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畫派——畫說孔雀
文/王德祿
孔雀為天之神鳥,佛經(jīng)中其位于佛祖之左右,也是普賢菩薩之坐騎。有《孔雀明王經(jīng)》三卷,收在《大正藏》第十九卷中。
孔雀在我國文學藝術中,也有體現(xiàn)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兹傅娜A麗也是歷代詩人,畫家描繪的對象。其羽衣華麗而不妖艷,可謂挺自然之奇姿,體全精之妙質(zhì)。其嬉游于平闊高峻之野,藏于密林桂樹之中。相聚群芳百卉之幽深、食野果飲山泉,清高文雅不入俗流。

靜止時舉首引頸、儀態(tài)端莊,有人皇王者之威儀?;蚴嵊鹋钏桑瑵嵣碜园?,修整華衣翠衿、沐浴于晨旭落霞,有佩鸞風是俊美。此時秀目微合,蘭心沉靜無躁。而或凌空翔翥與落霞齊飛。飄飄然似流風之回雪,悠悠然似鳳舞龍翔,上下翻飛羽翼似吳帶當風,華服閃爍如曹衣浮水。隨后珊珊降落于汀蘭高地,引頸長鳴,聲徹寰宇如鶴唳九霄。
每逢春溫萬木萌生,風和日麗之際,振翅抖尾,開屏如扇,閃爍顯耀于群,激情奮發(fā),其狀仙風道骨,不入媚俗。

余嘗求之,其情其理思其華美,慕其高雅,冥思苦索,多次試筆無果。反復試筆,只覺得其形而無神韻。后觀恩師田世光先生畫孔雀,深得其法之秘訣,伏案自省,六法之中氣韻生動貴在神韻。思其處清風冷月之下,桂魄密林之間,溪水潺潺之側(cè),野卉群芳之中,得其自然之本性。

終于畫之心先成竹于胸中,隨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畫者,急起而從之,如兔起鶻落,稍縱則失矣。成圖之后,反復修訂,方才定稿最后細心雕琢,終成神形兼?zhèn)涞目兹府嬛衿?/p>
孔雀各部位的寫生不同形態(tài):

孔雀的骨骼結(jié)構(gòu)圖

孔雀翅膀的羽毛結(jié)構(gòu)排列

孔雀尾部羽毛結(jié)構(gòu)排列

雄孔雀頭部的形態(tài)寫生

雄孔雀頭部的形態(tài)寫生

雌
孔雀頭部的形態(tài)寫生

雌孔雀頭部的形態(tài)寫生

孔雀爪部的形態(tài)寫生

孔雀羽翎的三種不同形式工筆畫法

孔雀羽翎的寫意畫法

雄孔雀的頸羽形態(tài)寫生

雄孔雀背羽腰羽及尾上覆羽的特寫
單孔雀的各種寫真動態(tài)圖:















雙孔雀各種寫真動態(tài)圖:












孔雀繪畫詳細過程:

首先白描鉤出孔雀的完整形象

然后用墨打好底色。莖羽上色,用三青畫出深淺。

再上完首遍顏色

上完第二遍顏色

經(jīng)過多次上色這一步驟基本完成

最后精心整理并用細筆勾畫羽毛細致部分
恩師田世光孔雀畫作賞析:





王德祿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