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速鐵路列車究竟該跑多快--淺談高鐵時代下普速鐵路排圖標尺之爭。

自從2007年鐵路第6次大提速開始,各繁忙干線除了開行動車組列車之外,也大量使用更加先進的大功率交流電力機車和提速型貨車。這些機車車輛的最大速度達到了120km/h,與普通客車,普通快車,快速列車的最大速度已經(jīng)相當。
然而,即便是第六次大提速已經(jīng)過去了15年之久,當前我國鐵路仍然保有相當數(shù)量的老型號機車,他們的最大速度只有100km/h,這些老型號機車,也不可避免的部分承擔著一部分繁忙干線上的客貨運牽引任務。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鐵路貨物列車的速度,提升不明顯,區(qū)間運行速度普遍在100km/h以內(nèi),和普速線路上運行車次占比最大的120km/h速度級別的普速旅客列車,存在速度差,不能完全的實現(xiàn)平圖調度。存在速度差,就需要相互避讓運行,貨車需要避讓客車,客車的運行有時也受到貨車的影響。這樣,就不能發(fā)揮出線路整體的效率,影響繁忙干線線路開行車次的上限數(shù)量。

于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實現(xiàn)“客貨平圖”消除速度上的差值,我們有兩種思路來解決這一問題。
1.下調普速客車的標尺速度,與當前貨車的速度相當。
2.上調貨車的標尺速度,加開淘汰落后機車車型。
我想,我們大多數(shù)讀者,看到這里的時候,都會選擇選項2,也就是貨車也提速,并加快淘汰落后的機車。
但是,筆者的選擇恰恰與之相反,筆者選擇的是,下調普速客車的標尺速度,與當前貨運列車的行駛速度相當,至少在排布運行圖也就是排圖上,消除貨物列車避讓普通客車,普通快車,快速列車的現(xiàn)象。
一、筆者選擇這樣的路徑的理由有如下幾點:
1.列車速度提升至120km/h后,能耗將會大大增加。
筆者是干公路物流出身。我很清楚,公路貨運和鐵路貨運存在諸多的不同點,但是有一點我相信是相同的,那就是載具(貨車,貨物列車)的速度大于100km/h時,受到風阻的影響,載具的能耗會出現(xiàn)極大的增加。這一點,不僅僅是公路上的貨車,包括客車,甚至家用SUV,越野車,都是如此。速度大于100km/h時,油耗會有很大幅度的增加。
反饋到鐵路運輸中,雖然鐵路上的貨物列車行駛時,其磨擦阻力遠遠小于公路上的各類汽車,但是,受到風阻的情況,卻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說,當貨物列車運行速度大于100km/h時,其能耗勢必大大增加,不符合降本增效的鐵路運輸發(fā)展趨勢。貨物列車是如此,客運列車也是如此。
2.貨物列車提速至120km/h,所能夠提高的運輸效能極其有限甚至聊勝于無。
以京滬鐵路南京東站至徐州北站區(qū)段為例,區(qū)段全長300公里出頭,假設直通貨物列車就算全程保持120km/h行駛(受到個別區(qū)段限速,縱坡等影響這實際上不可能),也比全程保持95km/h速度行駛,快不到哪里去,最多節(jié)省20分鐘時間。如果再加上途中在蚌埠東站需要技術停車,一啟動一停車,可能連這20分鐘時間都省不出來。
而我國貨物列車的開行組織形式,大部分都是混合編組,編組站重新編組,分段接力運輸,就像美國的貨運鐵路一樣組織,而不是歐洲,日本那種大規(guī)模開行小編組點對點貨物列車的。所以,即便是省出的這20分鐘,30分鐘,也會在編組站編組作業(yè)中被“浪費”掉。同時,部分用綠色P65棚車,快運棚車跑的“X”字頭行包列車,速度也降為100km/h標尺。
3.適度放慢車速,有利于降低機車車輛的維護成本,同時減少沖突,能多加開貨物列車。
這一點眾所周知,一定條件下,速度越快,對于機車車輛的磨損也就越大,保持適度的運行速度,有利于降低相應的維護成本。
而且,當線路上大多數(shù)都列車速度都同步的條件下:客貨列車運行時的沖突減少,貨車待避客車的頻次大大降低,有利于在繁忙干線上加開貨物列車。達到增加鐵路經(jīng)營收入的目的。
當然了,限速100km/h的老型號機車和部分調車機車,只要不是拉大載荷,完全可以滿足100km/h速度標尺的牽引需求。筆者曾經(jīng)乘坐過承德至石家莊臨客,本務京局懷段東風4DH內(nèi)燃機車,在途徑張?zhí)畦F路運行時,均速始終保持在95km/h以上,甚至GPS還能測到98km/h的極速,考慮到坡度問題,機車的實際速度,完全能達到100km/h的最大限速,目前的情況,繁忙干線上還在運營的為數(shù)不多老型號機車,普遍也不拉重載列車了。

4.當前普速旅客列車的定位,決定了適度下調普速旅客列車運行速度,利大于弊。
眾所周知,目前在我國的鐵路運輸體系中,通過高速鐵路,客運專線發(fā)送的旅客數(shù)量,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既有線普速。乘坐普速列車的乘客,已經(jīng)不再過多關心列車的速度問題。如果有急事出門的,大可以選擇高速動車組列車出行。而且,普速列車整體數(shù)量的減少,是大勢所趨,既有線最中會過渡到,以貨物列車為主,客運列車為輔的狀態(tài),沒有必要繼續(xù)使得貨車客車的運行相互存在速度沖突。
而且,對于客運列車而言,道理和上面所說的一樣,跑120km/h的標尺,比跑100km/h的標尺,并不會節(jié)約太多的時間。而且目前的普速列車,大多數(shù)以長途列車為主,一趟的運行時間動輒10多個小時乃至更長,而且停站也普遍比較密集,跑一趟從始發(fā)站到終到站,最多也就多出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況且目前普速長途列車,很少有人從始發(fā)站一直坐到終到站。所以,這對于整個乘坐普速列車旅客的出行影響非常的有限。
然而,適度下調標尺速度,卻能夠有利于降低客車車輛,客運機車的維護成本,在普速列車票價不能變動的大背景下,更有利于整個降本增效的大趨勢。而且,由于速度標尺的降低,25G,25B型客車入庫的間隔里程可以拉長,一部分被縮短運行距離的普速客車可以恢復開行。

二、普通客車,普通快車,快速列車速度標尺下調后的運行組織問題。
筆者認為,速度標尺的下降,僅僅應該是排圖時,標尺速度的下降,也就是說,排運行圖,出列車時刻表時,上述普速列車的時速按照100km/h的標尺計算。實際運行當中,上述列車的限速,仍然按照120km/h來執(zhí)行,依照線路實時的繁忙程度,在限速范圍內(nèi)靈活調整列車實時的運行速度。例如客運列車前方一定間隔內(nèi)無貨物列車行駛時,可以跑快一點,給后方列車讓出空間。如果前方有貨物列車運行,則按照標尺速度運行,前方貨物列車不需要待避該客車。
三、客貨列車平圖標尺速度100km/h條件下直特,特快列車,普速動車的運行組織:
直特,普速動車,特快列車,仍然保持原標尺速度不變。但是考慮到特快列車使用的25k型客車早已不再生產(chǎn),故可以考慮,逐漸廢除客2速度標尺(140km/h)或者同一條線路上,只能出現(xiàn)客2和客1標尺中的任意一種(直特特快普速動車要么跑140km/h,要么跑160km/h,不能有的跑140有的跑160。)。這樣的話,平原繁忙干線的速度標尺就只有兩種,分別是100km/h和160km/h或140km/h,極大方便了運輸調度組織。
同時,要尊重客觀事實情況,完善提速客車,準高速客車的譜系建設,例如開發(fā)內(nèi)地版本KD25T型空調發(fā)電車或改裝部分既有的KD25K,滿足最大時速160公里,可以輸出DC600V電壓供電的要求。這樣可以滿足統(tǒng)型25T型客車在非電氣化區(qū)段運行的供電需求,使得部分T字頭特快列車可以在繁忙干線和直特列車平圖調度。(目前KD25G可以建造DC600V供電的版本,相信KD25T乃至部分更換過轉向架時速160的KD25K也可以這樣建造)

四、借此機會,可以綜合調整普速列車服務供給體系。
1.按時速160公里標尺運行的直特,特快列車,在時速160公里標尺運行的區(qū)段內(nèi)的票價中收取“特快加快票”費用。
目前普速列車的票價體系中,加快票部分是不分快速,特快,直特,都收取相同的加快票費用。這樣就導致了,很多地方,直特,特快明明更快更舒適,票價卻和K字頭列車完全一樣,這是不合理的,應當按照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予以糾正。例如從南京至烏魯木齊,Z40次比k1540次整整快近24小時,但是各席別票價卻是一樣的,這很顯然是不合理的事情。
2.普客,普快,快速列車,應適當增加三等站,四等站乃至有客流的五等站的停靠。
很多三等站,四等站,乃至五等站都位于鐵路沿線縣城,乃至較大的工業(yè)集散集鎮(zhèn)上。而我國的高速鐵路體系,很難覆蓋到這些地方。即便是設置了車站,但由于高速鐵路調度,車次開行的原因,無法較多的安排這些站點的???。例如京滬高鐵雖然經(jīng)過固鎮(zhèn),但是固鎮(zhèn)沒有設站。
那么,在大中城市生活的人口由于收入水平能夠負擔得起,而普遍選擇乘坐高速動車組出行的現(xiàn)實下,普客,普快,快速列車,在速度標尺下調后,可以更方便的向縣城,大型集鎮(zhèn)傾斜一部分運能,滿足這些高速鐵路未設站,或高鐵列車運營車次有限的小城市城鎮(zhèn)縣城的出行需求。相應的,將部分k字頭快速列車,重新降級為普客或普快。讓這些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坐上火車,在夜間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不運行的條件下,能夠乘坐火車滿足夜間出行需求。
3.在目前部分開行的“三進車”的基礎上,靈活調整終到車站,覆蓋更多勞務輸入城市。
在不同區(qū)間根據(jù)線路實際的飽和程度,靈活排圖,調整到發(fā)車站,既減輕核心城市普速車站的接發(fā)車壓力,又方便老百姓出行。
例如部分以上海為目的地的普速列車,可延長運行至杭州站,義烏站,金華站,溫州站,寧波站,甚至部分進上海的直特,也可以延長至寧波,金華,溫州等站到發(fā)(直特進溫州可以加掛直流供電的KD,參照集通公司開行直特的組織)。在上海至浙江這些地方的區(qū)間,按照100km/h速度排圖,??垦鼐€各地級市和縣級市車站,方便務工人員出行,上海以北區(qū)段按直特標準排圖。

4.在周末,小長假期間和前后的時間段,靈活開行運行距離500公里到800公里的夕發(fā)朝至普速臨客列車,在春運,暑運期間開行勞務輸出地和勞務輸入地間的長短途普速臨客。并且取消相應時間段的貨車開行。由于平圖速度統(tǒng)一化,可以是的列車開行的安排更容易靈活化。
近年來,普速列車的客流也呈現(xiàn)出了“極端化”的特點,平時時段人少的可憐,周末,節(jié)假日特別是春運暑運時段人滿為患,“京滬神車”1461/2次,黑龍江進溫州的k551/2/3/4次,上局管內(nèi)上海,寧波開往亳州,阜陽方向的管內(nèi)夕發(fā)朝至車,都是這樣的典型例子。
因此,在這兩個方向上,要加大普速運力的投入,周末和小長假,重點加開中短途夕發(fā)朝至普速。春運暑運期間,除了中短途夕發(fā)朝至普速外,還要加開勞務輸出/輸入地間的中長途普速列車。最大限度滿足“極端化”的旅客出行需求。
5.恢復部分山區(qū)既有線開行客車特別是夜間時段夕發(fā)朝至客車。
由于繁忙干線上,客貨列車的平圖排圖,使得恢復部分山區(qū)線路上原有的客運列車開行變得更有現(xiàn)實可行性。恢復這些客車,對貨車運行的影響減到了最低。
例如原成都往返攀枝花的“夕發(fā)朝至”客車,侯月鐵路陽城站-洛陽站間客車,侯馬站-嘉峰站間客車,石太鐵路6033/4次,鷹廈,峰福,皖贛等線路的客車,都可以恢復運行。

五、總結:
總而言之,在高鐵遍布我國主要城市城鎮(zhèn)的大背景下,普速鐵路以無需再把速度看的很重要,而更應該著眼于以服務貨運,盤活存量資源,開行貨物列車為主,因為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還是會選擇更舒適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普速客車的不斷減少,貨物列車不斷增加也是必然的。普速客車雖然100%的有長期保留的必要性,但是也應該適應當前的現(xiàn)狀,盡量不影響貨物列車的開行。
100km/h的速度標尺,既能夠讓新型交流電力機車發(fā)揮效能,又能讓較老的機車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同時,在不嚴重影響普速客車運行時間的前提下,極大減少了繁忙干線客車貨車的互相干擾??梢哉f是一舉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