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感傷注定的落幕,郊區(qū)80后對文廟動漫街的回憶
作為老閔行的孩子,我對文廟其實并沒有什么感情,不過小時候一直聽說玩具店都是從文廟進的貨,所以文廟更像是“耶路撒冷”般的存在。最近聽聞這個早已大不如前的上海動漫街要拆遷要沒有的時候,還是決定最后再去看看,正經(jīng)動漫愛好者總歸對文廟是有回憶的。
雖然不知道文廟是怎么個拆法,但是文廟里真正的那個廟和邊上的學校,大概是不會動的吧?市中心的老破小在我印象里往往有個家里沒廁所要倒馬桶的印象,以前有親戚住在襄陽公園正面斜對面,有時候去住幾天也是覺得很新奇,所以說這邊的動遷雖然失去了便捷的地理位置,但是可以擁有抽水馬桶啊。
漫步在沒什么人的文廟路上,兩邊還能看見一些動漫玩具店,和已經(jīng)關(guān)張的門面,回想起第一次來這里是跟同學來掏動畫VCD,那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雖然父母也帶我來過,不過最終可能都是從后面的舊書市場給我整點練習題。
工作后有兩次帶日本訪客逛文廟的經(jīng)歷,其中一次是一個來自日本的同人社團,指名要去文廟,一路簡單介紹了下這里盜版正版都有,上海能買到的動漫玩具大概這里最全,但是玩卡還是得去人民廣場那塊云云,其他什么文廟是上海秋葉原這種鬼話我是說不出口的。在逛了不少模型店之后,日本小哥貌似找到了自己的目標,記得是一個好像《神龍斗士》里鳥開的魔神一樣的機器人拼裝玩具,貌似140吧,當即交涉一下就買了,問了一下才知道他是從日本那邊的討論版里知道有這個模型的,而且這東西竟然還是盜版商原創(chuàng)的,日本買不到……趁著當時有活動來華跑到現(xiàn)地購買,我當時也是驚了。
還有一次就是某個聲優(yōu)事務(wù)所在上海開活動,一起來上海的還有事務(wù)所領(lǐng)導(dǎo)熟識的某個二手玩具商店老板,他們來探探上海的動漫玩具市場,那文廟自然是必去的一個點,到了之后就是每個店都進去看看,正版玩具那自然不是問題,對于盜版還真是讓他們開了眼了,什么god smile、櫻花初音粘土等等,后面拐進了有許多鋼普拉的弄堂,在問了下店主各類鋼普拉的價格之后,按了下計算器,二手玩具店老板臉上有些錯愕,有些吃驚,若有所思的樣子,那畢竟還是在5算的時代。逛完了正事一行人又拐進了孔乙己,那時候我才知道孔乙己是個日本人來上海旅游的重要景點,里面有專門的黃酒套餐,幾個小杯不同品種,日本訪客貌似對干煎帶魚特別有好感,孔乙己外墻上工整的寫著“紹興酒場”四個字,看來是懂得都懂。后來那家二手玩具店在上海正式開業(yè)了,就在百米香榭。
郊區(qū)小孩對文廟的向往可能也止于淘寶做大做強之后,那時候我大概已經(jīng)上了大學,在此之前三年里電腦與寬帶的普及,已經(jīng)很大程度上讓看動畫片的渠道從昂貴的VCD碟片解放出來,雖然能買到壓縮盤,網(wǎng)上也有下載。而對于模型玩具的需求淘寶就能滿足,線下的店鋪真的就很少再去了,當然了身邊玩牌的朋友還是雷打不動周末就往市區(qū)跑,時代總歸有所變也有所不變,但是文廟就很少再出現(xiàn)在需求里,偶爾路過老西門還可能去看看,順便回憶下某個約了逛文廟然后被鴿了,在邊上肯德基打了很久PSP的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