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小細節(jié),我選了Mac Studio
在好友的幫忙下訂了一臺Mac Studio。加到了64GB內(nèi)存和1TB SSD,也因此要等8-10周。

為什么不買Macbook Pro?首先,價格真的不一樣。其次,小公司目前還沒有外出剪片子的需要(且短期沒有做HDR視頻的計劃)。最后,Macbook Pro要單獨買高速網(wǎng)卡(萬雷電口萬兆網(wǎng)卡大概1300元),而Mac Studio標配了萬兆網(wǎng)卡。

你以為我今天講Mac?不好意思,我標題黨了。我今天想說的其實是萬兆網(wǎng)卡之下的NAS選擇。如果是筆記本,我可能會考慮將硬盤加到2TB或者更大。畢竟外出使用最重要的就是機動性,拖著硬盤什么就太容易出問題了。但在可以接線的環(huán)境下,我們就有很多選擇來擴充容量了(USB-C 10Gbps、10GbE網(wǎng)口或者雷電口)。
萬兆就是10Gbps,想要跑滿的話,最好還是直接組一個NVMe SSD的存儲池 —— 用SATA SSD需要RAID0,安全性差;另外有些NAS上,SSD只能用來做緩存。

這時候又要說QNAP了,TS-673A、TVS-675、TS-873A這3款都是帶雙M.2(支持NVMe)且有PCIe插槽可以擴展萬兆網(wǎng)口。QNAP對網(wǎng)卡兼容性也比較好,可以購買第三方品牌的網(wǎng)卡(我買的AQC107是不到400元)。

注1:NAS里的M.2分配的PCIe通道較少,選購SSD時不需要考慮極速,更多考慮的是持續(xù)寫入最好不掉速、少掉速。
注2:TS-h973AX自帶萬兆網(wǎng)口,但它只支持U.2接口的SSD,選擇上比M.2接口的要少很多。

如果電腦數(shù)量不太多、NAS、電腦、路由器都比較近的話,都不用再買萬兆交換機。用網(wǎng)卡上的萬兆口直連Mac Studio,然后用NAS原本的2.5G網(wǎng)口連接路由器就好了。
高像素、高速連拍、高分辨率+高碼率視頻的時代里,硬盤真的是禁不住霍霍。大家覺得自己需要多大硬盤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