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張仲景一個千古方,打通你的中焦脾胃,交通陰陽
如果你手腳涼,卻又很愛上火,那我今天就告訴你上熱下寒的原因,并且分享一個仲景名方幫你搞定它。

首先說一下為什么現(xiàn)在上熱下寒的患者越來越多了?因為我們上面動的太多,比如說看手機時間過長,嘴巴總是不停的進食,腦子里面呢,也總是在想一些烏七八糟的東西,但是呢,下半身卻很少動,無論是之前封閉在家,還是現(xiàn)在全面放開,這下半身總是雷打不動,喜歡躺著、坐著,愛玩手機,就是不愿意運動,還不注意飲食習慣,所以導致了中焦不通,本來我們的心火是要向下救濟腎水,溫暖我們的,下半身,而腎水是要向上滋潤我們的上半身的,但是你中焦不通了,這交通樞紐出現(xiàn)了問題,所以腎水上不去,心火下不去,導致出現(xiàn)了上熱下寒,所以對于此類的患者,簡單的用交泰丸來交通心腎是不行的,我們要疏通中焦。

前一段時間,我接觸了好多的上熱下寒患者,它們的舌象有一個特點,就是舌邊有齒痕,舌前和舌邊比較紅,或者還有鼓脹,有的舌頭中間有裂紋,舌苔厚膩,或黃或白,那對此類患者,我給他們開的是甘草瀉心湯,雖然并不是調理上熱下寒的專方,但是對于中焦不通,脾胃虛弱的上熱下寒還是有不錯的調理作用的。此方先用炙甘草、大棗、人參和生姜來健脾益氣,調和脾胃,然后呢用一味半夏來清理痰濕,我們說痰濕黏膩,如果痰濕瘀堵到了中焦,那就很容易導致腎水無法救濟于心火,所以半夏在這里還可以幫助疏通中焦脾胃。

然后呢,用黃芩和黃連來清上焦之火,清理多余的火邪。那如果說你是腎陽不足,手腳冰涼的比較狠,可以換半夏為附子,生姜為干姜,再加上一味桂枝,形成經(jīng)典的溫通經(jīng)脈、回陽救逆的名方———四逆湯。那如果說陰虛火旺呢,可以換黃連為知母,換人參為西洋參,增強滋陰降火的作用。

總來的說呢,此方考究的一個靈活多變,那如果說你也有上的下寒的的癥狀,可以讓和醫(yī)生幫你辯證,免費幫你指導,在這里對于劑量就不過多贅述了,害怕引起不必要的盲目跟風,有好多粉絲都向我反映過,說跟著網(wǎng)上的劑量自己去吃藥,結果越吃越嚴重,甚至有的還住院了,所以大家還是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和醫(yī)生也會為大家一一免費解惑,我們下次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