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所論知與性,四法和同為自然
3-1
《天地》
天地相合,
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下神器》:
天下神器,
不可為也,
不可執(zhí)也。
為者敗之,
執(zhí)者失之。
是以圣人無為,故無??;
無執(zhí),故無失。
《天地四法》: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和同》: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
《天網(wǎng)恢恢》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不言而善應(yīng),
不召而自來,
繟然而善謀。(chan,和緩)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乾
《損益》:
高者抑之,
下者舉之;
有馀者損之,
不足者益之。
乾
《報》:
和大怨,必有馀怨;
以德報怨,
安可以為善?
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
乾
……………………………………
《莫不知》
弱之勝強(qiáng),柔之勝剛,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坎
《水》:
天下莫柔弱于水,
攻堅強(qiáng)者莫之能勝,
以其無以易之。
坎
………………………………………
《尚與病》:
知不知,尚矣;(智者尚)
不知知,病也。(不智者?。?br/>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痛恨病態(tài))
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
艮
《多滋》: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章,盜賊愈多。
天下多忌諱,民彌貧。
艮
………………………………………
《大直》:
大直若曲。
震
《不恃》:
圣人為而不恃,
功成而不處,
其不欲見賢。
震
………………………………………
《自知》:
圣人自知不自現(xiàn)。
巽
《天下正》:
清靜為天下正。
巽
………………………………………
《智者》: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辨者不善,善者不辯。
離
《鬼不神》
以道蒞天下,
其鬼不神;
離
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
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離
………………………………………
《下上》:
強(qiáng)大處下,
柔弱處上。
坤
《不有》: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
功成而不有。
坤
《不拔》:
善建者不拔。
坤
………………………………………
《難事》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
是以圣人終不為大,
故能成其大。
兌
《譬》:
譬道之在天下,
猶川谷之于江海。
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