比其他人要好,不然心里就會很難受,這便是完美主義。然而,科研中,每個課題的難易程度,實驗是否順利,能否發(fā)到好的期刊這都是很難控制的,所以就會存在很多學習成績很好,但是課題做的不順利或者文章發(fā)的比不上那些學校出身以及學習成績比自己差的同學。這種對比很容易會催生心理焦慮甚至抑郁,導致心理問題。這里我個人的經驗是,不要對自己過于苛求,完美主義要不得,更不要跟別人去比。其實我們讀研、讀博過程中應該focus在自我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上,包括實驗技能、文章寫作、課題設計、標書寫作等能力上,這才是硬實力,才是決定自己以后發(fā)展高度的核心競爭力。讀博期間發(fā)表的文章多少、好壞只能決定你的工作起點,但是核心競爭力鍛造才決定了你的科研終點。
3.學會內生正向力量:當我們缺乏外部干預力量時,需要學會內生正向力量。我用過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分享給大家,讓自己運動起來,運動是很好的可以內生正能量和自信力的一種方式。當我們面對很大心理壓力時,學會每周抽3-5天,開始最簡單的跑跑步,慢跑,當渾身出汗之后,隨之消去的便是消極情緒,內生的是積極力量。
因為自己也切實經歷過讀研、讀博的低谷期,也遇到過類似心理問題,不想看到更多同學求助無門。特針對研究生心理問題給出一些個人建議和過來人的經驗,希望真的能夠幫到大家走出這段人生的低谷期,堅持下來,你一定遇見全新的、更好的自己,加油!
關注大師兄,科研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