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清朝的首都從盛京遷往北京,6歲的順治皇帝為何心緒萬千?
1644年清朝的首都從盛京遷往北京,6歲的順治皇帝為何心緒萬千?
發(fā)現(xiàn)愛新覺羅家族的真實歷史:解密大清皇族八百年(連載03)。
1644年大清朝的首都從盛京(今沈陽)遷往燕京城,東北大片國土與中原華夏的統(tǒng)治集團(tuán),變化為中華的少數(shù)民族滿洲人為主。

不再細(xì)說五個月前的李自成,一把火燒了紫禁城三大殿的事情了,我們把目光轉(zhuǎn)移到已是1644年十月一日的此時此刻,依舊是在紫禁城中。

這時的燕京城,正在金秋時節(jié),一座巨大的城市內(nèi)外,壯麗秀美。

在時年6歲順治皇帝的眼中,只見眼前一片紅墻黃瓦,建筑巍峨,八旗勇士英武而充滿了殺氣,四周旌旗招展,刀槍并列。
整個皇城被似乎醒目的金黃色籠罩,一片黃瓦之下是堅實的紅墻,紅黃兩色間,顯得那樣肅穆厚重。
這是順治皇帝福臨很喜歡的顏色。

與皇城不同,燕京城的其他部分,似乎有著更多的人間活力。
隨意望去,在莊重的建筑物之旁,不斷涌出由紅黃綠染色的樹木,隨風(fēng)搖曳著,偶爾還可以在院子旁,見到金黃色的柿子掛滿枝頭。
在湛藍(lán)的天空下,這座當(dāng)時世界上最大的都城,街市上人來人往,招幌搖曳,鈴聲清脆。

胡同里更是裊裊炊煙飄過,一切商業(yè)活動和居民生活依然如常,除了少部分的高級官員和皇家成員,老百姓受王朝更迭局勢的影響似乎不大。
這一切城市生活的景象,對年齡尚小的順治皇帝來說,也很熟悉。
在盛京城時,順治皇帝眼中的藍(lán)天與城市的色彩,與這里沒有什么明顯的不同。

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少年順治皇帝感覺到的最大不同,就是這燕京城的一切,都是大尺度的。
當(dāng)然,還有一個明顯不同之處,就是燕京城里的人真的是很多。
的確,與關(guān)外留都盛京城中稀少的人口相比,這里的人確實是太多了。
所以順治皇帝對這里的一切,既感到陌生又覺得熟悉。
很快就將是順治皇帝的登基大典了,時局至此,我們不能不說一個重要的人物,大清朝的攝政王多爾袞可堪稱居功至偉。
詳情如何,請看下集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