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講述一只“飛獅子”的前世今生

前言:其實B站有過關于Soarer的文章(紅茶寫的),不過漫長的歷史鋪墊篇幅寫到一半就被封號了,于是個人便打算寫一篇比較簡單的豐田Soarer歷史科普,錯誤較多,請多在評論區(qū)留言指正。)


1980s~1990s初期,日本人開始涉足汽車界一個他們之前很少涉足的領域——豪華GT轎跑車,于是便出現(xiàn)了像Eunos Cosmo/3000GT等高性能豪華轎跑車。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絕大部分日系GT轎跑車都已經(jīng)消失了,但是仍有一只“飛獅子”得以幸存下來——Toyota?Soarer。那么這次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只“飛獅子”的前世今生。


0.序章
早在Soarer誕生之前,豐田就有過造豪華GT跑車的經(jīng)驗。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沾豪華邊的,便是豐田2000GT。



2000GT可謂是豐田當時的明星跑車,就連007在日本都坐上了因身高太高坐不下而定制的敞篷2000GT。

盡管這車多多少少有捷豹E-type等英式跑車的影子,但豐田仍然證明了自己有著開發(fā)高性能豪華跑車的能力。而1980s日本的泡沫經(jīng)濟使得人們對豪華高性能轎跑有了一定的需求,豐田當時的產(chǎn)品線上倒是有沒有達到真正豪華舒適的Celica XX,而之前的Mark II Coupe、Crown Coupe和Chaser都只能算是轎車底盤的豪華Coupe。于是豐田便計劃著開發(fā)一款船新車型來進入這個市場。



1.誕生——初代Toyota Soarer(Z10-Series)
生卒年:1981年~1985年

1980年,豐田展出了一款名為“EX-11”的概念車,該車定位為豪華高性能轎跑車。一年后,這款看上去高度具備量產(chǎn)化的概念車便投入生產(chǎn)。

豐田給量產(chǎn)版本的EX-11取名為“Soarer”,“Soarer”一詞原意為“飛翔者”,但豐田為這個車系設計了一個新的車標,車標樣式為一只飛翔的獅子,因此獲得“飛獅子”這個稱號。

1991年5月,初代Soarer(Z10-Series)上市。定位前置后驅(qū)高性能豪華轎跑車,宣傳為“Super Gran Turismo”(對,Gran沒有d)。雖說是獨立代號“Z10”,但實際上初代Soarer是基于A60代Celica Supra/Celica XX(車名就叫XX)打造的,但是要比A60高級的多。外觀方面一股濃濃的美系車味道,不過當時豐田有著相當一部分車型的外觀設計都參考了70s的美系大船,所以Soarer長的像美系也似乎合情合理。





初代Soarer的內(nèi)飾采用符合GT豪華轎跑車型的舒適風格,簡單來說就是“皮椅皮盤皮門板”。不過初代Soarer頂配仍有很多可選裝的高科技玩意兒。比如現(xiàn)在新車玩爛了的觸摸屏(可調(diào)空調(diào)等設施)、定速巡航、7向調(diào)節(jié)駕駛座椅、LED/數(shù)字顯示儀表等和豐田TEMS電控調(diào)節(jié)主動懸架系統(tǒng)。這些舒適性配置體現(xiàn)了這頭飛獅子“毛茸茸”的一面。

但獅子終究是獅子,光有軟綿綿的“毛發(fā)”還不夠,Soarer必須要有勁,才能配得上“飛獅子”的稱號。初代Soarer有以下幾種汽油動力配置:
2.0升1G-ZU型自然吸氣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125匹,最大功率93kW,峰值扭矩172N. m。
2.0升1G-GEU型自然吸氣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140匹,最大功率104kW,峰值扭矩181N. m。
2.0升M-TEU型渦輪增壓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145匹,最大功率108kW,峰值扭矩211N. m。
2.8升5M-GE型自然吸氣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145匹,最大功率108kW,峰值扭矩190N. m。
3.0升6M-GE型自然吸氣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170匹,最大功率127kW,峰值扭矩230N. m

實話實說,這樣的性能成績并算不優(yōu)異,和“高性能”其實不太沾邊,但是其出色的舒適性和科技屬性使得初代Soarer給這個車系開了個好頭。1985年12月,初代Soarer正式停產(chǎn)。


2.起飛——第二代Toyota Soarer(Z20-Series)
生卒年:1986年~1991年

初代Soarer的出色表現(xiàn)讓偷油塔嘗到了甜頭,于是豐田于初代Soarer停產(chǎn)后的第二年正式推出了第二代Soarer。定位同樣為前置后驅(qū)豪華高性能轎跑車。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二代Soarer的血統(tǒng)仍然是純正的豬扒底盤——這一代Soarer的內(nèi)在實際上是A70代Supra(和A70豬扒共享平臺)。外形上還是四四方方的,不知道為什么比例有點奇怪。車頭掛的也不是豐田標,而是和上一代一樣的“飛獅子”標志。




內(nèi)飾方面第二代Soarer還是和初代Soarer一樣的奢華,“皮椅皮盤皮門板”依舊是二代Soarer內(nèi)飾的縮影。同時,第二代Soarer還配備了多功能顯示屏和行車電腦等科技配置。MZ21系3.0升渦輪增壓車型還配備了空氣懸架。


動力配置方面,第二代Soarer終于能“飛”起來了。詳細汽油動力配置如下:
GZ20系:
2.0升1G-EU型自然吸氣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125匹,最大功率93kW,峰值扭矩172N. m。
2.0升1G-FE型自然吸氣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160匹,最大功率119kW,峰值扭矩200N. m。
2.0升1G-GEU型自然吸氣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160匹,最大功率119kW,峰值扭矩181N. m。
2.0升1G-GTE型自然吸氣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185匹,最大功率138kW,峰值扭矩234N. m

MZ20/MZ21系:
3.0升7M-GTE型渦輪增壓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232匹,最大功率173kW,峰值扭矩325N. m

全系匹配4速自動變速箱或5速手動變速箱。

這次“飛獅子”的性能算是達標了,在1988年第二代Soarer還經(jīng)歷了一次改款,外觀進氣格柵、尾燈和后視鏡以及裝飾條經(jīng)過了重新設計,內(nèi)飾也重新設計了中控部分。其中MZ20系列的Soarer還有一個半敞篷版本——Soarer Aerocabin版本。



最終第二代Soarer于1991年4月正式停產(chǎn)。豐田繼續(xù)決定繼續(xù)開發(fā)新一代的飛獅子。只不過這次飛獅子換了個出生地——美國。


3.比翼雙飛——第三代Toyota Soarer(Z30-Series)
生卒年:1991年~2000年

其實前兩代Soarer都多多少少有點美系車的風味,但是第三代的美系味道更濃。1987年,豐田將旗下的Celsior換標“Lexus”(雷克薩斯LS400)且大獲成功后,便在開發(fā)第三代Soarer時顧及了米國“梅開二度”換標版本的市場,于是第三代Soarer是在米國加州的豐田Calty設計室設計的。





1991年,豐田發(fā)布了第三代Soarer/Lexus SC-Sreies(Z30-Series),幾乎在同一時間,雷克薩斯在美國發(fā)布了姊妹車雷克薩斯SC-Series。兩者共享底盤、車架和部分重要配件且均為前置后驅(qū)旗艦GT豪華轎跑車,但是動力和舒適配置卻大有不同。四眼+圓潤的長相和寬大的車身(一個兩門車比同時期的四門皇冠還長)標志著Soarer終于正式邁向國(mei)際(guo)化。



內(nèi)飾依然是奢華風格。配置方面,日版第三代Soarer是第一款配備了原廠車載GPS系統(tǒng)的量產(chǎn)車,還有自動大燈這種相對先進的東西,在UZZ31/UZZ32版本Soarer里有著美版沒有的觸屏、這個觸屏不僅自帶TV電視、倒車影像、GPS導航、行車電腦等先進玩意兒,還可以控制空調(diào)、收音機和音響等配置,不過有意思的是豐田似乎懂得“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句話,姊妹車初代雷克薩斯SC的配置不如日版第三代Soarer的UZZ31/UZZ32系……不過不影響駕駛,這點咱就過了()
但是日版UZZ31還有一個主動空氣懸架,不僅能改善舒適性,還能改善操控。這個就影響駕駛了?。ǎ?/p>
動力配置方面,不同規(guī)格的初代SC/第三代Soarer動力配置不同,詳細汽油動力配置如下:
JZZ30系(全系運動王,動力最強):
1991年~1996年采用1JZ-GTE型2.5升(2492cc)雙渦輪增壓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279匹,最大功率208kW,峰值扭矩363N. m;1997年換裝大尺寸單渦輪增壓器并新增VVT-i技術,最大馬力295匹,最大功率220kW,峰值扭矩378N. m。

JZZ31系(和雷車SC300共享動力):
1994年~1996年采用2JZ-GE型3.0升(2997cc)自然吸氣直列六缸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221匹,最大功率165kW,峰值扭矩285N. m;1997年新增VVT-i技術,最大馬力227匹,最大功率169kW,最大扭矩304N. m。

UZZ3X系(主攻米國市場的SC400,日區(qū)為老大哥“GT Limited”版本):
本車系均采用1UZ-FE型4.0升自然吸氣V8發(fā)動機,最大馬力263匹,最大功率196kW,峰值扭矩353N. m。

全系搭配4速自動變速箱或5速手動變速箱。

第三代Soarer相比上一代,有著更為出色的性能、更舒適的懸架、更大的空間以及更高端的配置,這一切使得這代Soarer成為了整個車系的巔峰之作。很多第三代Soarer/SC也因為身上的那臺“2JZ”名機”而被改為賽車或漂移車。但豐田錯誤的認為第三代Soarer的成功是由于“美國化”,于是便在第四代Soarer上犯下了致命錯誤……


4.失足——第四代Toyota Soarer/Lexus SC430(Z40-Series)
生卒年:2001年~2005年(并入雷車)~2010年

2001年,豐田發(fā)布了第四代Soarer和姊妹車型雷克薩斯SC430,以豪華游艇為靈感(另一個這么說的是雙龍路帝……),定位前置后驅(qū)大型豪華折疊硬頂敞篷跑車,不提供普通雙門轎跑車版本。從這一代胖乎乎的外觀便可以看出第四代Soarer已經(jīng)幾乎舍棄了“性能”這個屬性,并將對手改為了梅賽德斯奔馳的SL系列。



動力方面,第四代Soarer搭載了一臺有著VVT-i技術的3UZ-FE型4.3升自然吸氣V8發(fā)動機,輸出最大馬力280匹,最大功率208kW,峰值扭矩430N. m。匹配5速自動變速箱。第四代Soarer于2005年改款,并入雷克薩斯SC430車型,并新增6速自動變速箱,從此“飛獅子”便不復存在。其實光看數(shù)據(jù)來說,第四代Soarer即便更換了名字,也貌似依然能續(xù)寫Soarer的傳奇……



但是,豐田算錯了。
由于奢華配置過多加上一套沉重的硬頂電動折疊敞篷系統(tǒng)導致車輛臃腫笨重,而懸架調(diào)教又過硬,這使得第四代Soarer/雷克薩斯SC430有點不倫不類。雪上加霜的是可靠性也出了大問題,作為一臺雷克薩斯居然會有不少的小毛病和召回問題。關鍵是售價也不便宜,甚至在《Top Gear》的“破車嘉年華”特輯里,SC430“成功”的擊敗標致308,成為史上最爛汽車。


最終在一片罵名下,SC430于2010年正式停產(chǎn)?!癝oarer”這個名字也隨著SC430的停產(chǎn)而消失。

“飛獅子”死了,只不過是薛定諤的死。

5.飛過頭的“飛獅子”——Lexus LFA
生卒年:2010年~2012年

早在2000年,豐田便計劃開發(fā)一款GT跑車,內(nèi)部代號“P280”,2003年造出了初版LF-A Concept的原型車。2004年豐田把一臺有著主動升降尾翼和碳陶瓷剎車的初版LF-A原型車帶到紐北賽道去測試,后來就沒有了下文。
2005年1月,豐田在美國底特律車展發(fā)布了第一款LF-A Concept,但豐田表示這款概念車只是一個設計殼子,并不會投入量產(chǎn)。


LF-A量產(chǎn)版原計劃采用全鋁車身,在車輛研發(fā)即將完成時,豐田又腦抽想把LF-A造成跟法拉利系列硬剛的GT超跑,于是便推翻重來,采用了更輕的碳纖維車體。又在2007年發(fā)布了新LF-A Concept概念車,成為了“F”性能品牌的第一款車,2008年又推出了LF-A? Roadster敞篷概念車,不過最終敞篷版本并沒有量產(chǎn)。這倆概念車均采用了5.0升自然吸氣V10,能輸出最大馬力500匹。2007年媒體《Auto Express》曾披露過一臺有著固定尾翼的LF-A原型車在紐北刷出了7分24秒的非官方認證圈速。




不過在LFA開發(fā)之時,絕大多數(shù)豐田高管和內(nèi)部人員都極力反對這款費事費錢費人費時間的GT超跑投入量產(chǎn),反倒是現(xiàn)在霍霍豐田最狠的豐田章男像個不給買糖就哭的孩子一樣鬧著要投產(chǎn)LFA。最終在歷經(jīng)千辛萬苦,還折進去了一位試車手后,LFA量產(chǎn)版本終于在2009年東京車展上發(fā)布,定位前中置后驅(qū)高性能GT超跑。




LFA搭載了一臺1LR-GUE型4.8升(4805cc)自然吸氣V10發(fā)動機,紅線9500轉(zhuǎn),能輸出最大馬力560匹,最大功率412kW,峰值扭矩480N. m,并由豐田方程式車隊調(diào)教引擎,雅馬哈鋼琴部幫忙調(diào)教排氣聲浪。


2010年3月15日,豐田發(fā)布LFA的升級版本——LFA Nürburgring Edition(紐北特供版),有著強化減重的車架、更快的變速箱、更夸張的車身套件和經(jīng)調(diào)教過的發(fā)動機(最大馬力提升至563匹,最大功率提升至420kW)。并在紐北刷出了7分14秒64的成績(當時量產(chǎn)車級別最速紐北圈),比997代的GT2 RS快了整整10s!


實際上,各界媒體對LFA的評價都很高,但據(jù)說LFA至今還有新車沒賣出去。過高的售價和實際表現(xiàn)有一點慢的性能使得LFA的定位更像是藝術品,這樣的表現(xiàn)注定讓其不能成為Soarer的繼承者,更像是豐田2000GT后輩。豐田也是這樣看待LFA的,這款賣一臺虧一臺的GT超跑并不能代替Soarer的位置。
于是,豐田便盤算著開發(fā)Soarer真正的繼任者。


6.《重生之我是“飛獅子”》——Lexus LC-Series
生卒年:2016年~現(xiàn)在

LFA這種限量GT超跑并不能填補Soarer停產(chǎn)后留下的空白市場。于是豐田便著手開發(fā)真正意義上的Soarer繼任者。2012年1月豐田在美國底特律國際車展發(fā)布了一款“未來豐田GT跑車”的概念車,名為“LF-LC Concept”。其外觀設計依然是由美國加州的豐田Calty設計中心負責的。不過當時很多媒體都認為LF-LC概念車外形過于科幻,并不太可能會量產(chǎn)。又過了幾年,這款概念車也沒什么量產(chǎn)的消息,不過在LF-LC概念車發(fā)布的4年后,豐田用實際行動證明這些唱衰的媒體們錯了。


2016年12月,豐田正式發(fā)布LF-LC?Concept的量產(chǎn)版本——雷克薩斯LC-Series,基于GA-L平臺打造,定位前置后驅(qū)豪華GT轎跑車。雷克薩斯LC的外形跟LF-LC Concept保持了高度一致,內(nèi)飾也包裝的十分豪華。LC還可選裝后輪主動轉(zhuǎn)向系統(tǒng)和主動升降擾流板。


動力方面,雷克薩斯LC現(xiàn)有兩種動力配置:
LC500:
5.0升2UR-GSE型自然吸氣V8發(fā)動機,最大馬力471匹,最大功率351kW,峰值扭矩540N. m。匹配10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LC350h:
汽油機為3.5升8GR-FXS型自然吸氣V6發(fā)動機,最大馬力299匹,最大功率220kW,峰值扭矩350N. m。
電動機運行馬力60匹,最大功率131.9kW,最大扭矩300N. m。
綜合最大馬力360匹,最大功率264kW,峰值扭矩650N. m,匹配四速自動模擬十速手自一體變速箱(E-CVT)。


2020年雷克薩斯LC進行了小改款,主要是增加配置并減重,同一年雷克薩斯也發(fā)布了LC500的敞篷版本,與LC500共享動力配置。

雷克薩斯LC在媒體界風評尚好,缺點主要集中在性能稍顯拉夸,混動系統(tǒng)出毛病等等,不過總體來看LC的風評相對于SC,那可是強多了。而LC也繼承了Soarer的豪華和運動,至今繼續(xù)擔任著豐田的家族旗艦豪華GT轎跑車的地位。


小知識:
1.從初代豐田Soarer到雷車LC都曾經(jīng)進口到國內(nèi),只不過從SC430開始是官方正式引進。

2.Z40系SC430是雷克薩斯第一款大規(guī)模量產(chǎn)的公路硬頂折疊敞篷車,而雷克薩斯LC Convertible是雷克薩斯第一款軟頂敞篷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