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一(丁朝/黎朝)

2022-06-24 21:49 作者:東海女真苦兀部  | 我要投稿

丁紀

丁先皇

丁,諱部領(lǐng),大黃華閭洞人,驩州刺史丁公著之子也。削平使君,自立為帝,在位十二年,為內(nèi)人杜釋所弒而崩,壽五十六,葬長安山陵。帝才明過人,勇略蓋世,掃盡群?,統(tǒng)繼趙武。然失于預(yù)防,不保其終,惜夫。

初,帝父丁公著為楊廷藝牙將,廷藝授攝歡州刺史,后歸吳王遣還舊任卒。帝少孤,母譚氏與其徒入居洞山神祠側(cè)。為兒童時,與群童牧牛于也。群童自知識量不及,相與推為眾長。凡游戲,必率眾交手,為乘輿捧之,及以蘆花左右引之,象天子儀仗。暇日往擊別村兒童,所至皆懾服,相率日供樵爨,以充課役。母見之喜,為烹家?饗之。諸冊父老轉(zhuǎn)相告曰:“此兒器量若是,必能濟事,我輩荀不來附,異日悔之晚矣?!彼炻首拥芡鶑闹c立為長,居陶澳冊。其叔父據(jù)芃冊,與帝拒戰(zhàn)。時帝年幼,兵勢未振,因奔北。過譚家娘灣橋,橋折陷于淖。叔欲刺之,見二皇龍擁之,懼而退。帝收馀卒復(fù)戰(zhàn),叔乃降。由是人人畏服,凡征戰(zhàn)所過,易如破竹,號萬勝王。時十二使君自相?長,割據(jù)土宇。吳昌熾據(jù)平橋,吳日慶據(jù)唐林,矯三制據(jù)峰州,阮太平據(jù)阮家灣,杜景碩據(jù)杜洞江,阮令公據(jù)西扶烈,細江則有呂佐,唐仙游則有阮守捷,超類則有李郎公,洄湖則有矯令公,藤州則有范防遏,布海則有陳公。王一舉平之,遂自立為帝。擇得潭村華地,建都居之,以其世狹隘,又無設(shè)險之利,復(fù)都華閭。

戊辰元年 宋開寶元年

帝即位,建國號大瞿越,徙京邑華閭洞,肇新都,筑城鑿池,起宮殿,制朝儀。群臣上尊號曰大勝明皇帝。帝欲以威制天下,乃置大鼎于庭,養(yǎng)猛虎于檻,下令曰:“有違者,受烹嚙之罪。”人皆畏服,無有犯者。

黎文休曰:先皇以過人之才明,蓋世之勇略,當(dāng)我越無主,群?割據(jù)之時,一舉而十二使君盡服。其開國建都,改稱皇帝,置百官,設(shè)六軍,制度略備,殆天意而我越復(fù)生圣哲,以接趙王之綂也歟。

己巳二年 宋開寶二年

閏五月,封長子璉為南越王。

庚午太平元年 宋開寶三年

春正月,建元?舊云我越年號始此。因李南帝建元天德。遣使如宋結(jié)好。時宋命大將潘美平嶺南〈劉??也〉,故有是命。立五皇后〈一曰舟嘉,二曰貞明,三曰矯國,四曰瞿國,五曰歌翁〉。

黎文休曰:天地并其覆載,日月并其照臨,故能生城萬物,發(fā)育庶類,亦猶皇后配儷宸極,故能表率宮中,化成天下。自古祗有立一人以主內(nèi)治而已,未聞有五其名者。先皇無稽古學(xué),而當(dāng)時裙臣又無匡正之者,致使溺私,并立五后。下至黎李二家,亦多效而行之,由先皇始唱其亂階也。

辛未二年 宋開寶四年

初定文武僧道。以阮匐為定國公,劉基為都護府士師,黎桓為十道將軍,僧綂吳真流賜號匡越大師,張麻尼為僧錄道士,鄧玄光授崇真威儀。

以明珠公主嫁陳升,封升駙馬都尉陳升明公弟。

壬申三年 宋開寶五年

遣南越王璉聘于宋。

癸酉四年 宋開寶六年

南越王璉使還。宋遣使封帝為交趾郡王,璉檢校太師、靜海軍節(jié)度使、安南都護?!?span id="5tt3ttt3t" class="color-blue-04">制詞略曰:世為右族,能保遐方,志慕華風(fēng),常思內(nèi)附。九州混一,五嶺廓清,遂達梯航,乃輸聀貢。嘉令子稱藩之意,賜乃父裂土之封,秩以維師,疇之井賦。用褒耆德,豈限彛章。〉

甲戌五年 宋開寶七年

春二月,定十道軍,一道十軍,一軍十旅,一旅十卒,一卒十伍,一伍十人,各戴四方平頂帽〈其帽以皮為之,平頂四邊,夾縫上狹下寬,其制至今朝起義猶存,后代因之。〉。

皇次子璇生。

乙亥六年 宋開寶八年

春,定文武冠服。

遣鄭琇遺金帛、犀象于宋。秋,宋遣鴻臚卿高保緒率王彥符赍冊,加授南越王璉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交趾郡王。是后遣使如宋以璉為主。

丙子七年宋開寶九年,十月以后宋太宗匡義太平興國元年

春,海外諸國商舶來獻方物。

遣陳元泰如宋報聘。

冬十月,宋太祖崩。

丁丑八年 宋太平興國二年

遣使如宋賀太宗即位。

戊寅九年 宋太平興國三年

春正月,地震。

立少子項郎為皇太子,封次子璇為衛(wèi)王。

二月,雨雹。

夏六月,旱。

己卯十年 宋太平興國四年

春,南越王璉殺皇太子項郎。璉帝長子,微時常預(yù)難苦,及定天下,帝意欲傳位,即封為南越王,又賞請命受封于宋。后帝生少子項郎,尤鐘愛之,立為太子。璉以是不平,使人陰殺之。

史臣吳士連曰:繼世以嫡,萬世常經(jīng),拂是經(jīng)者,未有不致亂也。間因世亂,立太子則先有功,其或嫡長過惡廢之,然后立次。此處變而得其宜也。古人皆已行之矣。南越王璉長且有功,未聞過矣。先皇乃愛少子,而忘其嫡,謂足以伸鐘愛之情,不知適以害之也。而璉之忍心至殺其弟,天倫滅矣。其禍至于殞身,以及其父,豈不烈矣哉。不然杜釋大惡,何由而萌以符讖語也。

冬十月,秪候內(nèi)人杜釋弒帝于宮庭。定國公阮匐等誅之。先是釋為桐關(guān)吏,夜臥橋上,忽流星入口,釋以為休征,遂萌弒心。至是乘帝夜宴,醉臥庭中,遂殺之,害及南越王璉。時捕賊甚急,釋潛伏于宮溜。逾三日,渴甚,遇雨,以手盛水而飲,宮女見之以告。定國公阮匐使人收斬之,碎其骨,臠其肉,分與國人食之,不爭啖焉。初,帝微時,嘗漁于膠水江,綱得大圭,觸頭闕其角。是夜投膠水寺宿,藏圭于魚筥底,待明是賣魚。時帝方熟睡,其筥有異光,寺僧起問故,帝言乃以圭示之。僧嘆曰:“吾子他日富貴不可言,但恨福不長耳。”又于太平五年得讖文曰:“杜弒弒丁丁,黎家出圣明,兢頭多宏兒,道路絕人行。十二稱大王,十惡無一善,十八子登仙,計都二十天?!比艘詾樘鞌?shù)自定云。時定國公阮匐,外甲丁佃,與十道將軍黎桓奉衛(wèi)王璇即皇帝位,尊帝曰先皇帝,尊親生母楊氏為皇太后。

奉先皇帝柩葬長焉山陵。

史臣吳士連曰:帝王之興,未有不本于天者也。然圣人不恃其命之在天,而尤盡其事之在我。事既濟矣,尤思患而豫防之。禮樂刑政之脩,所以防人心也。重門擊析之設(shè),所以待暴客也。蓋以人欲無盡,世故無涯,不得不豫之為防,其為后屢遠矣。貽厥孫謀,亦于是乎在,故先皇之不善終,由人事之未盡,非天命之不祐也。惟其不善終,使圖之說勝,后世不能無惑焉。

廢帝

諱璇,先皇次子也。在位八月,黎氏篡位,降封衛(wèi)王,年十八歲.帝以幼沖之年,嗣艱大之業(yè),強臣攝政,國內(nèi)離心,丁氏遂亡。

帝嗣位,年方六歲,黎桓攝政,行周公居攝之事,自稱副王。定國公阮匐,外甲丁佃,范盍等疑桓將不利于孺子,乃相率起兵,分水陸二道,欲向京師誅桓,不克死之。先是,佃、匐起兵,太后聞之懼,謂桓日:“匐等稱兵唱亂,驚我國家,帝幼弱,未堪多難,公等圖之,毋貽后患?!被冈唬骸俺季訑z副,死生禍變,當(dāng)任其責(zé)?!庇谑钦门c佃,匐戰(zhàn)于西都〈桓愛州人,都華闡,故史號愛州為西郡〉。佃,匐敗北,復(fù)以舟師出戰(zhàn),桓困風(fēng)縱火,焚其戰(zhàn)艦,斬佃于陣,執(zhí)匐檻送京師,讓之曰:“先帝罹難,神人尚為憤羞,汝為臣子,乃乘其喪亂,背義興兵,臣子之職,固如是乎?!敝饠匾葬摺5?、匐既死,范盍軍氣沮,奔潰于北江吉利鄉(xiāng),桓率師追之,生擒范盍歸京師。

史臣吳士連曰:周公以王室懿親輔幼君,不晃有流言之諧,黎桓異姓之卿,手握兵權(quán),行周公之事,常情猶疑,況阮匐位居首相,丁佃同姓之卿乎,其起兵非稱亂也,一心左袒為丁氏也,誅桓不克而死,死得其所矣。今觀大行數(shù)匐之辭,有若自狀,匐死之時,必有一言以伸其義,史不見書,失之也。

駙馬吳日慶引占城舟師千馀艘入寇,欲攻華閭城,經(jīng)大鴉,小康二海口,逾一宿,會暴風(fēng)起,舟皆覆沒,日慶及占人溺死,惟其王舟僅得還國。日慶吳先主權(quán)之后,初稱安王,與十二使君各據(jù)其地,先皇平之,以其母為后,妹為南越王璉夫人,猶恐生變,又以公主妻之,欲窒其怨望之心,而日慶外即言笑自若,內(nèi)懷不平,遂挈其妻奔占城,抵南界??冢宓俄狡弈?,數(shù)之日:“汝父欺脅我母子,我豈以汝而忘汝父之惡哉,汝還歸,我他適,以求能敦我者?!毖杂櫝猛?。至是,聞先皇崩,引占人寇。

庚辰十一年 廢帝仍太平年號,七月以后,黎大行天福元年。宋太平興國五年

乙夏六月,宋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寶上言于宋帝曰:“安南郡王及其子璉皆被弒。其國垂亡,可因此時,以偏師取之,舍今不圖,恐失機會,請詣闕面陳可取之狀?!绷铖Y驛召之。盧多遜曰:下安南內(nèi)擾,此天亡之秋,朝廷出其不意,用兵襲擊,所謂疾雷不及掩耳。若先召仁寶,其謀必泄.彼因知之,負山阻海為備,勝負之勢,未可知也。不如投仁寶以飛挽之任,因合經(jīng)度其事,選將發(fā)荊湖士卒三萬人,長驅(qū)而往,勢出萬全,摧枯拉朽,必?zé)o亡矢遺鏃之患?!彼蔚垡詾槿?。

秋七月丁未,宋以侯仁寶為交州陸路水路轉(zhuǎn)運使,蘭陵團練使孫全興,漆作使郝守俊,鞍轡庫使陳欽祚,左監(jiān)門將軍崔亮為邕則路兵馬郡部署,寧州刺史劉澄,軍器車副使賈湜,供奉官閣門祇侯王僎為廣州路兵馬都部署,會兵四起,約日來侵。時諒州聞宋兵將至,具以狀閱,太后遺黎桓選勇士拒之,以南冊江人范巨倆為大將軍,方畫策出師,巨倆與諸將軍各被戎服,直入府中,謂眾日:“夫賞有功,而誅不用命,行師之明法,今主上幼弱,我眾雖竭死力御外侮,脫有尺寸之功,其誰知之,不如先冊十道為天子,然后出師可也。”軍士聞之,咸呼萬歲,太后見眾心悅服,命以龍袞加桓身,請即帝位,桓于是即皇帝位,改元天福元年,降封帝仍為衛(wèi)王。

追封帝父為長興王,母鄧氏為皇太后。

七八月,宋帝下詔出師來侵。遣盧多遜赍書告曰:“夫中夏之于蠻貊,猶人身之有四肢也,運動伸縮,隨諸人心,故曰心為主之謂也。茍一手一足之間,血脈有滯,筋骸不寧,則藥餌以攻之,未效則又針砭以達之,非不知藥餌之苦口.而針砭之破膚也,蓋以所損者寡,而所益者多,君天下者,其猶是歟。故我太祖皇帝,受禪于周,改國日宋,清明文物,一變及古,居帝王之位,硯蠻貊之病,故一二之歲,藥荊蜀,餌湘潭,三四之歲,鍍賡越,砭吳楚,筋骸血脈,油然少康,非壬者神機睿智,疇能至此乎。洎我嗣守丕基,躬覽庶政,以為扮并者,心腹之疾,茍心腹未治,四肢安能洽乎。于是練仁義之藥餌,修道德之鏃砭,大療于汾并, 一進而愈。九州四海,既康且寧,顧爾交州,遠在天末,實五服之外,而四肢之馀,譬之于身一指耳,雖一指有患,圣人得無念乎。是用開爾吾愚,被我聲教,爾其徙乎。況昔在戍周白雉來獻,降及炎漠,銅柱立鏢.至于李唐,常為內(nèi)地,唐末多難,未遑區(qū)置。今玆圣朝,仁覆萬國,太平之業(yè),蓋亦盛矣,分封之禮,將已修矣,俟爾至止,康乎帝躬,爾無四隅,為我小羔,俾我為截幡斷節(jié)之計,用屠爾國,悔其焉追,矧夫爾水生珠,我沉于泉,爾山孕金,我捐于叢,非利爾之寶也。爾民飛躍野人也,我有車馬,爾民鼻飲交廣山蠻今猶有之,我有酒食,用革爾俗也。爾民斷發(fā),我有衣冠,爾民鳥言,我有詩書,將教爾禮也。煌煌炎州, 煙蒸霧煮,我飛堯云,灑為甘雨,湯湯海瘴,云燒石镕,我張舜弦,扇為薰風(fēng),爾天星辰,人謂不識,我回紫微,使爾拱極,爾地魑魅,人懼其怔,我鑄大鼎,使之不害,出爾島夷,觀明堂辟雍乎。脫爾卉服,慕華袞山龍乎,爾其來乎。無速厥辜,方將整其車徒,戒其鉦鼓,向化我其赦,逆命我其伐,向背吉兇,在爾審之。”舊史載此書于丁紀太平二年之下。今按宜在此。宋王禹你所撰之文也。又按文休于此之上提起“改元稱帝”四字,則是年秋為天福元年明矣。 又書中云我太祖受周禪,我嗣守丕基,則為宋太宗之書明矣。文休不應(yīng)太誤,而紀于先皇之世,蓋后人抄錄于殘編斷簡之除,妾意竄入,致誣文體之誤耳。明年辛巳,稱天福元年,安知非由失此簡而妄耶。至于李太祖則即位在歲末,故以明年改元。與此不同。

冬十月,帝將發(fā)兵,先遺牙校江巨望、王紹祚赍書于宋,詐為璇書,求襲父位,乞賜真命,欲以綏宋師。其辭曰:“臣父某兄某,俱荷國恩,忝分闊寄,謹保封界敢有肯違,汗馬之勞未施,朝露之悲俄至,臣堂構(gòu)相壞,衰裳未除,管內(nèi)軍民,將吏藩裔耆耋畫等共詣苫魄之中,俾權(quán)軍旅之事,臣懇辭數(shù)四,請逼愈堅,將待奏陳,又慮稽緩,山野獷惡之俗,洞靈狡猾之民,倘不徇其情,恐或生異變,臣謹己攝節(jié)度行軍司馬,權(quán)領(lǐng)州軍事,伏望假以真命,令備列藩,慰微臣盡忠之心,畢圣代延賞之典。”

時宋方責(zé)帝,以稱帝改元,又有取我越之意,遣張聯(lián)權(quán)復(fù)書曰:“丁氏傅襲三世,朕欲以璇為統(tǒng)帥,卿副之,若璇將才無取,猶有童心,宜遣子母及親屬來歸,俟其入朝,必示優(yōu)禮,卻授卿以節(jié)旄,凡玆二途,卿宜審處其一?!钡劢圆宦?。

右丁朝二帝,起戊辰,終庚辰,凡十三年。

黎紀

大行皇帝

姓黎,諱桓,愛州人也。仕丁為十道將軍,宋師來侵,領(lǐng)兵出拒,遂代丁而有天下。在位二十四年,壽六十五,崩于長春殿。帝乘內(nèi)奸而取國,卻外寇以安民,海內(nèi)晏然,北南無事。惜其見儲不早,使后嗣內(nèi)訌,以至于亡其于夫婦之倫,多有慚德。

先是帝父覓,母鄧氏初懷娠,夢腹中生蓮花,俄而結(jié)實,取之分與人,而己獨不食,及覺,莫察其故。以晉天福六年辛丑,秋七月十五日誕生。鄧氏見豐好異常,示人曰:“此兒長成,恐吾不及享其祿?!睌?shù)年母亡,父亦尋卒惸〈音煢獨也〉,然一身孤寒萬狀。本州有黎觀察者,見而異之曰:“此兒資格非庸人比?!睆?fù)以同姓之故,養(yǎng)以為子,朝夕撫育,不啻己出常遇。冬寒,帝覆舂〈搗米器也〉而臥。是夜祥光盈室,觀察潛往觀之,乃黃龍擁其上也,由是愈器之。及長,往事南越王璉,倜儻有大志。先皇嘉其智勇度,必能濟事,遂以士卒二千人與之,累遷至十道將軍、殿前都指揮使。至是代丁氏為帝,乃都華閭。

辛巳二年 宋太平興國六年

春三月,侯仁寶、孫全興至諒山,陳欽祚至西結(jié),劉澄至白虅江。帝自將御之,使士卒植樁捍江,宋兵退,復(fù)至支陵江。帝令士卒詐降,以誘仁寶,因擒斬之。欽祚等聞水軍敗,引兵還。帝出諸將擊之,欽祚軍大敗,死者太半,尸填原野,擒其將郭君辨、趙奉勛歸華閭。由是海內(nèi)大定,群臣上尊號曰明干應(yīng)運神武升平至仁廣孝皇帝。

黎文休曰:黎大行之誅丁佃,執(zhí)阮匐,擒君辨,虜奉勛,如驅(qū)小兒,如役奴隸,曾不數(shù)年而疆土大定,其戰(zhàn)勝攻取之功,雖漢唐無以過也?;騿柎笮信c李太祖孰優(yōu),曰自其削平內(nèi)奸,攘挫外寇,以壯我越以威宋人而言,則李太祖不如大行之功為難。自其素著恩威,人樂推戴,延長國祚,垂裕后昆而言,則大行不如李太祖之慮為長。然則太祖優(yōu)歟曰,優(yōu)則不知,但以李德鑒黎為厚爾,當(dāng)從李。

史臣吳士連曰:三綱之道,萬世常經(jīng),不可一日紊。大行居攝之時,衛(wèi)王雖幼,其君也,乃稱副王,將有不利。人臣無將,將而必誅。春秋之法,人人皆得舉行之。阮匐、丁佃安得恝然忍視之哉,于是退而起兵,聲罪致討,圖存社稷忠義之臣也。事不濟而死,則謂死節(jié)之臣。文休之論,乃儕諸亂賊,使人倫之道不明于后世,將啟篡奪之萌,凡有權(quán)力者,爭慕效之,綱常掃地矣,不得不辨。

宋江南轉(zhuǎn)運使許仲宣以仁寶敗死事聞。宋帝詔班師,遣使讓劉澄、賈湜、王僎等。澄病死,僎戮于邕州,孫全興亦坐棄市。

壬午三年 宋太平國七年

興立丁朝皇太后楊氏為大勝明皇后。后先皇配,衛(wèi)王璇母也。帝得國時納之,宮中至是立為后,與奉干至理皇后、順圣明道皇后、鄭國皇后、范皇后并為五皇后。〈厥后民俗立祠,塑先皇、大行二帝像及楊后像同坐,至國初猶存,安撫使黎叔顯始革去。

史臣吳士連曰:夫婦人倫之首,王化之端。易下經(jīng)首咸恒,示取女必以正也。大行通淫君后,至于偃然立以為后,羞惡之心忘矣。以此垂充,其子效之,淫佚取亡,豈無啟禍之端哉。

帝親征占城,克之。先是帝遣徐穆、吳子庚使占城,為其所執(zhí)。帝怒,繕戰(zhàn)船,治戈甲,自將討之,斬其篦眉稅于陣。占城大敗,俘獲士卒不可勝計,獲宮妓百人,及天竺僧一人,遷其重器,收金銀寶貨以萬數(shù),夷其城池,毀其宗廟,期月還京師。

是歲大饑。

癸未四年 宋太平興國八年

春,遣使通好于宋。

初,帝征占城,管甲劉繼宗遁居其國。至是遣養(yǎng)兒〈養(yǎng)子也,缺名〉收捕,獲繼宗斬之。

海道新港城〈未詳某處〉。帝征占時,歷銅鼓山至婆和江,山路險難,人馬困憊,海道波濤,又難往來,乃使人開港。至是成舟楫所至,皆得其便。

甲申五年 宋雍熙元年

春二月,鑄天福錢。

大興宮室,造百寶千歲殿于大云山,其柱裝之以金銀,為視朝之所,東曰風(fēng)流殿,西曰紫華殿,左曰蓬萊殿,右曰極樂殿。次槅大云樓,連起長春殿,以為御寢之處。長春殿側(cè)又起龍祿殿,蓋以銀瓦。

乙酉六年 宋雍熙二年

秋七月望,帝之誕辰也,使人造舟江中,以竹作假山于舟上,號南山。設(shè)競舟戲禮,后以為常。

宋遣使來聘。帝遣使如宋,求領(lǐng)節(jié)鎮(zhèn)。

丙戌七年 宋雍熙三年

秋八月,點民為兵。

冬十月,宋遣佐補闕李若拙,國子監(jiān)博士李覺赍制冊,封帝為安南都護靜海軍節(jié)度使京兆郡侯〈其制曰:王者丕建皇極,寵綏列藩,設(shè)邸京師,所以盛會同之禮,昨土方面,所以表節(jié)制之權(quán),矧茲鳶趾之隅,式修翠羽之貢,適當(dāng)易師,方利建侯,不忘請命之恭,用舉酬勞之典,茲權(quán)知三司留后,黎某資兼義勇,性稟忠純,能得邦人之心,彌謹藩臣之節(jié),囊者丁璇方在童幼,眛厥撫綏,爾以肺腑之親,掌師旅之事,號金自出,威愛兼行。丁氏自解三使之權(quán),以徇人之欲,遠輸誠悃,求領(lǐng)節(jié)旄,士燮強明,化越俗以咸乂;尉佗恭順,稟漢詔以無違。宜以元裔之稱,并列通侯之貴,其撫夷落,對揚王休。〉帝受制盡恭,饗禮甚厚,日以珍奇之物,庭實旅百,示其富饒。以郭君辨、趙奉勛還之。又謂若拙、覺曰:“蕞爾小邦,山川悠遠,去天萬里,僻地一隅,行使往來,跋涉山川,不亦勞乎。”覺對曰:“本朝提封萬里,列郡四百,地有坦夷,亦有險阻,此一方何足微遠?!?/p>

以徐穆為總管知軍民事,賜侯爵;范巨倆為太尉。

遣吳國恩如宋報聘,仍言占城人蒲羅遏率其族百馀人內(nèi)附。

丁亥八年 宋雍熙四年

春,帝初耕籍田,于隊山得金一小甕。又耕蟠海山,得銀一小甕,因名之曰金銀田。

宋復(fù)遣李覺來。至冊江寺,帝遣法師名順假為江令迎之。覺甚善文談。時會有兩鵝浮水面中,覺喜吟云:“鵝鵝兩鵝鵝,仰面向天涯?!狈◣熡诎训舸雾嵤局唬骸鞍酌伨G水,紅棹擺青波?!庇X益奇之,及歸館,以詩遺之曰:“幸遇明時贊盛猷,一身二度使交州。東都兩別心尤戀,南越千重望未休。馬踏煙云穿浪石,車辭青嶂泛長流。天外有天應(yīng)遠照,溪潭波靜見蟾秋?!表樢栽姭I。帝召贈吳匡越觀之,匡越曰:“此詩尊陛下與其主無異?!钡奂纹湟猓筮z之。覺辭歸,詔匡越制曲,以餞其辭曰:“祥光風(fēng)好錦帆張,遙望神仙復(fù)帝鄕。萬重山水涉滄浪,九天歸路長,情慘切,對離觴,攀戀使星郎,愿將深意為邊疆,分明奏我皇?!庇X拜而歸。

是歲大熟。

戊子九年 宋端拱元年?

占城國冰王羅曳于佛城自號俱尸利呵呻排麻羅。

太師洪獻卒。獻北人,通經(jīng)史常,從征伐為軍師,及勸進謀議國事,有大功,帝以腹心委之,至是卒。

是歲宋帝改元,遣戶部員外郎魏庠,直史館李度赍制冊,加帝檢校太尉。

己丑興統(tǒng)元年 宋端拱二年

春正月,改元大赦。封太子??為擎天大王,皇第二子銀錫為東城王,皇第三子鉞為南封王。

楊進祿以驩愛二州叛。帝親征進,祿伏誅。時帝遣管甲進祿征驩、愛二州稅,進祿率二州人附于占城。占城不納。帝聞之,率諸軍伐驩、愛,追捕進祿,殺州人不可勝紀。

庚寅二年 宋淳化元年

宋遣左正言宋鎬、右正言王世則赍制冊,加封帝特進。帝遣牙內(nèi)指揮使丁承正以船九艘,率三百人出太平軍迎之,由??谌耄?jīng)半月至白騰江,乘潮而行。秋九月至長州奈征驛。帝郊迎耀之,以舟師戰(zhàn)俱,按?偕行。至明德門,帝奉制書,置殿上不拜,詭言近歲與蠻冦接戰(zhàn),墜馬傷足。鎬則信之。后乃設(shè)宴筵,行饗禮。帝謂鎬曰:“后有國信,當(dāng)于界首交割,毋頗使君至此?!辨€歸以聞。宋帝允之。

辛卯三年 宋淳化二年

春二月,遣陶勤如宋報聘。

封皇第四子釘為御蠻王,居峰州;皇第六子??為御北王,居扶蘭寨。

壬辰四年 宋淳化三年

春正月,帝御乾元殿觀燈。

封皇第五子鋌為開明王,居藤州。

宣華山陳先生詣闕按本國無宣華山,蓋是宋征終南種放惑,并征華山陳摶,而史誤以為我國事,不然陳先生盛名后世,豈無傳乎。宣字下疑漏召字,華山云臺觀,陳摶所居也。

夏六月,許占城人領(lǐng)取地哩舊城人三百六十,馀歸烏里州?!?span id="5tt3ttt3t" class="color-blue-04">地哩今新平。烏里今順化。〉

秋八月,命輔國吳子安率三萬人開陸路,自南界至地哩。

癸巳五年 宋淳化四年

春二月己未,朔,日食。

封皇第七子??(钅從)為定藩王,居五縣江司營城;皇第八子鏘為傅王,居杜洞江;皇第九子鏡為中國王,居干沱末連縣。

宋遣王世則、李簡赍冊書,封帝為交趾郡王。

甲午應(yīng)天元年 宋淳化五年

春正月,改元。

封皇第十子铓為南國王,居武瀧州。

遣牙校費崇德如宋報聘。

占城國王孫制荄入朝。先是占城國使制冬獻方物,帝責(zé)其違禮,拒之。國王懼,遣制荄入朝。

乙未二年 宋至道元年

封皇第十一子鍉〈即明提也〉為行軍王,居北岸;古覽州義兒為扶帶王,居扶帶鄕。

史臣吳士連曰:國君奉宗廟,守社稷,不幸無嗣,則擇宗室子,育為以子,將以傳之,無窮則有之矣。未聞有義兒也。且帝有本支蕃矣,又所謂義兒者,不過育遂其寵愛之私于其人爾,盍慮夫?qū)⒋蹔Z之萌乎。

遣杜亨如宋報聘。時宋憚于征役,帝負山海險固,稍縱邊民侵掠宋境。是年春,宋廣西路轉(zhuǎn)運使張觀,欽州如洪鎮(zhèn)兵馬監(jiān)押衛(wèi)昭美皆上言:“交趾戰(zhàn)船百馀艘寇如洪鎮(zhèn),掠居民,劫廩食而去?!笔窍模姨K茂州又以鄕兵五千侵宋邕州,為都巡檢楊文杰所擊而還。宋帝意在撫寧,不欲用兵,置之不問。觀又詐言帝為丁氏所逐,擁馀眾居海島間,寇鈔自級,今已沒。觀等上表賀。宋帝命太常丞陳士龍為采訪使覘虛實,知帝之無恙也。

丙申三年 宋至道二年

春二月,帝親征麻皇、大發(fā)、丹波四洞,拔之。

宋議張觀等罪,觀病死,斬衛(wèi)昭美于如洪鎮(zhèn),以陳堯叟充廣西轉(zhuǎn)運使,乃遣海康尉李建中赍詔來賜。先是我潮陽民文勇等為亂殺人,出亡宋欽州如昔鎮(zhèn)〈如昔與如洪相鄰〉,鎮(zhèn)將黃令德匿之。帝命潮陽鎮(zhèn)將黃成雅追捕。令德不還。堯叟至如昔,詰得藏匿之由,盡以所匿男女老少百十三口召成雅交付還之。帝義宋,遣使謝恩,且言以執(zhí)海賊二十七人送轉(zhuǎn)運使,約勒溪峒不復(fù)騷動矣。宋復(fù)遣李若拙赍詔書及玉帶來賜。既至,帝郊迎,慢不為禮,以示高異,謂若拙曰:“劫如洪鎮(zhèn),乃外境海賊也?;实壑朔墙恢荼瘢咳羰菇恢菖衙?,當(dāng)首擊蕃禺,次擊閩越,豈止如洪鎮(zhèn)而已?!毖杂欘D首謝。

丁酉四年 宋至道三年

春三月,宋帝崩。

夏四月,宋封帝為南平王。帝遣使如宋報聘。宋帝賜詔書褒獎。先是宋使至,常以貢咸為辭,因縁賦斂。至是宋真宗即位聞之,只令疆吏召受綸命,而不復(fù)專使者。

秋七月,帝親征杜洞江賊,執(zhí)其徒,歸京師。

占城以兵窺我邊境。

大水。

戊戌五年 宋真宗恒咸平元年?

春三月,地震三日。

夏五月戊午,朔,日食。是月不雨。六月不雨。民人病咳,牛馬多子。

冬十月丙戌,朔,日食。

己亥六年 宋咸平二年

帝親征何洞等四十九洞,及破日則,定邊州等處。自是諸州洞皆率服。

更子七年 宋咸平三年

詔討峰州鄭航、陳麗,丹長溫賊,航等奔傘圓。

大勝明皇后亡。擎天王薨。

命統(tǒng)將徐穆巡海西境,吳子安巡北境,覘邊情。

辛丑八年 宋咸平四年

帝親征莒隆,賊眾見帝,張弓注矢,將發(fā),矢墜,再舉弦,又斷,自懼而退。帝遂御舟,入窮江逐之。賊陳于兩岸拒戰(zhàn),官軍陷于江,故主衛(wèi)王璇為流矢所中,殂于陣。帝呼天三聲督戰(zhàn),賊自敗。

壬寅九年 宋咸平五年

春三月,定律令,選軍伍,分將校為兩班,改十道為路府州。

詔造兜鍪數(shù)千頂頒賜六軍。

癸卯十年 宋咸平六年

帝幸驩州浚多蓋港〈今華蓋是〉,直抵暗州思拱場。多蓋人叛,斬首以徇。日效城民人及頭目黃慶集等挈家四百五十馀口出亡宋欽州塢。宋遣使慰撫令還。慶集等懼不還,遂于海岸居之。

秋八月,帝有疾。九月瘳。

甲辰十一年 宋景德元年

春正月,立南封王龍鉞為皇太子,加封龍鋌為開明大王,龍錫為東城大王。先是,龍鋌求為太子,帝欲許之。廷臣議以為不立長而立次,非禮也。乃止。至是立龍鉞為皇太子,而加龍鋌龍錫大王。

遣行軍王明提稱攝驩州刺史,聘于宋。明提至汴,懇求恩使宣撫遐裔。宋帝許之,召入使殿勞問,賜賞甚厚,授明提金紫榮祿大夫、檢校太尉、驩州刺史。

帝于大黃江觀曳,曾有大蛇蟠其中,漁人以聞。帝停舟江中,欲觀之。蛇倏然逆流而去。遣人乘小舟挽之,不還。后復(fù)回于本處。

乙巳十二年 宋景德二年

春三月,帝崩于長春殿,號大行皇帝,因為廟號而不改,葬長安州山陵?!?span id="5tt3ttt3t" class="color-blue-04">按舊本地志記,帝崩在丙午年,乃黎臥朝請命之時,而言非實也。今從黎文休為是。〉

黎文休曰:天子與皇后初崩殂,未歸山陵,則號大行皇帝、大行皇后。及寢陵既安,則會群臣,議其德行之賢否,以為謚曰某皇帝、某皇后,不復(fù)以大行稱之。黎大行乃以大行為謚號,相傳至今,何哉?蓋以不肖之臥朝為子,又無儒臣弼亮之以議其謚法故也。

史臣吳士連曰:帝之戰(zhàn)勝攻取,斬占城主以雪藩夷執(zhí)使之恥,摧趙宋軍以挫軍臣必勝之謀,可謂蓋世英雄矣。然居攝之時,自稱副王,至佃、匐之起兵,其即帝位也,出于巨倆輩脅之以兵;其造宮殿也,則以金銀而裝蓋。凡此之類營不若李祖之長慮,文休謂以李德鑒黎為厚,詎不信歟。

中宗皇帝

諱龍鉞,大行第三子,母祗侯妙女也。即位三日,為同母弟龍鋌所弒而崩,壽二十三。帝失于防微,以及禍難,有仁厚之性,而不能為君,惜哉。

大行皇帝崩后,帝與東城、中國二王,及同母弟開明王爭立,相持八月,中國無主。冬十月,東城王敗奔莒隆,帝追捕之,又奔占城,未至,為石河州人殺于機羅??凇?span id="5tt3ttt3t" class="color-blue-04">今奇羅是也〉。時國人亦奔附御北王于扶蘭寨。帝郎位三日,為龍鋌所殺,群臣皆奔亡,惟殿前軍李公蘊抱尸而哭。龍鋌立,追謚帝曰中宗皇帝,拜公蘊四廂軍副指揮使。

黎文休曰:臥朝弒其兄而自立,虐其眾以自逞,以至亡國失祚,非黎氏之不幸也,其過在大行不早正儲位,輿中宗不能防其微,以致之也。

史臣吳士連曰:野史云,大行崩,中宗奉遺詔嗣位,龍鋌作亂,中宗以同母弟故不忍殺,赦之。役龍誕使盜夜除墻入宮中殺中宗,則中宗于兄弟之恩雖云厚矣,然其主鬯承桃,則社稷為重,骨肉為輕,況不弟之弟乎。斯時也,中宗舉管叔叔牙之事,以正其罪可也。不然幽之別室,使終天年亦可也。乃肆放之,能無反乎,卒以覆宗絕祀,中宗為之也,臥朝何足咎哉,故人君必大居正,而貴窮理也。

臥朝皇帝

諱龍鋌,又名至忠,大行第五子,在位四年,壽二十四,崩于寢殿。帝恣行篡弒,逞其淫虐,欲無亡得乎。

冬,帝篡位,尊號曰開天匿運圣文神武則天祟道大勝明光孝皇帝,追尊母為興國廣圣皇太后。

立皇后四。

御北王與中國王據(jù)扶蘭叛,帝親征至藤州,管甲杜市以從兄黎翕尼反狀聞,收捕鞠問,翕尼及預(yù)謀者十二人皆伏誅。至扶蘭寨,寨人堅壁固守,攻之未下,圍之?dāng)?shù)月,寨人糧盡,御北王知計窮勢屈,乃捕中國王以獻,斬之。原御北王罪,遂引兵伐御蠻王于峰州,降之。師還至藤州,改其州為太平府, 是后諸王及盜賊皆服之。是行也,官軍方與扶蘭寨人戰(zhàn),忽聞驛奏莒隆賊入寇,至神頭海門郎今神符。還至?,幸愛州,討莒隆賊。

丙午十三年? 帝仍應(yīng)天年號。宋景德三年

春二月,封長子乍為開封王,義兒紹理為楚王,居于左,紹勛為漢王,居于右,改文武臣僚僧道宮制及朝服,一遵于宋。

行軍王明提以國亂不能還,駐廣州,知州高驲罷給館券,宋帝詔別賜錢五十萬,米一百五十斛,續(xù)給館券。

夏六月,宋知廣州凌策上言曰:“今以交趾兵亂,令臣與沿邊安撫使邵曄同經(jīng)度便宜以聞。臣等準廉州所送到交趾黃慶集等干馀口,言南平王諸子各散設(shè)塞柵,官屬離拆,人民憂懼,乞出兵平定,慶集等愿為先鋒,刻曰可取,若朝廷尤其請,乞以廣南諸州屯兵,益以荊湖勁卒五千,水陸齊進,立可平定?!彼蔚墼唬骸袄枋蠂L遣子入覲,海隅寧謐,不失忠順,今聞其薨,未有吊慰,遠伐其喪,豈王者所為?!痹t策等依舊招安撫,務(wù)合謐靜。仍命曄移書,諭以朝廷威德,無自相戕骨肉,久無定位,天師問罪,黎氏無遺種矣。帝懼,請遣弟入貢。

宋帝詔曄以其國事識明提,自擇去就,愿歸則給人船館券,賜錢遣之。明提歸,曄欲因此取我越,乃上邕州至交州水陸圖。宋帝以示近臣曰:“交州瘴癘,苦興兵攻取,死傷必多,當(dāng)俱守祖宗堤土而已,”事遂寢。

冬十月丙午,帝誕辰,以竹作小山一峰,賜群臣宴。

渭龍州〈今大蠻州是也〉獻白駒,四足生距。

丁未十四年 帝仍應(yīng)天年號,宋景德四年

春,遺弟明昶,掌書記黃成雅獻白犀于宋,乞大藏經(jīng)文。

秋八月,宋封帝為交趾郡王,領(lǐng)靜海軍節(jié)度使,仍賜名至忠。授明昶、成雅爵。九月,鑄交趾郡王印,詔廣南轉(zhuǎn)運使來賜。 戊申景瑞元年 ,宋大中祥符元年封感圣皇后,義兒黎偓佺為三〈一作二〉原王。 帝親征都良,渭龍二州,獲蠻人及馬數(shù)百匹,伐按洞,獲人口。使人以杖擊之,蠻人甚痛,啼號屢犯大行諱,帝悅甚。又自將討驩州及千柳州,獲人口,作囷納入其中而焚之。

己酉二年 宋大中祥符二年

春,明昶自宋還,得大藏經(jīng)文,及誘得宋女蕭氏以獻,納為宮人。遺使遺馴犀于宋,宋帝以犀遠來違性,欲還之,恐逆帝意,令候我使回,縱之海濱。帝又求甲胄金裝,宋帝從之。帝又求知邕州丘市,上許廉州,及如洪丘市。

吳都督矯行獻等上表,請鑿港筑道,立碑堠于愛州。詔以其州軍民鑿筑,自支隆開越頂山,至武瀧江。

帝幸愛州,至武瀧江,其俗相傳游涉此江者多被害,帝因使人游泳,凡三反,無所害。詔造舟置于武瀧,拔渠洞、瀧江四處,以濟人行。

秋七月,帝親征驩唐,石河等州,至環(huán)江,遣防遏使胡守益領(lǐng)環(huán)唐州軍五千馀,除治道路,自州夾江,至南界海口,以便行師。龍舟出環(huán)??谥梁M?,忽周風(fēng)濤洶涌,云雨晦冥,遂命回舟,于是懼海道艱險,陸行還京師。

帝性好殺,凡人臨刑,或用芽纏身燃之,其人為火所焦逼,近死,或使宋優(yōu)人廖守心持短刀鈍刀解之,舍不得速死,其人哀號痛切,守心戲日:“不慣受死,”帝乃大笑。征伐虜獲俘囚,押赴江岸,潮退,令人作水牢,驅(qū)入其中,潮漲,呀呷而死?;蚴垢叩悄捐?,而伐其樹,樹倒人墮死,親觀以為樂。嘗之寧江,其江多蛇,系人舟倒,來往中流,欲令蛇害之。凡牢牲欲供庖者,先手刃刺之,后方入庖。嘗削甘蔗于僧郭昂頭上,假為失手,傷僧頭流血,仍大笑?;蛞蜓鐨⒇堎n諸王,食畢,以貓頭示之,諸王皆懼,乃悅。每視朝,必使詼諧者侍左右,帝或有言,則喋喋應(yīng)聲取笑,以亂執(zhí)政之奏事者。又以守宮為膾,使詼諧者相爭食。

冬十月辛亥,帝崩于寢殿,號臥朝,以有痔疾,臥而視朝也〈野史云帝耽淫酒邑,發(fā)成痔疾〉。

史臣吳士連曰:夏桀嗜殺,至有炮烙之刑,商紂嗜殺,至有斮涉之脛,雖以龍逄,比干之賢,盡忠極諫,猶皆見殺,其亡也忽然。后世嗜殺之君,如吳孫皓者多矣,皆底滅亡。臥朝非徒嗜殺,又怨君父之不立已,痛打蠻人,使啼號聲屢犯父諱為悅,殆有甚焉。其促亡也豈無所自哉。又按中宗臥朝,皆不書藏,史失之矣,豈敢夷狄其君,而不書葬乎。

是月癸丑日,李公蘊自立為帝。先是,古法州延蘊鄉(xiāng)木棉樹震,鄉(xiāng)人詳認震跡有文曰:樹根杳杳,木表青青,禾刀木落,十八子成,東阿入地,木異再生,震宮見日,兌宮隱星,六七年間,天下太平。僧萬行私自評曰:“樹根杳杳,,根者本也,本猶君也。杳夭音同,當(dāng)作夭。木表青青,表者末也,末猶臣也。青菁聲相近,青當(dāng)作菁,盛也。禾刀術(shù),黎字也。十八子,李字也。東阿者,陳氏也。入地者,北人寇也。木異再生者,黎氏再生也。震宮見日者,震東方也,見出也,曰猶天子也。兌宮隱星者,兌西方也,隱猶沒也,星猶庶人也。此言君夭臣盛,黎落李成,東方出天子,西方?jīng)]庶人,經(jīng)六七年間,而天下平矣?!蹦酥^李公蘊曰:“近者臣睹符讓之異,知李氏壯盛,而興業(yè)必矣。今觀天下之姓,李最多,無如親衛(wèi)寬慈仁恕,頗得眾心,而掌握兵柄者,宗主萬民,舍親衛(wèi),其誰當(dāng)之,臣年七十馀,愿斯須勿死,以觀德化如何,誠干載一遇之幸也?!惫N懼語泄,遣其兄將萬行匿于蕉山,然亦以此自負,始萌覬覦神器之心,而人亦附焉。臥朝嘗食五廉,果得李核,感于讖語,陰求李氏族誅之,而公蘊在左右,終不之覺。及臥朝崩,嗣君尚幼,公蘊輿右殿前指揮使阮低各得隨龍兵五百人人宿衛(wèi),時祗侯陶甘沐揣知公蘊有欲受禪之意,遂以微間激之日:“間者主上昏暴,多行不義,天厭其德,弗克終壽,嗣子幼沖,未堪多難,庶事煩擾,百神靡懷,下民嗷嗷,以求真主,親衛(wèi)蓋因此時,發(fā)英謀攄睿斷,遠觀湯武之跡,近覽丁黎所行,上順天心,下從人望,而欲守區(qū)區(qū)之小節(jié)耶?!惫N內(nèi)悅其言,而頗疑甘其有異謀,陽責(zé)之曰:“公何為出是言,吾必執(zhí)公送官。”甘沐徐謂公蘊曰:“甘沐見天時人事如此,故敢發(fā)言,今反欲告之,吾誠不避死?!惫N曰:“吾口安忍告公,但恐語泄麗并誅,故戒之耳。”后日甘沐復(fù)謂公蘊曰:“國人皆謂李姓大興,圖讖己見,此不可掩之禍也,轉(zhuǎn)禍為福,期在旦夕,此天授入應(yīng)之時,親衛(wèi)尚何疑哉?!?公蘊曰:“吾明公意,與萬行無異,誠如此言,計將安出?”甘沐曰:“親衛(wèi)公恕寬仁,眾心尤屬,方今百姓疲弊,民不堪命,親衛(wèi)因之,撫以恩德,彼必翕然來歸,猶水之就下,孰能御之哉?!备抒逯录笨肿兩?,乃以語卿士庶官,人皆悅服,即日皆會于朝,謀曰:“今者億兆異心,上下離德,人厭先帝苛虐,不欲歸之嗣君,而咸有推戴親衛(wèi)之心,吾輩不因此時共冊親衛(wèi)為天子,倉卒有變,能保首領(lǐng)乎。”于是共扶公蘊升正殿,立為天子即位,百官于庭下羅拜,內(nèi)外呼萬歲,聲振朝中,大赦天下,以明年為順天元年,焚網(wǎng)羅,罷獄訟,詔自今有爭訟者,許詣朝廷奏論,帝親臨決,群臣上尊號,曰奉天至理應(yīng)運自在圣明龍見睿文英武崇仁廣孝天下太平欽明光宅章明萬邦顯應(yīng)符感威震藩蠻睿謀神助圣治則天道政皇帝。

史臣吳士連曰:書稱堯曰放勛,舜曰重華,后世人臣,以實行尊稱君上,至十馀字,已多矣。當(dāng)時人臣上尊號,至五十字,是不稽古學(xué),而務(wù)諛其君,太租受而不卻,是欲夸大而使后世無以加,胥失之矣。后尊太宗,近至五十字,蓋效尤乎此。

追封父曰顯慶王,母曰明德太后。

黎文休曰:有周典王,其追封則曰大王王季。大宋稱帝,其追封則曰僖祖翼祖,蓋父為子貴之義。我李太租既稱帝,而追封其父曰顯慶王,當(dāng)時禮官不能正之,所謂自卑矣。

立皇后六,惟嫡夫人為立教皇后,車服之制,特異于諸宮。冊長子佛瑪為皇太子,其馀悉封侯?;逝私苑夤?,以長女安國公主嫁陶甘沐,封為義信侯,以皇兄為武威王,皇叔為武道王,武威王子征顯為太尉,翊圣王子副為總管,陳鎬為相公,吳丁為樞密使,陶碩輔為太保,鄧文孝為太傅,費車磊為左金吾,衛(wèi)竹為右金吾,譚坦為左武衛(wèi),杜簡為右武衛(wèi),馀悉如故。

頒衣服賜僧道。

右黎朝三帝,起辛巳,終己酉,凡二十九年。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一終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一(丁朝/黎朝)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会同县| 德兴市| 凤阳县| 涞源县| 蓝山县| 漳平市| 商丘市| 民县| 依安县| 平顶山市| 宝丰县| 留坝县| 武功县| 尉犁县| 柯坪县| 公主岭市| 钦州市| 新干县| 德格县| 博客| 汽车| 积石山| 玉环县| 西乡县| 翁牛特旗| 政和县| 错那县| 临湘市| 炉霍县| 襄垣县| 余姚市| 闽清县| 武邑县| 繁峙县| 德昌县| 平陆县| 南皮县| 石门县| 威远县| 灌阳县|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