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從家庭藥箱看醫(yī)藥化學(xué)》——解熱鎮(zhèn)痛消炎藥篇——乙酰水楊酸和阿司匹林
接下來就是順著家庭藥箱的推薦單子一個一個往下講一些例子了。
單子的開頭提到了解熱鎮(zhèn)痛消炎藥。
例子就眾所周知的阿司匹林Aspirin開始。一種非甾體消炎藥。
Asipirin是商品名。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楊酸。(見下圖)

市面上有不同的劑型,比如藥片,泡騰片,顆粒,充劑,糖衣藥片等等等等。

不同劑量的阿司匹林能夠有不同的作用,普通劑量的阿司匹林(大約500mg)主要用于止痛,稍微大一點的劑量(2g)可以用來消炎。當(dāng)然因為乙酰水楊酸畢竟是酸性的,而且會抑制環(huán)氧化酶1而對胃黏膜有傷害。小劑量的阿司匹林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所以小阿司被用于長期服用以預(yù)防血栓
大量服用阿司匹林(10-40g)可以致死,會先因為過度通氣導(dǎo)致呼吸道堿中毒,之后因為酸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引起代謝酸中毒,呼吸困難意識模糊。
乙酰水楊酸的作用機制源自于對體內(nèi)環(huán)氧化酶COX1和COX2的抑制。
小劑量時,主要抑制環(huán)氧化酶1COX1,環(huán)氧化酶1是一種固有酶,也就是說他基本就一直在那,表達于血管、胃、腎和血小板等絕大多數(shù)組織,參與血小板聚集、血管舒縮、胃黏膜血流以及腎血流的調(diào)節(jié)。它參與到合成血栓素A2的過程。而血栓素A2是激活聚集血小板的重要物質(zhì),也有收縮血管的作用。想想看如果不讓它合成,血小板不能被激活不能聚集,血栓也就不容易形成了。當(dāng)然這不是說這就是好事,如果你本來是個正常人或者有出血傾向,你再抑制凝血,那后果可就嚴(yán)重了。

在常用劑量和大劑量中,它主要一致的是環(huán)氧化酶2COX2。COX2是一種誘導(dǎo)酶,也就是說它在特定條件下才會體現(xiàn)作用。COX2平時活性很低,只有組織損傷受到刺激的時候,它會在相應(yīng)區(qū)域大量合成前列腺素,化簡了說,有前列腺素就疼。所以如果不讓他生成前列腺素,就不疼了wwww。
講完了作用,了解一下阿司匹林的歷史故事吧。
阿司匹林的前體,人們最早用到的水楊苷(Salicin),可以追溯到希波克拉底時期。那個時候人們就發(fā)現(xiàn),柳樹的樹皮可以用來止痛( Salix在拉丁語也是柳屬的意思)。(并不是它這么叫就只有柳樹里能找到它,這樣的命名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最先從這個東西里發(fā)現(xiàn)活體取的這個物質(zhì))

水楊苷在1828年才正式從柳樹皮中被提取出。
1874年水楊酸被工業(yè)化生產(chǎn)(注意還沒到乙酰水楊酸)。

走到這一步主要歸公與三個人,一個是阿道夫·威廉·赫爾曼·科爾貝Adolph Wilhelm Hermann Kolbe,他發(fā)現(xiàn)了合成乙酰水楊酸的方法,并給出了它的結(jié)構(gòu)。第二個人是,魯?shù)婪颉な┟滋?Rudolf Wilhelm Schmitt?,他改進了合成方法并使得水楊酸能夠批量生產(chǎn),這個反應(yīng)也被稱為科爾貝-施密特反應(yīng) Kolbe-Schmitt-Reaktion。第三個就是弗里德里希.馮.海登Friedrich von Heyden,是生產(chǎn)水楊酸工廠的擁有者,同時也是一名化學(xué)家。
在1897年化學(xué)家費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在拜仁藥廠合成了乙酰水楊酸(p-Acetylsalicyls?ure)

下圖是以前包裝的阿司匹林,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制藥區(qū)也能看到很多老包裝的要,不得不說以前的包裝還挺好看的。圖1東德版的本的甚至很少女小清新有沒有


商品名阿司匹林是又拜仁制藥申請的,了解了它的化學(xué)成分后我們也可以看看為什么他叫阿司匹林了。Aspirin中的A指的是Acetylgruppe乙?;?。Spirin對應(yīng)的是從一種薔薇亞科植物旋果文字草(lat. Phillipendula ulmaria? deutsch. Echte Madesü?)中提取的物質(zhì)(Spiere 對不起我不知道怎么翻譯它QUQ)。這種植物中含有水楊酸。
好了,我也不知道為啥就兩頁書這么長的wwww。大家看得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