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明末另一毒瘤商路派——然后是崇禎五年宣府資敵案

2022-08-19 23:05 作者:紅龍124  | 我要投稿

先說晉商的情況


【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時以貿(mào)易來張家口,曰:王登庫、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云發(fā)。本朝龍興遼左,遣人來口市易,皆此八家主之。定鼎后,承召人都,宴便殿,蒙賜上方服饌。自是每年辦進(jìn)皮張,交內(nèi)務(wù)府廣儲司。其后嗣今多不振,惟范氏因北運一役,囧卿屢蒙恩賚……】——《萬全縣志》


【將授以官,以未諳民社力辭。詔賜張家口房地,隸內(nèi)務(wù)府籍,仍互市塞上】——《介休縣志·人物》

嗯,張家口,大概是在這個位置,就在宣府北面一些的位置


好的,宣府資敵案,但是要說是宣府資敵案,可能還不大準(zhǔn)確,當(dāng)中的過程包含了黃臺吉佟噶桿對林丹汗勢力的追殺過程


只是有一個問題,從后面的事情來看,佟噶桿為了追殺林丹汗,搞得后金的八旗太君幾乎斷糧,隨時都有可能餓死在半路,要不是宣府那邊及時中途給佟噶桿送了一波血包,佟噶桿隨時都有可能交代在那里!


【天聰六年五月

  十九日

  汗曰:“軍中糧盡,可以打獵?!?/span>

  遂令行圍,殺黃羊萬馀,其肉按旗甲兵數(shù)分給。

  汗射兩次,一失貫二黃羊。汗共射死黃羊五十八。

  是晚,次豁羅袞布拉克地方。是日,天氣炎熱,無水,人亦暈倒。以黃羊易水一碗而飲之?!俊粌H斷糧,而且斷水!


但……有這個必要嗎?林丹汗對后金來說是惡心,但明顯打不過當(dāng)時的后金集團(tuán),驅(qū)趕林丹汗及其沿途部落勢力還好理解,有必要追殺得自己都差點斷糧藥丸的程度嗎?


而且林丹汗當(dāng)時自己也不好過,遭遇過雪災(zāi),大批牲畜凍斃,王象乾還曾趁此機會讓林丹汗貿(mào)易大出血:【馬價除進(jìn)貢外,以八兩為上、七兩為中、六兩為下,此必?zé)o得好馬之理。若折給,不過十之二三,而所省則十之七八矣。以十之七八市馬,何慮云錦不成群?而所謂十之二三者,又量以銀兩,勻搭貨物,我之實費亦無幾矣】


說難聽點,這種狀態(tài)下說奄奄一息可能夸張了點,但也就比半死不活強些了,這樣的林丹汗對后金的威脅真的很大嗎?


而且包括林丹汗在內(nèi)的蒙古部落,與大明情況不同,本身就相對窮困,打他們又能搶到什么?


那么為什么佟噶桿就是弄得自己軍中斷糧也要追殺林丹汗呢?干這種明顯不合成本的事情又是為什么呢?


除非……佟噶桿腦袋上有根天線,接收了一道要求命令,也就是商路派官僚的要求


當(dāng)時崇禎五年的情況來說:


本來遼西軍這邊算是一條走私商路,官僚商人—邊軍—后金這條可以算是一條路線——然而孫承宗一波操作,把遼西軍搞殘了一部分,祖家被重創(chuàng),吳家成為扛把子還沒多久,遼西軍體系應(yīng)該仍在重組,這條路線暫時不可靠了;


另一條路線,商路BOOS將孫元化從遼西斧拜窩安排到登萊掌控海上貿(mào)易路線,本來這條路線要是控制好了,也能成為走私路線——奈何路線沒掌控好,孔有德就兵變了,登萊也被打爛,海上走私路線也就別想了;


那么商路派官僚這個時候就必須找到一條新的商路了,這也是后金集團(tuán)所需要的!


樸大佬對此有過一段分析:


【袁崇煥(在遼西軍的脅迫下)“改撫賞為馬價”、挪用插賞,變相經(jīng)濟(jì)制裁察哈爾,逼降哈喇慎(應(yīng)該是逼迫他們投降后金),讓林丹汗火并卜石兔,蒙古草原上的這幫原住民,散的散,投降的投降,這么一來,不僅黃臺吉來北京二環(huán)外旅游沿途不會被襲擾,晉商將來直接把各種物資走私出張家口,就能賣給已經(jīng)打通了商路的后金,同樣非常安全。


然后,再看看阿黃驅(qū)逐林丹汗,本來從理論上講得不償失,林丹汗窮得要死,阿黃一路追殺,弄得自己軍中斷糧——根本沒這必要,除非他是為了幫晉商打通走私路線,找晉商銷贓。


還有,回過頭來再看看己巳之變,放阿黃來北京二環(huán)外搶劫,根本不是為了逼迫崇禎議和,也不僅僅是為了養(yǎng)寇自肥,更重要的原因,是讓阿黃搶個夠,然后阿黃手里用不出去的金銀等硬通貨就只能找晉商購買各種物資?!?/span>


而且不止是打通商路,有一句眾所周知的老話叫戰(zhàn)爭是政治的延續(xù),但是事實上,戰(zhàn)爭卻不僅僅可以是政治,戰(zhàn)爭也可以生意的延續(xù)


大佬的話寫得再好不過了,干脆直接復(fù)制粘貼上來:


【其實,不止明末如此,在之后我大清征服中國的那段時期,情況也大同小異。

  

一路各種入關(guān)屠殺……幾乎所有兵災(zāi)的背后,都有官僚士紳暗中控制的商人從強盜集團(tuán)手里收賊贓。

  

只不過,我大清的八旗、漢八旗、綠營等各路強盜集團(tuán)背下了幾乎所有的罵名,而收賊贓的商人和背后的官僚,個個都是富可敵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


一直到乾隆年間,我犬清在西北等地用兵,背后,也是一幫商人在大發(fā)橫財,至于商人背后的官僚勢力是哪路大神,不得而知,反正,晉商被吹得很厲害,說他們怎么怎么儒商,怎么怎么誠信、公道……

  

至于他們背后,是哪些官僚在豢養(yǎng)、支持、操縱,一片空白。

  

只知道,有個大盛魁,在內(nèi)地用白菜價收購茶葉、鐵鍋、木碗之類的小玩意,到了蒙古草原,就把那幫人傻錢多的蒙古人當(dāng)猴耍,當(dāng)豬殺。

  

剛開始,老夫以為蒙古人真是人傻錢多不開竅,多年以后,才發(fā)現(xiàn)不對頭,沒有特權(quán)在背后操縱,蒙古人能這么好欺負(fù)?一幫商人能吃下那么大的利益?!


還是那句話,老夫沒證據(jù),但是,大家心里應(yīng)該都有數(shù)?!?/span>


戰(zhàn)爭同樣也可以是生意


崇禎五年三月,佟噶桿腦袋上的天線接收到了訊號,準(zhǔn)備擬定追殺林丹汗計劃……


【天聰六年

  四月初一日

  大軍起行往征察哈爾。

  時命阿巴泰臺吉、杜度臺吉、揚古利總兵官、伊爾登副將及駙馬總兵官佟養(yǎng)性等率眾守城兵留守之。

  巳時,汗及諸貝勒謁堂子畢,率大軍出西門,及至蒲河駐營。

  是日,庫圖克圖喇嘛以汗出征,即前來送行,汗于途中下馬賜茶飲畢,喇嘛進(jìn)馬一。

  汗曰:“剌嘛等之馬不當(dāng)受。”遂命卻之。

  管兵部事貝勒岳托曰:“喇嘛既進(jìn),馬當(dāng)納之。日後計價償還可也?!?/span>

  汗遂納其馬。于駐營地,殺羊二,設(shè)宴宴喇嘛?!?/span>


——四月初一,佟噶桿正式出兵!


【(四月)初三日

  出征營兵于巳時盡渡遼河。

  是日,時汗次養(yǎng)息牧地方,以候營兵至。

  蘇布迪杜棱之子古魯斯喜布,攜四羊之肉及酒兩疹壺來見汗。以所攜酒肉,獻(xiàn)汗嘗畢,汗命殺羊二,宴蘇布迪杜棱之子及噶爾珠色特爾濟(jì)濃額駙。

  是日,多諾依袞濟(jì)之夫巴拜,攜酒二背壺來見汗,以所攜酒獻(xiàn)汗飲?!?/span>


——后金軍渡過遼河


【(四月)初六日

  大軍至喀喇和碩地方駐營。

  于駐營地,汗命殺牛一、羊二,集本旗眾護(hù)軍、護(hù)軍纛額真、旗額真、諸蒙古臺吉及大凌河新降漢官等宴之。

  于駐營地,汗頒書諭喀喇沁蒙古諸貝勒曰:

  “尖兵自家起行,勿忘法度,嚴(yán)加管束。每二十人,設(shè)大頭目一人,小頭目一人。不許喧嘩。若喧嘩,則將固山額真、牧主、火主及二十人頭目治罪,至喧嘩者,依法鞭責(zé)。

  起行之時,其離纛一、二人私行者,執(zhí)送本固山額真,罰銀三兩。

  防水火時,務(wù)遣五人以上偕行。有失火者,即治以死罪。

  自甲兵以下,親丁以上,一應(yīng)物件,均書字號。馬須印烙,鬃尾須擊字牌。

  若有盜取馬轡及籠頭者,則裂其嘴;有盜鞍者,杖裂其背,有盜馬絆者,割其足筋。若有馳逐雉、兔者,富有罰銀十兩,窮者即鞭責(zé)。”

  鑲紅旗達(dá)揚阿家之大凌河蒙古一人自駐營地逃去?!?/span>


——后金【至喀喇和碩地方駐營】,佟噶桿強調(diào)行軍時期紀(jì)律……


四月十三日,佟噶桿集合了八旗太君集團(tuán),召集了歸附的蒙古部落兵,【于是日,各路兵匯齊,內(nèi)外之兵,共有十萬】,號稱舉兵十萬!——反正數(shù)量不少


然而佟噶桿的行動,也讓林丹汗產(chǎn)生了警惕,于是林丹汗【其部在柏興地方有二牛以上可以攜帶之人盡攜之】,把能帶的都帶上,堅壁清野,避開與后金正面決戰(zhàn)


【(四月)二十二日

  大軍越興安嶺,次大兒湖之公七里河。

  是夜,遣每旗大臣一員:正黃旗鄂貝及鑲黃旗哈甯阿、正紅旗劉哈、鑲紅旗伊勒木及正藍(lán)旗烏賴、鑲藍(lán)旗巴都里,正白旗阿山、鑲白旗星訥率每旗小旗額真一員,每小旗護(hù)軍一人往援前行圖魯什、勞薩。

  大兒湖方圓約八十里,東西三河注入,湖水堿不能飲。距沈陽約一千二百里。此次因出征兵眾,日行四、五十里?!?/span>


——后金【越興安嶺,次大兒湖之公七里河】


【(四月)二十三日

  大軍次都勒河。都勒者,馬鐙也。

  是日,乃遣每旗一人,每貝勒下?lián)芙o馬二匹,乘馬前往捉生、躡蹤。

  所遣人名:正黃旗郎賽、鑲黃旗圖吉、正紅旗博堆、鑲紅旗伯布赫、正藍(lán)旗多多惠、鑲藍(lán)旗布岱、正白旗伯爾和泰、鑲白旗綽爾齊、喀爾沁部土謝圖額駙屬下通曉地理之蒙古人一,共九人往。

  是日,合圍直抵都勒地方。此次,汗殪黃羊五。

  是日,有一蒙古人,乃有察哈爾步行逃至,訊之,答曰:

  有二逃人馳六騎往察哈爾,告以天聰汗舉兵來征。察哈爾汗大懼,其部在柏興地方有二牛以上可以攜帶之人盡攜之,遁往庫黑得勒蘇地方。自大兒湖往,月末可至?!?/span>


——佟噶桿這邊也更新了情報,知道了發(fā)揮游牧民族特色的林丹汗要搬家避戰(zhàn)


【(四月)二十四日

  大軍次都勒河。

  是日,噶爾珠色特爾進(jìn)汗馬二,汗覽畢,納一卻一。

  是日,命八旗哈山、烏拜率每甲喇二人往調(diào)前行圖魯什、勞薩、阿山還。

  其緣由:察哈爾斷不能抵擋我軍,我追彼,彼即向外逃,且我馬疲糧盡,如今赴柏興可也。

  遂遣人調(diào)之還?!?/span>


——后金出動大軍行動,卻不能與林丹汗主力會戰(zhàn),反而陷入了困局,【我追彼,彼即向外逃,且我馬疲糧盡】,預(yù)計兵馬疲憊,糧草也相對吃緊……



【(四月)二十八日

  駐蹕,集諸申、蒙古、漢人眾軍諸貝勒、大臣及軍士等,宣諭曰:

  “汗曰:進(jìn)兵之地,有拒敵、敗走者殺之,不拒敵者勿殺之。

  再者,勿離散人夫婦,分賞俘虜之前,勿淫婦女。如有離人夫婦及淫婦女者,論死。殺不拒敵者及掠其衣服者,則奪其所俘,賞與首告之人,仍照例鞭責(zé)。

  除豚雞可宰食外,羊及膻羊以上,不許擅宰,宰則亦奪其所俘,賞與首告之人,仍照例鞭責(zé)。

  勿毀廟宇,勿犯廟中為祭祀所設(shè)之一切物件,違者論死。勿擾害廟內(nèi)僧眾,勿取其財物,可開載僧眾數(shù)目來報。若人畜逃入廟中,則聽俘獲。勿屯住廟中。

  即照此文繕成蒙文,頒發(fā)科爾沁、扎魯特、阿魯、敖漢、奈曼、喀喇沁、扎賴特等各族之主各一函。

  于是日,鑲藍(lán)旗奈格牛錄下佟色執(zhí)一來其妻之母家貿(mào)易之錫伯人攜至,為廝養(yǎng)卒。

  因其錫伯人盜米,殺之。佟色坐擅帶新人罪,鞭一百,穿耳鼻。

  鑲紅旗賴珠牛錄下拜賽、康喀賴牛錄下希福、奈曼部班金臺吉下多鐸、拉巴希喜、布拉克泰五人,奪取圖魯什、勞薩前行招用蒙古人之鍋七、狼皮一、狐皮十,為蒙古人告發(fā)多鐸。

  拜賽為首犯,殺之;拉巴希喜、希福各鞭一百,貫耳鼻;布拉克泰鞭一百,以其父有功,免貫耳鼻。將失查之甲喇額真博爾善、賴珠、康喀賴,并照例罰贖。

  正黃旗塔海牛錄下阿布納,寧古欽牛錄下費的色二人,盜土謝圖額駙部下蒙古馬轡,失主認(rèn)之,告于法司,將二人割嘴。

  正白旗喀克都里牛錄下綽納、考托及特瑣,盜土謝圖額附部下蒙古馬絆,為蒙古所執(zhí),告于法司,擬將以小刀割破三人足筋。凡所獲遺物自馬絆、籠頭、馬轡、碗、匙以上,具收集,令各失主認(rèn)領(lǐng)。

  是日,前遣圖魯什、勞薩獲察哈爾人三、馬七、駝一。先令布哈塔布囊攜所獲一人來報汗,訊畢殺之。其人言,察哈爾部左界與喀拉莽鼐之境相接等語?!?/span>


——四日后,佟噶桿召集軍隊,宣布此次出征追殺林丹汗及其沿途蒙古部落的紀(jì)律要求,雖然長篇累牘一大段,其實核心就在就在開頭那一段:【進(jìn)兵之地,有拒敵、敗走者殺之,不拒敵者勿殺之】,不抵抗投降的,不管他,拒不投降者格殺勿論!


【(五月)初九日,仍次布龍圖布拉地方,

  是日,命烏拜、塔哈布率每旗小旗額真一員、護(hù)軍十人,前行。

  前遣勞薩,于喀拉莽鼐地方,見察哈爾人四名,追至益圖地方,殺一人,三人出逃。

  時有敵兵近百人,曾分翼圖困前遣劉哈。勞薩見之,即率七人吶喊進(jìn)擊,其近百敵兵遂敗走。將此消息,由昂鼐來報?!?/span>


——林丹汗雖然主力避而不戰(zhàn),但依然間歇性派遣小規(guī)模部隊展開游擊戰(zhàn)發(fā)動襲擊


【(五月)初十日

  前行勞薩遣人來報,言未見蹤跡,察哈爾已遁去等語。

  是日,自布龍圖還,于枯囊地方駐營。】


——后金依然未能捕捉到主力


這個時候后金的處境愈發(fā)尷尬,不能與林丹汗的主力決戰(zhàn),糧食又吃緊,行軍中還會遭到小規(guī)模部隊襲擊


【(五月)十一日

  先遣勞薩至枯橐地方與大軍會。

  是日,大軍次枯橐地方。

  是日,大貝勒、莽古爾泰貝勒及諸貝勒會于汗處。召集八旗蒙、漢諸大臣,汗諭之曰:

  “我等原為征察哈爾而來,察哈爾不能御而遁走而追之無及。今我兵馬疲憊,引軍還沈陽,以俟再舉為佳乎?抑先往蒙古柏興地方,復(fù)入明境為善耶?二者孰便,爾諸臣定議以奏?!?/span>

  于是,乃諸臣集議,答曰:“此來已近明境,即赴柏興地方,復(fù)入明境,以圖大事為善也?!?/span>

  于是,定議征明。遣孟阿圖率納海、奇圖倫、博爾堆、達(dá)揚阿、精古勒達(dá)、董阿審、溫泰珠、每旗甲兵十人,選肥壯馬匹還沈陽報信,寄諭曰:

  “達(dá)爾漢額駙屬下人潛逃,先往察哈爾告密。察哈爾覺而逃去,追之無及。

  因還兵入蒙古柏興地方,焚其盧舍,復(fù)入明境。將我方所留糧米,移貯遼河,掘壕,嚴(yán)加守衛(wèi)。

? ? ? 再命揚古利額駙及巴布泰阿哥,自駐守地撤回沈陽守城。曾令喀喇沁人入法庫山耕種。今耕種完畢則已。倘耕種未完,則令其盡耕,仍加意防守?!?/span>


——根據(jù)后金方面記載,佟噶桿這個時候召集了后金集團(tuán)的干部,商議下一步的戰(zhàn)略方針,決定【即赴柏興地方,復(fù)入明境,以圖大事為善也】


其實就是準(zhǔn)備去宣府那里補充一波血包


【(五月)十三日

  達(dá)哈布率每旗一人往追之。

  是日,出獵黃羊,時有二黃羊并行,汗一矢貫之。

  是夜,次西里地方?!?/span>


——后金出現(xiàn)斷糧風(fēng)險,以至于佟噶桿不得不親自帶人打獵補充食物


【(五月)十五日,次朱兒格圖地方。

  是日,往追逃人之索尼塔布囊遣一人來,言逃人向察哈爾奔去,獲其所棄馬六匹。我等仍追之等語?!?/span>


——后金軍中的蒙古人也出現(xiàn)了逃跑跡象……


【(五月)十九日

  汗曰:“軍中糧盡,可以打獵。”

  遂令行圍,殺黃羊萬馀,其肉按旗甲兵數(shù)分給。汗射兩次,一失貫二黃羊。汗共射死黃羊五十八。

  是晚,次豁羅袞布拉克地方。

  是日,天氣炎熱,無水,人亦暈倒,以黃羊易水一碗而飲之?!?/span>


——斷糧情況越來越嚴(yán)重,佟噶桿干脆出動丘八們集體瘋狂打獵補充食物


好吧,糧食姑且還能通過打獵解決,然而除去食物以外,后金還面臨斷水問題,【是日,天氣炎熱,無水,人亦暈倒】?。?!


【以黃羊易水一碗而飲之】,估計是找到附近還留存的非敵對部落交易水資源


后金軍就這么勉強維持著


【(五月)二十五日

  右翼濟(jì)爾哈朗貝勒、岳托貝勒薩哈廉貝勒,左翼德格類貝勒、墨爾根戴青、額爾克楚虎爾、豪格貝勒,揀選軍中壯馬,按翼分旗往取蒙古柏興地方。

  汗、大貝勒、莽古爾泰貝勒,率贏馬兵士繼進(jìn)。

  是日,大軍次喀喇章地方。】


【(五月)二十六日

  次博多克地方。

  是日,命車爾格依察哈喇,率每牛錄兵二人,往黃河奪舟。

  是日,前行諸貝勒遣圖魯什、勞薩往捉生乃獲扎喀寨蒙古人一名,與貝勒同往之六名差役送之前來,訊之云察哈爾知我兵進(jìn)征消息,將其財畜運往黃河,馀者少,運者多。

  于柏與地方家家有人等語。于是,前遣兵乘夜進(jìn)發(fā),二十七日,攻取柏與地方。

  是日,汗至格根汗之歸化城駐營,軍遂分入各村收聚人畜?!?/span>


——【是日,汗至格根汗之歸化城駐營,軍遂分入各村收聚人畜】,嘿嘿嘿,八旗太君要搶食搶人搶物資了!


【(五月)二十八日

  命右翼鑲藍(lán),鑲紅,明安貝勒及鄂奔堆等四旗,各遣差役二人傳諭曰:“調(diào)往黃河一帶之兵力少,諸申二旗、蒙古二旗,四旗可選精騎,調(diào)赴彼處,以助兵力。若于黃河俘獲者多,可攜由攜之。不能盡攜,則聽前往之諸將自便。

  至諸貝勒掠獲俘虜,即于俘獲之地,酌留羸馬之兵守之。仍往其境縱掠之。俟還軍時,盡焚其廬舍糧糗?!?/span>

  每旗遣差役二人傳諭左翼四旗,曰:“仍往其境縱掠之。俟還軍之時,盡焚其廬舍糧糗。汗駐歸化城以待?!敝I華遣之。

  是日,歸化城諸喇嘛烏水布來朝見汗,殺羊一,賜茶飲華,遣之。】


【前行兵進(jìn)入博多克隘口,二十六日連夜馳入。是夜連夜進(jìn)入時,前遣圖魯什、勞薩生擒蒙古一人送至汗處,訊之云,察哈爾汗聞(愛新)[滿州]兵入板升,已將板升之財貨、牲畜運渡黃河,留存者少,運去者多,也有遺留之貧民。

  

是日午時,汗至庫庫和屯立營。


由此,(愛新之)[滿州之]兵一日之間急馳七百里,西至(黃河)[喀屯之]河、木納漢之山,東至宣府。自庫庫和屯往南及至漢人邊境,所居百姓悉俘之,殺其男子,俘其婦孺,將降附者編入戶口?!?/span>


——【仍往其境縱掠之,俟還軍之時,盡焚其廬舍糧糗】,【所居百姓悉俘之,殺其男子,俘其婦孺,將降附者編入戶口】,嘿嘿嘿,不愧是八旗太君……


【十旗俘獲人二萬一百五十八名、牛七千三百三十九,羊一萬四千四百五十,駝二十九,馬、騾五十九,驢八百五十三,人、畜共俘獲四萬二千八百八十八。


殺男丁一萬一千三百八十。

  

外蒙古諸貝勒俘獲人六千四百三十五,牛八千一百二十,綿羊,膻羊一萬七千九百五十九,駝五十八,馬四十五,驢一百七十六。


人與畜合計三萬二千七百九十三,其所殺人數(shù)尚不得知?!俊似焯練⒛卸∫蝗f一千三百八十】,蒙古黃鞋軍【其所殺人數(shù)尚不得知】……


佟噶桿:都是蒙古兵蒙古人自己干的壞事,和我們八旗太君無關(guān)!(σ???)σ..:*☆


干完了這些事情,補充了一部分物資(實際上相對于大軍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后金軍帶著所俘蒙古人,轉(zhuǎn)而向宣府方向進(jìn)發(fā),而且……


后金軍本身就已經(jīng)糧、水吃緊,在隨時可能斷糧的邊緣上,居然還敢攜帶俘虜?。?!


后金本身就已經(jīng)軍糧、水吃緊,在隨時可能斷糧的邊緣上,居然還敢攜帶俘虜!??!


后金本身就已經(jīng)軍糧、水吃緊,在隨時可能斷糧的邊緣上,居然還敢攜帶俘虜?。?!


所以……是誰給佟噶桿的底氣?


后金向宣府一帶進(jìn)發(fā)……


【 (六月)初一日

  往略明殺虎口一帶。蒙古柏興地方之達(dá)雅齊塔布囊、科爾沁部烏克善、滿珠習(xí)禮等遣人奏報彼處蒙古人逃入明境內(nèi)殺虎城等語。

  于是,即遣纛額真揚善游擊率御前護(hù)軍六十人,偕察哈爾汗屬下通事顧魯古,赍書往烏克善、滿珠習(xí)禮、達(dá)雅齊塔布囊處,命招降之。

  書曰:“金國汗致書沙河堡各官:

  我北征察哈爾,追一月十一日,護(hù)哨卒訊之,方已晝夜兼程遁去等語。

  我乃欲取其重鎮(zhèn)柏興地方。遂還兵,克其歸化城駐營,以待我往征黃河岸軍。聞我未經(jīng)收盡之人畜財物,為爾等容留等語。將我未經(jīng)收盡者,當(dāng)盡還我。

  該柏興地方人民,原屬格根汗。時察哈爾取之,則歸察哈爾所有,我取之,即為我所有,以我所有而爾等取之,不可也。

  我邊外之事,爾等不得干預(yù)。

  此事非爾帝所知,乃爾等邊塞官員所為也。爾等又非遼東官員。遼東官員干預(yù)我邊外葉赫之事,自受其苦。爾如不給還,與遼東官員有何異耶?

  況且,我此來乃為兩國和好。故遍諭爾守邊各官也?!彼礻鍟??!?/span>


——佟噶桿向宣府方面官僚表示,有部分察哈爾蒙古人逃到了大明境內(nèi),要求宣府交出這些人云云……嗯,明面上是這樣……


【初四日,楊善遣從來報:

  “蒙古人中,入明城者皆降,并命送出蒙古人財物性畜。

  時明守邊副將對我大臣等曰,凡財帛、牲畜諸物,將盡給還,我等惜之何為等語。

  言畢,即遣人往取之。”】


——宣府方面官僚心領(lǐng)神會,派人接洽商議,同時將逃入宣府附近的蒙古難民交付給后金軍


【(六月)初六日

  以八旗所獲諸物,收于汗所,欲分與眾人,但不敷分,遂分給八家,命分給各旗人窮苦者。

  所分財帛數(shù)目:

  毛青布三百一十七,蟒緞皮襖十三,鑲沿貂灰鼠皮襖二十二,素緞披頭蟒緞長褂四十四,莊金八根,蟒緞十緞八十一,豹皮九,灰鼠皮■三,狼皮、貂皮帽七,貂獺一,水獺五十,狐皮七十一,花氆氌三,青氆氌二,紅氆氌一,銀一千六百兩,狐皮■三,沙狐貍皮十六,灰鼠皮三百八十,綠妝緞一,云閃緞二,猞貍猻皮四,貂皮十七,海獺皮一,貍貓皮二十一,紅褐一及豹皮馬韂一,紅氈一,緞褥六,貍皮■一,帽前金佛二,帽後金花三,男用金耳環(huán)一對。

  是日,十旗所分仍獲數(shù)目:

  人一萬八千九百一十五,駝十八,馬騾四十二,牛五千九百四十一,驢七百九十七,羊及膻羊一萬一千九百六十五,牲畜數(shù)一萬八千七百五十五。

  共計人畜三萬七千四百八十二。

  該項俘獲中選其優(yōu)者獻(xiàn)汗與諸貝勒,每旗各取牛十、羊一百。

  又取八旗公中羊一千,賞永平及大凌河新附眾漢官:

  建昌馬總兵官牛六、羊百,

  麻總兵官牛四、驢二、羊八十,

  副將祖可法、祖澤洪、祖澤潤及韓大勛、張存仁、孫定遼、王總兵官、劉副將之子、曹恭誠、裴國珍等十員各牛四、驢二、羊八十,

  李云、鄧長春、陳邦選、薛大湖四員,乃各牛三、驢二、羊六十,

  馬游擊羊四十、驢二十,

  張洪謨牛四、羊八十,

? ? ? 孟副將、丁副將及楊副將三員各牛三、羊六十。

  以上四員,因在家并未從征,故未給驢,僅賞牛羊。

  再諸申有職之臣,以備御計,每備御賜羊一。其馀牛羊,各旗按甲士分之。

  軍中馬斃步行甲士,命各旗貝勒以牛酌賞之。

  其馀羊及膻羊,俱按甲士均分,令煮肉湯食之?!?/span>


——后金方面開始瓜分一波戰(zhàn)利品


【(六月)初十日

  大軍次虎湖斯河。

  是日,往招降入明境蒙古人之楊善、達(dá)雅齊塔布囊、衛(wèi)寨桑及科爾沁部烏克善舅舅、滿珠習(xí)禮率歸降頭目處察哈爾逐去,將來與等議和。

  “爾等將逃入蒙古送出,給還于我,甚善,我將往大同、陽和、宣府議和,途經(jīng)貴地,若無一言相報,恐爾見怪,故遣人至?xí)!?/span>

  沙河堡官員贈送書大臣諾恩特木爾、■第侍衛(wèi)巴克什、色陳畢車齊三人還,報歸降男丁一百六十人、婦孺一百五十八口,駝、馬、騾、牛五百。察哈爾汗之羊及降戶之羊,共九百四十。凡蒙古戶口及未及進(jìn)獻(xiàn)察哈爾汗財物,沙河官員俱送出,歸還于我,共計緞三千八百一十一,毛青布二千六百七十四。將此項財物分為五分,賜科爾沁部烏克善舅舅及滿珠習(xí)禮一分。其馀四分,分給八旗,公中存貯?!?/span>


——佟噶桿向宣府方面官僚表示感謝,并且點了個贊!(ノ ̄▽ ̄)


【(六月)十一日

  大軍至布里渡地方駐營。

  是日,遣達(dá)雅齊塔布囊、衛(wèi)寨桑、歸降蒙古諾恩特木爾、通事二人偕纛額真蘇達(dá)喇、喀朱、杜雷、孔果以及正黃、正紅、正白旗護(hù)軍各五十人,鑲黃旗護(hù)軍三十人,赍書往明沙河堡官員處。

  所赍書曰:“我愿議和,屢與遼東各官言之。而遼東各官與我結(jié)大仇,不聽我言。

  故我等將此羊一,燒酒黃酒各一大笸蘿、餅兩水盤,以資食用。

  復(fù)遣十七人來朝見汗,并獻(xiàn)牛二、羊八及緞四、饅頭一千、燒餅一千、棗子四金斗、葡萄十斤、白糖四十封、茶百封,燒酒黃酒各一大笸蘿。

  汗賜十七人中為首三人各牛一,其馀十四人各羊一?!薄?/span>


——明面上,佟噶桿向宣府官僚表示【我愿議和,屢與遼東各官言之。而遼東各官與我結(jié)大仇,不聽我言】,表示自己是來議和的


宣府方面官僚則【復(fù)遣十七人來朝見汗,并獻(xiàn)牛二、羊八及緞四、饅頭一千、燒餅一千、棗子四金斗、葡萄十斤、白糖四十封、茶百封,燒酒黃酒各一大笸蘿】云云


【天聰六年六月十三日,致書向明索取原賞與察哈爾之財物。

  書曰:

  “議和之事,詳載別書。

  向者該山西路一帶各邊口財物,乃均由格根汗布彥黃臺吉屬下部民收取。

  當(dāng)格根汗布彥(巴彥或伯彥)黃臺吉部落被察哈爾征服後,其給與格根汗布彥黃臺吉之財物為察哈爾所得。

  今我已將察哈爾逐走,理應(yīng)以給察哈爾之財物與我。

  察哈爾為邊外之國,我亦系邊外之國,且我軍既遠(yuǎn)道而來,豈能令其徒手而歸耶?

  我亦甚為勞苦,將何以賞我軍耶?財物無論誰所有,終為賞賜之物。勿以財物誤議和之事。

  爾此地之人,與我素?zé)o仇隙。我唯與遼東人為敵耳。與爾等何干?我兩國之好,惟爾等說合可也!”】


——佟噶桿向宣府方面表示:【今我已將察哈爾逐走,理應(yīng)以給察哈爾之財物與我】,要求賞錢……(我佟噶桿帶著丘八們?yōu)槟銈兩搪放晒倭懦隽?,你們?yīng)該給點東西意思意思對吧)


【(六月)十四日

  大軍次塔里雅蘭地方。

  是日,往德勝保送書之庫爾禪巴克什、衛(wèi)寨桑、羅碩還,偕德勝堡官員下千總一員率十五人來朝見汗,并獻(xiàn)牛二、緞三、饅頭一笸籮,燒餅一笸籮棗一金斗、燒酒一大瓶、黃酒一大瓶,不納,悉卻之。

  汗賜來獻(xiàn)牛千總牛一,遣還。

  復(fù)命庫爾禪巴克什、衛(wèi)寨桑率每旗護(hù)軍十人及小旗顏真一員,執(zhí)書偕千總等往德勝堡。

  書曰:“金國汗致書於德勝堡參將、守堡:議和之事,我已援天為詞。爾等果誠心愛民,不效遼東諸官,宜速成此事。倘耽擱時日,我雖欲等候,怎奈軍糧耗盡,所以約期十日者,為此故也。倘爾等故意惟諉,不力成此事,乃爾好戰(zhàn)也,其咎不在於我。至?xí)蟹Q謂尊卑且勿論,先成全此事。事成之後,自當(dāng)遜爾大國。爾等亦視我居察哈爾之上即可。”】


【 (六月)十六日,汗賞從征向?qū)?,巴特瑪牛十五、羊四十;阿魯部烏巴西牛十、羊四十;布哈塔布囊牛十、羊三十;希福巴克什牛十、羊三十;及巴賴山津牛十、羊三十,古魯古泰牛五、羊二十;土謝圖額駙部下卓兒畢牛五、羊二十;納木泰牛三、羊十。

  是日,遣龍什、白格依、衛(wèi)寨桑及新降蒙古通事二人,率每旗護(hù)軍二人,往阿濟(jì)格貝勒處。時遣布顏圖偕還。

  是日,德勝堡官員遣通官一員、千總一員,率領(lǐng)二十七人來朝見汗,并獻(xiàn)牛二、羊八、緞四、茶一百八十四包、煙葉六包、面白糖三十九包、冰糖九包、葡萄十九包、麥面三柳,棗一金斗、稻米三金斗、燒酒二大瓶、黃酒二大瓶、奶油三罐、斗一筐。

  是日,大貝勒以其旗人所獲牛二十、羊二百來獻(xiàn)汗。汗納其羊二,馀悉卻之。


  (六月)十七日

賞自德勝堡來朝獻(xiàn)牛羊之通官牛一;千總羊一;馀二十七人各羊一,遣還。

  庫爾禪巴克什率每旗纛額真一員,護(hù)軍各五十人往送。去後,沿明邊查尋我逃人蹤跡,不得而還。次巴延呼欽地方。】


【天聰六年六月二十二日,大軍次塔里雅蘭地方。

  是日,遣往阿濟(jì)格貝勒處之愛巴、喀木圖至,報張家口官員將犒賞察哈爾財物,悉數(shù)給還於我,并請互相通商等語。

  計給還財物數(shù)目:趙喇嘛還蟒緞二百一、補子緞五百七十五、紅緞二千二百二十七、倭緞六十四、褐子十二、虎皮六十九、豹皮九、狐貍皮四百六十、水獺皮四千四百七十三;柯郎中還緞五百七十六、水獺皮二百四十、狐貍皮二十五、虎豹皮十、各色包頭二百:七十還紅緞四十七、倭緞十四、各色緞十二、水獺皮八十、佛頭青布一千九百、補子素緞二十六 紅氈五十、布五百三十、毛毯二百七.

  共緞四千三百八十五、佛頭青布及布二千四百三十、褐子十二、水獺皮四千七百九十三、狐貍皮四百九十五、虎皮七十九、豹皮九毛毯二百七、紅氈五十?!?/span>


———【是日,遣往阿濟(jì)格貝勒處之愛巴、喀木圖至,報張家口官員將犒賞察哈爾財物,悉數(shù)給還於我,并請互相通商等語】,嘿嘿嘿……


【二十三日

  ……

  是日,遣往阿濟(jì)格貝勒處之達(dá)雅齊塔布囊即前來報消息曰,明遣人攜貨來張家口邊門與我貿(mào)易等語。


  二十四日

  ……

  是日,遣巴都里率每旗大臣一員,盡攜諸貝勒大臣銀器往明張家口貿(mào)易。

  檔案原注:昔太平時,以銀五兩四兩即可易得蟒緞,自興兵後,攻取遼東、沈陽,在國內(nèi)貿(mào)易時,一疋蟒緞價值二百兩。


此次,以每五兩六兩即可易取蟒緞。】


接下來把jialaoliu大佬考證的疑點直接粘貼上來:


【如果僅僅是“報張家口官員將犒賞察哈爾財物,悉數(shù)給還於我”,這事性質(zhì)還不算太過惡劣,因為“犒賞察哈爾財物”的名單里,全部是布匹和毛皮。


但是,這個賬目疑點很多,首先,林丹汗都如大同巡撫張宗衡所說的那樣“疲甚、餓甚、窮甚”,怎么還不趕緊在貿(mào)易中用馬匹換取糧食,而是換取了一大堆布匹和皮毛。


其次,賬目不對,“共緞四千三百八十五、佛頭青布及布二千四百三十……”后面從“佛頭青布及布、褐子十二”……到“紅氈五十”,都和前面的項目能對應(yīng)得起來。

  

然后,將“佛頭青布及布、褐子十二”……到“紅氈五十”去掉,前面的“計給還財物數(shù)目”里頭,就只剩下:

  蟒緞二百一、

  補子緞五百七十五、

  紅緞二千二百二十七、

  倭緞六十四、

  柯郎中還緞五百七十六、

  各色包頭二百七十

  還紅緞四十七、

  倭緞十四、

  各色緞十二、

  補子素緞二十六、


201+575+2227+64+576+270+47+14+12+26=4012

  

但是,滿文老檔里,緞總計是“四千三百八十五”,和老六統(tǒng)計的4012疋對不上,多了373疋。


后金是一個強盜集團(tuán)沒錯,可是還不至于連最起碼的算帳都會算錯。

  

那就只剩下這么一種可能:這是本假賬,相當(dāng)一批物資沒有在賬中體現(xiàn)出來,而是換算成373疋緞記入賬中,至于這些物資,是糧食還是鐵器或者其他什么的干活,可就只有天曉得了。


如果用這373疋緞去購買糧食,當(dāng)時明朝這邊蟒緞的價格,大約是每疋5到6兩,按5兩估計,373*5=1865兩,然后,按當(dāng)時的糧食價格一兩銀子能購買一石以上的糧食,差不多能購得將近2000石,一石120斤,240000,以每人每天吃1斤來估計,足夠6萬軍隊吃上40天,足夠斷糧的后金軍回沈陽了。


《滿文老檔》里的這本假帳看似滴水不漏,但是,別的記載不小心說漏嘴了:


天聰六年七月

  十五日,明國所贖糧米財物,阿什達(dá)爾漢及龍什、達(dá)雅齊塔布囊、衛(wèi)寨桑四人,悉行私取,不分給同行之白格依、愛巴里等。

  龍什復(fù)私換官價所買蟒緞,筆帖式白格依及筆帖式愛巴里以其事奏聞於汗。

  遂命盡奪阿什達(dá)爾汗、達(dá)雅齊、龍什所得財物、糧米,仍坐龍什竊盜罪,罰銀百兩,革職。

  衛(wèi)寨桑以新附之人,免奪其財物、糧米。

  巴克什庫爾禪妄自尊大,輕視同行筆帖式穆成格,向明人只報其身分,而不報穆成格。

  故盡奪巴克什庫爾禪所得財物。


這段記載不小心說漏了嘴:“明國所贖糧米財物”,而且后金人員在購買了糧米后存在斧拜行為……】


然后再把天山大佬的考證結(jié)果也粘貼上來:


【所以,滿文老檔已經(jīng)足夠證明,宣府巡撫沈棨給后金提供了糧食。


好戲還沒結(jié)束。我們看到的滿文老檔,是乾隆年間重抄版的,還有一本天聰年間的原始老檔。現(xiàn)代人研究天聰年間的舊滿洲檔,和現(xiàn)在看到的《滿文老檔》對比,發(fā)現(xiàn)《滿文老檔》刪去了一些內(nèi)容,現(xiàn)代人把一部分內(nèi)容復(fù)原了出來,整理成了一本書《_舊滿洲檔_諭刪秘要全譯_關(guān)孝廉》。


書里面,竟然發(fā)現(xiàn),這次沈棨資敵事件,滿清果然事后刪掉了一些內(nèi)容,說明他們不想讓后人看見這些內(nèi)容。


那么這些內(nèi)容是什么呢?天聰年間的舊滿洲檔,到底是怎么描述這次沈棨的“議和”呢?


注意:前方高能~~~~~~】


(真!高能?。?/span>


【<天聰六年七月初五日>

  是日,譴賽穆哈、穆虎二臣率[每牛錄披甲三十二名赍書往沈陽報信并迎接糧米。

  其所攜書日:

  孟阿圖自去處起行赴柏興地方。第十五日進(jìn)略。

  進(jìn)略時,以阿濟(jì)格阿哥為帥.

  率隨身擺牙喇、烏訥格巴克希兵及土謝圖額駙、扎賚特、杜爾伯特、孔果爾老人之子等兵赴宣府;

  譴扎魯特兵赴興訥地方,??楚虎爾、四子部、土默特兵赴畢東齊地方,恩格德爾額駙、巴林、喀喇沁兵往伊齊里地方,

  舅吳克善、伊爾都齊率兵往殺虎口,

  我八旗、俄本堆旗、漢軍旗、敖漢、奈曼、孫杜棱等合兵進(jìn)略博多克隘口以西、黃河以東一帶地方,

  宣府以西、黃河以東之間七百里,一日之內(nèi)盡克之。

  其察哈爾汗諸物留于格根汗歸化城者,盡攜之渡黃阿以去,其余部民,牲畜,財物俱在。時察哈爾汗財物存于明殺虎口。鄂米特穆爾,巴克希甘迪侍衛(wèi)、色臣畢車齊三大臣率戶三百進(jìn)入明國。譴御前擺牙喇兵一百同舅吳克善兵及達(dá)雅齊,衛(wèi)齋桑往議,盡取之。其存于宣府張家口之商上之財,亦盡議取之。

  其后,欲與明國儀和,譴阿希達(dá)爾漢,達(dá)雅齊、龍希(《滿文老檔》1990年譯本譯作龍什),衛(wèi)齋桑等四人往張家口議和、貿(mào)易,留住七日。與宣府都堂(宣府巡撫沈棨)往來議畢,刑白馬烏牛,明國都司四員與我議和四大臣發(fā)誓。

  宣府都堂言:其饋遺大禮,率遼東地方官員后議。今所取額甚多,宜報上以聞。若俟下文,則爾等急需糧糗。和議既成,宜饋以接濟(jì)。等語。

  遂以銀五百兩、金五十兩、蟒緞五百匹、緞五百匹、布千匹來獻(xiàn)。

  來接米、炒面時,每旗譴大臣各一員,以賢能大臣一員統(tǒng)領(lǐng)。每甲喇派章京各一員,其在牛錄隨驢牛前來之人米及炒面,著公馱速迎。

  所謂公馱送來者,即恐貧獨之人米面不得以送來。

  至于接迎諸貝勒大臣,聽各主自便。其新漢官之米,著各旗公馱送來。

  至于接迎新蒙古喇嘛之人,由貝勒等督派可信者,編隊與前來之官員同行,著前來官員妥加管束,沿養(yǎng)息牧河北岸而來。

  等語。


  是日,阿濟(jì)格臺吉來與汗會,擇獻(xiàn)牲畜之教:馬二十二匹、騾一匹、牛四百二十六頭、驢十頭、羊一千三百二十五只。

  以上性畜,以羊百只留入旗公用,其余八旗分取之?!?/span>


宣府巡撫沈棨:【若俟下文,則爾等急需糧糗,和議既成,宜饋以接濟(jì),等語】


【來接米、炒面時,每旗遣大臣各一員,以賢能大臣一員統(tǒng)領(lǐng),每甲喇派章京各一員,其在牛錄隨驢牛前來之人米及炒面,著公馱速迎】


【貧獨之人米面不得以送來】


【其新漢官之米,著各旗公馱送來】


?。。。。。。。。。。。。。。。。。。。。。。。?!


宣!府!通!敵!


天山大佬的結(jié)論分析:【后金打林丹汗,林丹汗搞的后金斷糧,根本追不上林丹汗。


餓上幾天,后金士兵還拿的動刀嗎?


幾萬后金軍隊即將斷糧,這是消滅他們的最好時機。


最不濟(jì),林丹汗成功逃走,明朝還能在草原上保持一個牽制后金的力量。


結(jié)果,沈棨等人明知道后金缺糧,還要接濟(jì)后金,這不是賣國是什么?


沈棨這樣故意害死林丹汗,就是放任后金統(tǒng)一草原,后金以后入寇內(nèi)地,還有誰能來阻擋?


后面大家也知道了,后金得到了沈棨的糧食接濟(jì),滿血復(fù)活。


后金三次入寇宣大,兩次入寇北直隸山東,明朝的華北徹底糜爛,陷入兩線作戰(zhàn)的困境,最終滅亡】


【(六月)二十六日

  遣庫爾禪巴克什、羅碩往張家口,是日申時還。

  是日,遣往張家口之達(dá)雅齊塔布囊、白格依前來報信。

  是日,遣達(dá)雅齊塔布囊、白格依還。

  是日,復(fù)遣庫爾禪巴克什、羅碩赴張家口。】


——張家口,哈哈哈,張家口?。。?/span>


【 (六月)二十七日

  宣府都堂、總兵官遣張家口黃官壽、通官二守傭率十一人,同前遣往張家口之庫爾禪巴克什、衛(wèi)寨桑、羅碩等赍十二、羊二十、梨一金斗、李子一金斗、棗一金斗、茶兩簍、稻米十斗、麥面十斗、燒酒一大瓶、黃酒一大瓶,來朝獻(xiàn)禮。

  領(lǐng)兵諸貝勒、大臣各按翼序排列畢,汗御黃幄坐,令前來獻(xiàn)禮之二守傭二通官進(jìn)見汗,四人不勝恐懼,跪拜打顫,叩首而退。

  次命從人遙拜。拜畢,命坐左側(cè),宴之。

  宴畢,賞二守傭各馬一,二通官各牛一,再其馀九人各羊一。

  科爾沁人、滿洲人、漢人大市于張家口。

  科爾沁部土謝圖額駙屬下三人乃潛入明邊,取其牛驢。遂責(zé)之曰,兩國既和好貿(mào)易,爾為何違禁擅掠與國牲畜等語,命執(zhí)三人赴明邊上,斬其為首者,以示明人,其馀二人各鞭一百,貫耳?!?/span>


——好一副民族團(tuán)劫,八旗太君與宣府官僚其樂融融的友好畫面?。?!


【(六月)二十八日

  宣府沈都堂、董總兵官,身任議和,約定與滿洲講和。

  誓告天地時,大明國全都司、黃都司、二州官四員與滿洲國阿什達(dá)爾漢及達(dá)雅齊、龍什、衛(wèi)寨桑四大臣,刑白馬烏牛,及焚書誓告天地曰:

  “大明國、滿洲國,我兩國皆欲修好,和睦相處。故刑白馬烏牛,誓告天地。

  若大明先渝盟,則天地譴之,統(tǒng)絕國亡。

  若滿洲先渝盟,則天地譴之,統(tǒng)絕國亡。

  兩國若遵守誓告天地之言,和睦相處,則天地眷祐,至世世子孫,永享太平?!?/span>

  盟畢,以和事成,贈金五十兩、銀五百兩、蟒緞五百、毛青及布一千。】


——沈棨率領(lǐng)宣府官僚,公然與佟噶桿直接展開了親切友好的盟誓?。?!


【(六月)二十九日

  明國使臣還。遣筆帖式祁充格率差役八人送之。

  是日,其在張家口所得財物,分為五分,一分賞土謝圖額駙。其馀四分及阿濟(jì)格貝勒所得財物、沙河堡所獲財物、俱賞與領(lǐng)兵諸將。

  賜五備御總兵官揚古利、和碩圖額駙、烏訥格各頭等蟒緞一、倭緞一、緞一、水獺皮二;

  一等總兵官冷格里蟒緞一、倭緞一、水獺皮二;

  ……(省略一部分)

  守城各官減半給之。

  副將薩克達(dá)屬下舒賽、金礪及石國柱、孫得功、高鴻中、金王和等六副將各賜蟒緞一、每二人合給水獺皮一;

  ……(省略一部分)

  因病未從征及因私事居家之官員均未賞賜。

  奉汗命留部辦事各大臣等,均行賞賜。

  此次行賞時,恩格德爾額駙及該旗大臣等均免賞。

  免賞緣由:去尋察哈爾汗庫中財物,未龍盡數(shù)收回,反使之流散。故擬罪免賞。

  明安貝勒、鄂本堆及該旗大臣等免賞。

  免賞緣由:將其掠獲之馬、牛、羊、膻羊等,均未交公,私行隱匿,殺而食之,任意奢侈。故免賞。

  以上三旗官員,有在汗,貝勒前任事,或因為公事留家者,均行賞賜。

  諸申獲罪大臣等均免賞賜,俟還沈陽后議罪。

  所獻(xiàn)豹皮、虎皮、紅氈,八家分取之。其馀緞,水獺皮、毛青、布等諸物,盡賜與眾軍士,按甲分之。

  是日,白格依、希福、達(dá)雅齊塔布囊、羅碩、自張家口來報信,言已與明國盟誓和好。

  是日,晉封汗之子豪格貝勒為和碩貝勒?!?/span>


——后金與晉商后臺、宣府官僚完成了接洽,處于斷糧斷水困境的后金軍立即滿血復(fù)活,然后率軍返回沈陽……


此次商路派與后金的聯(lián)動成敗幾何?嗯……其實不好說,單從此次行動來看,后金這邊確實取得了一些戰(zhàn)果,但畢竟沒有將林丹汗主力摧毀,而且自己半路差點斷糧藥丸,若非宣府沈棨及時接濟(jì)到位,怕不是有命出來沒命回去!


但是對于佟噶桿來說,此次行動并不是沒有意義,路途上的經(jīng)驗總結(jié)被成功應(yīng)用到了下一次對林丹汗勢力的打擊以及對大明的入塞中!


兩年后,即崇禎七年,也就是林丹汗病死的那年,佟噶桿敲定計劃:


【今興大兵宜抵宣、大。


察哈爾先為我敗,舉國騷然,貝勒大臣將來歸我,必遇諸途。


我一則征明大同,一則收納察哈爾來歸官民】


看懂了嗎?


有了上一次差點斷糧斷水的經(jīng)驗,這次后金軍收拾林丹汗余部以及入塞要沿著宣府大同行動,以方便潛伏在當(dāng)?shù)氐暮蠼痣[形守護(hù)者商路派官僚隨時接濟(jì)補給,當(dāng)然同時也方便了【后金強盜集團(tuán)——晉商——商路派官僚】玩劫掠銷贓流,將劫掠過來的硬通貨、人畜等通過商路派進(jìn)行銷贓兌換獲取所需糧食、甲兵、雜貨……


嘿嘿嘿……


然而那個配合后金完成如此瘋功偽績的宣府巡撫沈棨沈大人捏?


【(沈棨)因陳:此番東兵實有精騎五六萬,即紅衣大炮亦裝載十余具隨行,聲勢甚重。

  插部號稱四十萬,且遠(yuǎn)引避之。

  自五月二十六日,薄宣府邊,由西行;

  至六月初四,薄大同邊,又往歸化城燒絕板升;

  至六月中旬復(fù)還大同,相持?jǐn)?shù)日;

  至十九日,又薄宣府;

  二十一日,東行;

  二十四日,大營聚山北,以數(shù)千騎薄張家口,索幣;

  二十六七日,宣府通官與宰生威往還講觧;

  至二十八日,講成;

  二十九日,遂徙幕而去。

  夫以五六萬伉悍之眾,插所畏避,乃臨邊一月,秋毫無犯,此非賴皇上齊天之景福,豈能及此?】


——沈棨表示:沈某人【夫以五六萬伉悍之眾,插所畏避,乃臨邊一月,秋毫無犯,此非賴皇上齊天之景福,豈能及此?】φ(>ω<*)?


然而……


【逮巡撫宣府右僉都御史沈棨。


時插漢虎墩兔憨犯張家口求款市,棨不以聞,即答書設(shè)誓宴賚。


太監(jiān)王坤以聞,逮訊之?!俊O(jiān)王坤突然發(fā)威舉報,要搞死沈棨!


崇禎得知宣府通敵案后直接把沈棨下獄!


【崇禎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原任宣府就逮巡撫沈棨奏辨:

  

誓書先經(jīng)毀裂,所犒實系俺卜部落哈喇慎諸人,并未允其有門?身力說誓之舉,葢監(jiān)視內(nèi)臣王坤所親見,比其自誓,永不犯邊之后,因責(zé)以掠畜之罪,即罪生事,頭目盡還所掠驢牛,旋即離邊而去,且所出皆其捐賠,絕不敢開銷額賞,重為本朝體統(tǒng),慮更為后日開端慮也。俱乞一一究明。

  

帝以瀆陳責(zé)之?!?/span>


——沈棨狡辯說【所犒實系俺卜部落哈喇慎諸人】,而且【葢監(jiān)視內(nèi)臣王坤所親見,比其自誓,永不犯邊之后】,王坤也親眼所見?。?/span>

王坤:是!個鬼?。。ɑ?/figcaption>

監(jiān)王坤: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皿▼)


崇禎大怒:好家伙,沈棨你居然還敢狡辯!(▼へ▼メ)


【發(fā)下宣府巡撫沈棨本,欽奉御批:明明以國號下與逆奴并列并誓,又給之金帛等物,尚敢修飾,損威辱國,專擅欺君!欽此!】,給朕砍了他?。?!(╬ ̄皿 ̄)=○


也就是說,太監(jiān)王坤可能也親眼目睹了沈棨等人的瘋功偽績,而沈棨還誤以為王坤是自己人或可以發(fā)展成自己人……


結(jié)果王坤以及其背后的棋手反手就把沈棨玩死……


問題來了,為什么沈棨會對太監(jiān)王坤產(chǎn)生誤判?王坤背后的棋手是誰?王坤是誰的人?


百度百科復(fù)制過來:【……其后,XXX指使翰林院修撰陳于泰打著“陳時政四事”的幌子,指桑罵槐攻擊溫體仁。溫體仁則指使宣府太監(jiān)王坤彈劾陳于泰盜竊科名,牽連XXX……】

所以沈棨才對王坤一度產(chǎn)生了誤判,畢竟溫體仁與商路派BOOS(至少是明面上的)的關(guān)系一直很微妙,【大奸相溫體仁對XXX表面奉承,暗地謀奪其首輔之位】,本來在朝堂派系斗爭中合作得很愉快,然而翻臉也很突然


說到這里,我估計大家應(yīng)該都能猜到這個疑似商路派BOOS(至少是明面上的)的人究竟是誰了吧:


試圖掌控登萊海上商路的孫元化是誰的人?


【……如登撫孫元化者,歲費金錢八十余萬,比之毛文龍之舊已數(shù)倍矣。料理兩年,無論復(fù)四州、援大凌,即島兵兩変亦且充耳無聞。


且登兵號二萬之眾,調(diào)赴關(guān)寧者止二千五百而已云盡,如此破綻,罪已滔天,業(yè)經(jīng)自簡,而延儒何以堅護(hù)不休?


則以同鄉(xiāng)入幕,參貂白鏹每月一至耳……】;


往返于孫承宗、東江鎮(zhèn)、袁崇煥、遼西斧拜窩的周文郁是誰的人?


【寧遠(yuǎn)海口副總兵周文郁,延儒之家奴也,元化敘殺劉興治之功侈及文郁,隔海敘功,不敢遺其家奴,其謟事延儒亦何所不至乎?延儒家奴冒功可至副將,欲使其明賞罰以鼓將士之用命,其可得乎?何怪邊帥之囊朱提闖延儒之闥者如流水也?】;


完成宣府資敵這一瘋功偽績的沈棨是誰的人?


【召兵部尚書熊明遇等于平臺,以沈棨私通插漢,欺擅辱國;


明遇對曰:『天語嚴(yán)毅,臣等不勝惶懼!退而思之,亦邊臣處置失平耳,于天威無捐也。七月朔,撫臣沈檠手書曰:「青永為哈喇慎諸部,現(xiàn)在墻下與招撫官懼然道故;往論之,啟其悔心,。明旨雖嚴(yán),不亦紆邊臣之難乎!以插漢臨邊而去,俱阜上威靈所及;圣意云辱,不過謂誓稿數(shù)語耳。漢、唐英主于塞外嫚書,皆置不理;即本朝款貢言語豈能盡馴,邊臣卻而不奏。今此舉實不成盟,中軍都司等官與之頡,兼以捐俸犒勞為詞,未聞朝廷裁處,于天威何損哉』!


先是,插漢屯膳房堡、沙嶺,時總兵王世忠、巡撫沈棨因私犒三千金,插漢攢刀說誓;


事聞,上初猶豫,熊明遇力為請。


上以問周延儒,伏地不對者久之,上乃不允;以誓文中朝廷與插漢并體尋逮棨,遣戍】;


用假情報讓楊嗣昌作出誤判,用假情報坑死盧象升,崇禎十二年二月到四月間疑似二次宣府資敵的操盤手,松錦大戰(zhàn)中疑似情報泄露秀操作的,偽大的陳新甲是誰的人?


【至七月,給事中馬嘉植復(fù)劾之,遂下獄。新甲從獄中上書乞宥,不許。新甲知不免,遍行金內(nèi)外。給事中廖國遴、楊枝起等營救于刑部侍郎徐石麒,拒不聽。大學(xué)士周延儒、陳演亦于帝前力救,且曰:“國法,敵兵不薄城不殺大司馬?!钡墼唬骸八椅鹫?,戮辱我親籓七,不甚于薄城耶?”遂棄新甲于市】


【誅前兵部尚書陳新甲。初,周延儒入其賄,營解甚力;因奏:『國法,大司馬兵不臨城,不斬』。上曰:『他邊疆,即勿論;僇辱我親藩七,焉不甚于薄城乎』!延儒語塞。既而刑部署事右侍郎徐石麒奏其釀寇私款;立奏上,竟棄市?!冻绲潓嶄洝贰?/span>


【臣于是引失陷城寨律秋斬。舊輔臣延儒為新甲營解甚力。面奏謂國法大司馬□不薄城不斬也。先帝曰:「他邊疆即勿論,戮辱我七親藩,不甚薄城乎」?延儒語塞。先帝尚以秋斬來蔽辜,諭臣再議。于是引居中調(diào)度臨時不能策應(yīng)因而失誤軍機者斬律。朝上,午即會官處決?!?;


孫元化、周文郁、沈棨、陳新甲、馮銓……乃至作為對手的溫體仁,這些人物中圍繞著的核心,就是

?【周? 延? 儒】


(但是即便到現(xiàn)在為止,商路派問題雖有脈絡(luò),還很不完善,到時候還得進(jìn)一步看周延儒、溫體仁的事情,如果要寫的話,難度又更大了,腦殼痛……)


明末另一毒瘤商路派——然后是崇禎五年宣府資敵案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西畴县| 彭阳县| 任丘市| 洛南县| 庄河市| 凭祥市| 高密市| 吉首市| 高州市| 桐梓县| 明光市| 德昌县| 公安县| 福泉市| 商南县| 香河县| 武清区| 哈密市| 丹巴县| 新建县| 家居| 天柱县| 绍兴市| 桃江县| 灌南县| 泰安市| 荔波县| 达拉特旗| 鹤壁市| 云安县| 永川市| 通江县| 万州区| 尉犁县| 定日县| 易门县| 北碚区| 保山市| 正宁县| 那曲县| 泸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