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廣全線各段限速表 及部分限速區(qū)段歷史探討

附圖:





在這2294公里中有著不少故事與歷史
京漢鐵路早在1906年4月1日通車,但漢口→北京段除了湖北省內的大別山幾乎無遮無攔,限速方面在改造后輕松提到了160/200km/h,更有甚者提到了250的標準

而漢口以南就不好說了,限速封頂140km/h。郴州以南更是鮮有超過120km/h的地方
這便直接的防止垃圾桶在京廣南段的蔓延(全員低站臺,低限速)

這里便會有人說:怎么不能像改造達成,襄渝線那樣直接提到160km/h呢?

這是因為南京廣的前身——粵漢鐵路的遺留問題:
①選線無問題,但建設標準低且繁多
②建設時間過早,沿線村鎮(zhèn)早已迅速發(fā)展,改線時不能離太遠(?)
相比地形接近,同為山地的達成舊線,則是1958年“大躍進“時開建,此時中國鐵路已有較充分的選線,建設經驗,然而建設標準仍是II級干線(80km/h)
這倆線在此時并無太大差距,建國后飛速的工業(yè)發(fā)展帶來了財富與資源,也帶來了鐵路調度的壓力.....單線非電,低運能使舊粵漢線運能接近飽和!快連趟摘掛車都塞不進了(滑稽)
于是,57年“衡廣復線”上馬,早達成1年開建,好景不長,國鐵也在改造衡廣段中途發(fā)現(xiàn)沒錢繼續(xù)氪金了....停工(1961年)。
轉眼到了78年,衡廣段得已繼續(xù)氪金建設,與此同時,達成舊線在60年停工,清風幽谷中靜度了30年時光。
十年轉瞬,衡廣改造完成,一堆會讓站迎來了永眠,又是十年,京廣全線電氣化完成。此時達成線僅全線貫通。
而04年,達成線迎來了“脫胎換骨”,達成復線+電氣化+提速在5年內一氣呵成,躋身“西南第一鐵”。相當于為舊線增設“客?!保⒉鸪f線
現(xiàn)如今,達成全線最高限速200km/h,綠東福給壓到160km/h,仍不失速度。而京廣南段此時僅將部分路段提速至120km/h,改動部分車站股道等,路況維持至今。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得知,南京廣衡廣段限速低的原因如下
①建設標準低而舊,使用的是六七十年代的I標120km/h(與現(xiàn)在的I標有很大區(qū)別),彎道多且半徑小到最高只能120km/h的時速通過,談提速可難了。
②建設中途歷經多個時期,36/57年/97年/現(xiàn)在的標準,多標混用導致密集恐懼癥般的限速點,不像之后建設的各線統(tǒng)一“標尺”,要么全線限速160,要么全線只能120。
③不同時期的“擴能”“改造”意義不同,粵漢時期“擴能”僅讓線路先Double,再來個Electric
,完工!(滑稽),現(xiàn)在的擴能已經不在局限于這倆方面,還會改造彎道(緩和曲線),消除限速點(抱歉用語不太標準),延長到發(fā)線有效長,建設封閉網(wǎng),改造閉塞信號,GSM-R....
如果把“衡廣復線“這個項目推遲到97年前后,可能出來的是一條低配版的“武廣客專”并把舊線丟給貨車慢慢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