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鳥醫(yī)生心得1001話(15)如何熬中藥
平時經(jīng)常會有病人在開完中藥后詢問中藥的熬制方法,然后今天我就做了個熬中藥的視頻(視頻在文章前面去找),然后附帶詳細的文字給大家分享下如何熬中藥。 一、熬中藥工具
砂鍋
或
不銹鋼鍋
。不能用鐵鍋,因為鐵鍋會和苷類或鞣質類發(fā)生反應,使藥物失效。還有個別藥物與鐵產(chǎn)生不良反應。
二、泡中藥。要用
涼水
泡(如果用熱水,含淀粉高的藥外面容易形成淀粉膜,藥物不容易滲出。如山藥、天花粉等。)一般泡20到30分鐘即可。
泡中藥作用:
1、浸潤,表面形成水分子,表面張力打開。
2、滲透,吸水膨脹。
3、解析,讓藥物分子解離。
4、溶解,解離后的分子溶入水中。
5、擴散,藥物分子從濃度高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使水中藥物分子均勻。
三,特殊藥物的煎煮:如果有
先煎
的藥物(礦石類貝殼類或有毒類:如龍骨、牡蠣、附子等需要先煎的藥物)。在其他藥物浸泡的時候,在砂鍋或不銹鋼鍋內(nèi)開始先小火熬先煎的藥物半小時(如果是有毒的藥物必要時熬一兩個小時,如附子。
嚴格聽從醫(yī)囑,不清楚的一定問清楚醫(yī)生。
),然后再放入其它浸泡好的中藥一起熬。
如果有
后下
的藥就在中藥要熬好,出鍋的前十分鐘左右放入后下的藥物。
如果有
自備
的藥物如生姜、大棗等,就自己另外放入和其它藥物一起浸泡。
四,一般熬中藥時水沒過中藥一橫指左右即可,先用大火(武火)燒開,然后再小火(文火)熬30分鐘。將藥倒出來約400毫升。再倒入開水,沒過中藥一橫指再熬20分鐘,倒出第二次熬的中藥與第一次熬的混一起,分早晚兩次服用。(切記,熬中藥過程中千萬別糊鍋,如果糊鍋了,要將藥物扔掉。因為糊鍋后藥物會發(fā)生不良反應。)熬藥要用心熬,看好時間,過會兒看一看,不能熬著中藥去做別的事情,忘記了熬的中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