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數(shù)多、時間短?中醫(yī):腎越虛欲望越大,分享一個三味藥的補腎方

“醫(yī)生,為什么我次數(shù)多,但是每次的時間都很短呢?”這是前段時間我收到的一條粉絲留言。類似的問題呢,我也不是第一次聽到了,那答案也很簡單,因為你的腎啊,太虛了!

我們中醫(yī)上有句話叫“精不滿思欲”,這里的精呢,指的就是腎精,當一個人腎精虧虛的時候啊,他的欲望就會特別大,為什么呢?因為腎精不足,腎水就沒有辦法上濟心火,導致心火亢盛,擾亂心神,人就容易控制不了欲望,看上去“變強”了。

但其實每一次都是在加速耗損你的腎精,時間一長,這類人啊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長白頭發(fā)了,記性變差,記不住事情,還經常耳鳴,腰酸腿軟的,牙齒也變得沒那么牢固了等等,這些都是腎精不足的表現(xiàn)。

那如果腎虛了應該怎么辦呢?肯定要補腎,可是光補腎也不行,我們的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如果你光顧著腎,而忽略了脾胃,就相當于顧頭不顧尾,再怎么補也沒用。
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從宋代傳下來的可以脾腎雙補的方子,叫做茯菟丸,里面只有簡單三味藥,分別是菟絲子、白茯苓和蓮子。雖然用藥不多,但是卻非常的精妙。

首先是菟絲子,它是一種植物的種子,具有補腎精的效果,因為腎精化腎氣,所以不管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它都可以補,但從藥性上來講,它更偏向于補腎陽,但因為它的藥性比較溫和,補而不燥,所以不會像其它補陽藥一樣容易補益太過,滋生燥熱。

然后是茯苓,它一方面能健脾利濕,祛除體內的濕氣,一方面又能幫助下焦的水液排出體外,并且茯苓還能安心神,使人的心神穩(wěn)固,自然就能控制欲望了。
最后是蓮子,蓮子既能入腎經,又能入脾經,一方面可以固澀腎精,一方面也能補益脾胃,并且還有止瀉的作用,對于腎陽虧虛導致的五更瀉、尿頻夜尿多等問題,就有比較好的調理效果了。

由上面這三味藥組成的茯菟丸,既能補腎陽,固腎精,又能健脾氣,祛濕氣,因此對于脾腎兩虛的人呢,就有不錯的調理效果了。
現(xiàn)在藥店里也有相應的中成藥,不過是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上了山藥和五味子這兩味藥,補腎固精的效果又增強了一些,大家如有需要,可以在經過醫(yī)生的辨證后參考使用,自己不清楚情況的話呢,還是不要亂用了。
好了,以上就是賈醫(yī)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了,感謝大家的觀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