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比確定,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讓你覺得讀書特別有用?
這里有一個
目前飛行高度約為400公里的答案,
名叫桂海潮。
“我家就住在他讀書的中學里,我家的廚房對著他高中住的那間小屋。每天黃昏吃飯的時候,都會聽到他在大聲朗讀背誦。小時候貪玩,經(jīng)常被老爸揪著去看他學習,透過那扇紗窗,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一個宇航員的曾經(jīng)?!?/p>
圖轉載自@中華全國學聯(lián)
這條令許多人觸動的留言,
仿佛電影里穿越時空的一個按鈕,
按下去,
循著與“神十六”航天員桂海潮
有過交集的那群人的話語,
我們找到了那個
“鄰家男孩”刻苦讀書的曾經(jīng)——
01
施甸,
傣語意為“美麗的壩子”,
坐落在云南省西部邊陲,
從施甸縣城出發(fā),
沿著施孟公路一路前行,
大概走過20公里的蜿蜒山路
就到了施甸縣姚關鎮(zhèn),
這里便是桂海潮的老家。
一條老街,
幾乎橫貫整個鎮(zhèn)子,
桂海潮的家在老街的這一頭,
他曾經(jīng)就讀的姚關中心小學
就在老街的那一頭。
老街上住著,
看著桂海潮長大的鄉(xiāng)親長輩,
也有與桂海潮一起
背著書包上學、放學的發(fā)小。
在老街,時光走得慢,
若不是新聞鋪天蓋地,
街坊鄰居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
“這條街有名的大學生”
“那個黑瘦的男孩”。
尹成程,桂海潮的發(fā)小,
他經(jīng)營的電動車店離桂海潮家不遠,
拐兩個彎就到。
之前桂海潮逢年過節(jié)回鄉(xiāng),
都會到他家里坐坐,
幾個從小玩到大的同學也會聚一聚。
圖自@水墨施甸
聊起上學拿獎拿到手軟的發(fā)小,
尹成程特別起勁,他笑說,
小時候,桂海潮也和他一起瘋玩,
也會在插卡學習機上玩游戲,
不過“他戴眼鏡是學習學的,
我戴眼鏡是打游戲打的”。
“高二的時候,
桂海潮還參加了高考模擬考,
他竟然可以考到全校前幾十名?!?/strong>
就在高二,
還發(fā)生了一件
決定桂海潮人生軌跡的“大新聞”,
那一年,桂海潮從校園廣播聽到: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
航天員楊利偉成為中國飛天第一人。
“夢想”來敲門了!
桂海潮回應的方式是:
兩年后,以第一志愿考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yè),
他也是那一年北航
在云南省錄取的理科最高分。
二十年后,
桂海潮與“夢想”的夢幻聯(lián)動是,
站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問天閣,
走楊利偉走過的路,飛楊利偉飛過的天。
出征前,桂海潮說,
“過去只能在報道中看到的各位英雄,
成為了我們訓練場上的師傅、
運動場上的隊友、
生活中的朋友、任務中的戰(zhàn)友。”
如果你“追星”,
那最高境界可能就是
有一天,你也活成了偶像的模樣。
02
下一次桂海潮再看到自己,
興許就是在《新聞聯(lián)播》里。
在當老師的舅舅楊天福眼中,
從上學開始桂海潮就特別自律,
放學回來看電視時常看《新聞聯(lián)播》,
看完了就自覺回去做作業(yè)了,
從不需要大人操心。
閑暇時,他常跟隨小舅
一起去山上放牛、放羊,
特別喜歡親近自然。
姨媽楊平美回憶,
桂海潮從小做事情就特別專注,
在同齡孩子中,要顯得更懂事一些,
從不惹事打架?!半m然話不多,
但村里的娃娃都喜歡跟他玩。”
圖自@水墨施甸
刷到堂哥要上太空的消息時,
桂海鑫“激動得從凳子上跳了起來!”
他現(xiàn)在是曲靖財經(jīng)學校的一名老師,
記得自己上小學時,有一次去堂哥家玩,
隨手拿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好奇地問這是什么書,
桂海潮就給他介紹了書的內(nèi)容和作者,
并讓他拿回去好好讀一讀。
“哥哥從小就酷愛讀書,
對各種各樣的書籍愛不釋手。
即使我們在一旁玩鬧,
哥哥也可以靜靜地讀書?!?/strong>
“我父母都是非常內(nèi)斂、隨和的人,
從不和人發(fā)生爭執(zhí),也從不打罵我們。”
弟弟桂海益回憶,
父親話不多,遇事沉著冷靜,
哪怕他們偶爾犯了錯,也不會苛責。
“我們的父母都是農(nóng)民,
在學習上沒有辦法給予太多幫助,
但非常支持我們,
希望我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對于兄弟倆的成績,父母也不過多過問,
指引他們的,是父親最常說的話,
“用心去做就好了,
遇到困難就想辦法解決”。
03
走出家門,走進教室,
上小學的桂海潮總是坐第一排,
到了初、高中才慢慢壯實起來,
小學老師趙光富對他的印象是
“非常喜歡提問”,
有些問題讓人意想不到,
連老師也答不上來。
鄉(xiāng)村小學可以看的書特別少,
他業(yè)余時間總喜歡抱著書,
從為數(shù)不多的書籍中探索廣袤的未知世界。
高中時期的數(shù)學老師楊中軍記得,
下課鈴聲響起,同學紛紛奔向食堂時,
桂海潮總會抓住老師請教問題,
經(jīng)常一討論就是半小時。
“得知標準答案后,
他往往還會有自己的見解,
并且和老師討論有沒有更簡易的解法?!?/strong>
令楊中軍印象最深刻的是,
高考數(shù)學桂海潮提前半小時交卷,
見到老師時自信滿滿地說,
“滿分應該沒問題”。
?桂海潮(左二)
在高中化學老師楊洪洲那里,
我們窺見一個“時間管理小能手”:
“吃飯他總是錯開高峰,
平常洗漱的間隙也在學習,
就連熄燈后還打著電筒在學?!?/strong>
桂海潮高中同學說,
“記得他每天早上
第一個從宿舍到教室看書,
晚上總是最后一個從教室回到宿舍。”
難得的是,
“一般成績好的同學會有些‘高冷’,
但桂海潮不是,
有同學提問他都會很熱心地解答,
也能和同學打成一片。”
高三期間,
每天早上6點左右,
英語老師孫愛春都能看到桂海潮
在大聲朗讀英語和語文,尋找語感。
品性好,有天賦、有主見,
刻苦、勤奮,而且心態(tài)非常穩(wěn),
是桂海潮給各科老師留下的印象。
他不僅擅長找學習方法,
每次還會主動問老師要試卷來做。
有老師替他“抱不平”,
2005年高考題目相對簡單,
對于各科實力較強的桂海潮來說,
其實有些吃虧。
桂海潮考完第一反應是,
“高考題怎么是這樣的?”
04
走出小鎮(zhèn),走入繁華,
人生考驗才剛剛開始——
要經(jīng)得起誘惑,坐得住“冷板凳”。
桂海潮守護“夢想”的方式是,
整整9年,
一路從本科攻讀完博士學位,
繼而赴國外從事博士后研究,
且在國際頂尖期刊發(fā)表近20篇學術論文,
2018年,31歲的桂海潮
便在母校擔任起了博士生導師。
桂海潮(右一)本科畢業(yè)合影
桂海潮的師兄賈英宏說,
讀博期間,桂海潮“特別穩(wěn)”,
先花時間下足功夫研究基礎理論,
“每次去實驗室,他基本都在看書”。
面對有很多技術難點的科研項目,
他“很少瞻前顧后”,
“干勁特別足,心理素質(zhì)也特別好,
沒怎么見他發(fā)過愁”,
出成果不是最快的,
但他總是一絲不茍、厚積薄發(fā),
抓住關鍵難題不放松。
王悅是桂海潮的同事也是同學兼室友,
以前同寢時,見他每天睡前都坐下來
安安靜靜地寫日記,總結一天的收獲,
對生活非常認真。
王悅眼中,
桂海潮喜歡不斷挑戰(zhàn)和提升自己,
并且做事有股韌勁,
“找準目標就一股勁兒扎進去”,
遇到不懂的問題,
“無論下多大功夫也要搞明白”。
入選預備航天員,封閉訓練期間,
桂海潮仍是盡己所能
擠出時間指導學生科研,
親自幫忙推導關鍵的理論公式。
博士生夏新會回憶,開大組會的時候,
“桂老師思維特別活躍,
總能一語中的發(fā)現(xiàn)問題,
基礎功底很深,說話也風趣幽默”。
他關心身邊人,
能很快地和大家打成一片,
非常愿意為他人服務。
他也關心書外的世界,
2008年北京奧運會還是志愿者,
“點子特別多,做事效率很高”。
是個“時間管理大師”,
也是個“情緒管理大師”,
周圍人的評價是,
他樂觀又豁達,
很少被負面情緒侵擾,
即使受到挫折也能很快振作。
書法、長跑、騎自行車、游泳,
這些都是桂海潮喜歡的,
他帶的博士生蘇文杰說,
“好幾次我們找桂老師的時候,
他都是在體育場跑步?!?/strong>
05
一路長跑,一路蜿蜒,
一路驚訝,一路勵志,
我們想用
這些親近之人與他“相處的碎片”,
拼湊出一個人的“讀書奮斗史”,
也想把一個人終如所愿的
一些“細節(jié)與秘訣”細扒給你看。
讀書,
或者說學習,
不對任何人設防,
任何地方都可以是通往星辰大海的起點——
在杭州圖書館讀書的韋思浩老人
張桂梅與她的女孩們
?案板下的一絲不茍
“永遠不算太晚的開始” 圖自@枸杞老師
你說,當他們讀書時,
他們在相信什么?
當一個人讀過的書,學到的知識,
化作沖天的烈焰,
能送他前往心心念念的星辰大海,
我們就不能不深信:
“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所以,關于桂海潮的新聞,
才會泛起這么多感同身受,
才會激蕩出這么強的能量:
@Unicorn-JING-:一個普通人一路上踏實耕耘,鋪就了今天上天攬月的階梯,他成為了他自己的星星?
@馬達的加斯加:我慢慢明白學習的意義,學習是走出大山的捷徑,是安身立命之所,是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很夸張嗎?有人就是這么做的。
@潛水的RuRu:別說中國夢太宏大太遙遠,這就是妥妥的照進現(xiàn)實的中國夢吶!當然,那不是你。但是,真不可能是你嗎?不可能是你的孩子嗎?不可能是你孩子的孩子嗎?
@土星沖浪手誒:他的學生們說著“老師出征順利”,可遙想那一只只雛鳥,也將步月登云。飛吧,去覽四海九州,與萬戶共攀日月星辰。躍吧,農(nóng)人汗水滴進泥土,是你我孕育而生的地方。去斬長鯨,去縛蒼龍,去把赤旗插遍寰宇。眺望我們的月光、我們的藍。
夢想,
一定是一個首尾接續(xù)的環(huán)形,
如今,
像桂海潮仰望過“楊利偉”那般,
“桂海潮”又成了許許多多孩子的心之所向。
出云山,破蒼穹,
當你看到施甸小城的一名學生,
眼里蓄著光說,
“我感到非常振奮,
桂海潮學長讓我們明白了,
只要努力學習,是可以遨游太空的,
我也要用我的汗水和付出,
成就自己的夢想,決勝高考,
擁有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p>
你就知道,騰空而上的,
不單是一個飛船,
還有無數(shù)個被點燃被燒燙的夢想。
桂海潮曾就讀的姚關中心小學、姚關中學(現(xiàn)施甸三中)
專門組織學生觀看了“神十六”飛天時刻
再過幾天,
1291萬條“錦鯉”就要通過高考,
躍向自己的星辰大海了,
少年們,
筆不妨握得更穩(wěn)點,
書不妨一輩子帶在身上,
夢不妨做得再大點!
且去努力,
且去咬定不放,
來日定讓一個城甚至一個國
因你而沸騰!
別不敢,
畢竟,誰知道呢?
6歲時躺在山坡放牛牧星的孩子,
36歲時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
內(nèi)容?|?參考央視新聞、云南網(wǎng)、保山新聞網(wǎng)、
北京日報等新聞報道整編撰寫
?聲明??本文由瘋狂高考(ID:fkgkwx)綜合整理自網(wǎng)絡!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