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風險理財方式對比:貨幣基金、銀行存款、大額存單、純債基金、國債、國債逆回購
我們接觸較多的風險相對較低的理財產品有貨幣基金、銀行存款、大額存單、純債基金、國債、國債逆回購等,下面我們詳細講解一下。
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的基金資產僅投資于貨幣市場,在周末、節(jié)假日也有收益。
貨幣基金凈值固定不變,一般為1元,投資該基金后,投資收益的增加表現(xiàn)為投資者所擁有基金份額的增加。
并不是所有的貨幣基金都支持隨存隨取,即使支持隨存隨取,在額度上也有一定的限制。
我們最熟悉的貨幣基金也許就是余額寶了,可以用來存放日常使用資金,風險非常低,因此其收益也很低,最近年收益都跌破2%了,贖回快速到賬(2h內)目前單日單戶限額1萬元,普通到賬需T+1。

雖說貨幣基金風險非常低,但也會偶爾產生虧損的情況,比如2005年4月27日,鵬華貨幣A每萬份收益為-0.2804,這是我國第一次出現(xiàn)貨幣基金虧損的情況。
銀行存款
定期存款
截止到2023年6月27日,四大行的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利率已跌破3%,銀行大額存單收益會稍高一點。

當前下調存款利率,一方面是為了鼓勵消費,降低居民存款意愿,讓居民手里的錢動起來,也有利于儲蓄向投資轉化;另一方面是為了鼓勵企業(yè)以較低利率貸款進行投資發(fā)展,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同時在貸款(銀行收取利息)利率下降的情況下通過降低存款(銀行支付利息)利率來減輕銀行運營負擔。
銀行存款流動性比較差:若提前提取定期存款,提取部分按提取時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
也就是說定存是可以提前取出的(取款速度挺快的),但是利息收益會減少。
從收益上來看:純債基金>銀行定期存款(兩年起)>貨幣基金。
從流動性上來看:若不計利息損失,定存最快,在銀行客戶端或者銀行網點即可操作,1萬元以內余額寶等貨幣基金到賬也很快,超過1萬元余額寶到賬時間為T+1,純債基金到賬時間為T+1。
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是指由銀行業(yè)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個人、非金融企業(yè)以及機關團體等發(fā)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是銀行存款類金融產品,屬于一般性存款(保本保息,有存款保險保障),利率較同期普通定期存款更具競爭力,可在金融市場上流通轉讓,較定期存款更為靈活,也可提前支取和贖回,投資門檻高(通常20萬起存)。
個人大額存單全部提前支取或部分提前支取的,提前支取部分按支取日發(fā)行銀行掛牌公告的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其余部分(如有)到期時按大額存單開戶日約定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支取后的剩余金額不得低于該產品的購買起點金額。已部分提前支取的大額存單允許轉讓,轉讓后的大額存單仍可部分提前支取。
個人大額存單只允許全額轉讓,不允許部分轉讓,配發(fā)紙質憑證的個人大額存單僅支持柜面渠道面對面轉讓,不支持線上轉讓,按月付息的個人大額存單,不允許轉讓。
關于大額存單轉讓,我們舉個例子:
張先生用30萬本金購買了一筆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為3.35%,若持有到期,利息為3.015萬元。張先生在持有該大額存單一年半時有用款需求,此時估算利息約1.5075萬元(前提是持有到期),若提前支取,只能按活期掛牌利率計息,獲得利息為:30*0.3%*1.5=1350元,利息損失:15075-1350=13725元。
為避免利息損失,張先生決定將大額存單進行轉讓(可通過銀行柜臺、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渠道),為促使掛單盡快成交,讓利1075元,以31.4萬元????(30+1.5075-0.1075=31.4)的格掛單轉讓。
螞蟻君有一筆閑置資金,購買了張先生的大額存單,一年半后到期,到期本息合計為:30+30*3.35%*3=33.015萬元,由于當初購買的價格為31.4萬元,持有一年半的實際年化利率為(33.015-31.4) /31.4/1.5=3.43%。
由上可知,大額存單轉讓不僅解決了張先生的資金流動性問題,而且為螞蟻君提供了利率更高、期限更靈活的存款產品,若到期前螞蟻君有用款需求,仍可再次掛單轉讓,如轉讓成功可以提前變現(xiàn),避免因提前支取造成利息損失。
當大額存單額度售罄無法購買時,可以選擇購買轉讓中的大額存單,由于轉讓中的個人大額存單距離到期的時間不同,客戶可以根據自身的資金配置需求,選擇合適的期限,相對于普通定期存款的期限更為豐富、靈活。比如,一筆存期3年的大額存單,客戶在持有1年9個月的時候轉讓,剩余存期1年3個月,受讓方相當于買入一筆15個月期限的產品。
下圖為中國銀行2023年6月8日起發(fā)售的2023年第二期個人大額存單信息:不同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大額存單利率還是有差異的,特別是部分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大額存單利率較四大行會高一些。

純債基金
講解純債基金之前,先看一下債券可能遭受的風險。
債券風險
影響債券的主要風險因素為利率風險與信用風險。
利率風險:因利率變動導致的債券價格波動對債券投資者收益產生的不確定性風險。
可以用‘久期’來衡量利率風險,我們可以把‘久期’簡單理解為債券的平均到期時間,也即債券投資者收回其全部本金和利息的平均時間,久期越長,債券剩余期限越長,則債券價格對利率波動越敏感,要承擔的利率風險就越大,相應的,預期收益一般會越高。
債券價格與利率成反向關系:
當市場利率升高時,債券價格一般會下跌,這是因為老債券票面利率在發(fā)行時已經確定,較新發(fā)債券利率低一些,沒有吸引力,在不改變債券到期收益率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降低債券價格,減小投資者買入成本,間接提高持有收益率來吸引投資者。
當市場利率下降時,比如央行降準降息以提高市場流動性,銀行存款收益率太低,債券價格一般要上升,相應的,此時債券基金收益將會提高。
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看一下利率上升而債券價格下降的邏輯:
如果你持有一張面值100元、票面利率4%的債券,一段時間后,利率上調,市場上新發(fā)行的同樣面值的債券,票面利率為6%,此時你就很難以100元的價格將持有的債券賣出,因為資本逐利,投資者都會去購買利率更高的新債了,這樣能獲得更高的利息收入,你必須折價出售持有的債券來補償這2%的利率差,這樣投資者才可能購買你的債券,也就是通過降價來彌補利率差。
通常,貨幣政策會影響市場利率,比如央行通過降準、降息實施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供應量增加,市場利率下降,導致債券價格上漲,利于債券市場。
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指債券發(fā)行人不能按時足額還本付息或者發(fā)行人信用評級下調引發(fā)債券價格下跌,導致債券投資者產生損失的不確定性風險。
如2020年11月10日,永煤集團因未能按期兌付“20永煤SCP003”,引發(fā)債市動蕩。
所以我們選擇純債基金時,應盡量避免信用債占比過大的基金,要選擇長期業(yè)績穩(wěn)定、回撤幅度小、在同類型基金中表現(xiàn)靠前、費率低的純債基金。
因信用債有一定的違約風險,所以必須提高其收益率才能吸引投資者,為投資者提供合理的信用風險補償。
除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外,債券投資還面臨其他四種風險:流動性風險、購買力風險、贖回風險、再投資風險。
純債基金
純債基金專門投資債券,不包含股票等高風險資產,收益穩(wěn)定,不會大起大落,走勢和股票市場一般呈負相關關系。
優(yōu)秀的純債基金年均收益在5%左右,贖回到賬時間為T+1。
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近似視為無風險收益利率,其波動區(qū)間約為2.5%~5%,平均收益率約為3.16%。

債券價格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呈負相關關系:在10年期國債收益率高于3.5%時,利率處于相對高位,債券價格相對較低,有上升空間,適合買入債券基金。
純債基金并不承諾保本,在一段時間內收益可能為負(很少超過半年),即使在債券熊市中,業(yè)績中上的純債基金年收益也很少出現(xiàn)虧損的情況。
注意:自2022年1月1日起,資管新規(guī)正式實施,剛性兌付的保本理財產品將不復存在,銀行理財、普通債券、信托不再保本保息。
我們要如何應對債券基金回撤
由中證全債指數走勢圖可見,自2010年來債市共經歷過4次熊市,分別是:
2010.10.8--2010.12.1:跌幅約為3.17%。
2013.7.5--2013.11.19:跌幅約為4.10%。
2016.10.21--2017.5.19:跌幅約為3.95%。
2020.5.6--2020.9.4:跌幅約為2.84%。

我們再來看一下2022年11月來幾只下跌的純債基金近期凈值走勢圖:從11月初下跌開始,一直持續(xù)到12月中旬,下跌月余,此后開始上升,并且收復下跌產生的損失。


這就是在純債基金連續(xù)下跌時你要繼續(xù)持有還是贖回手里純債基金的一個參考因素:收益一定會轉正,但問題是你愿不愿意承受這段時期內資金的時間成本,短期要用的錢就不要拿來投資了。
由中證純債債券型基金指數在2016年8月3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的累計收益率走勢圖可知,即使是風險較低的純債基金在不同時期內也會面臨一定程度的回撤,投資者可能面臨短期虧損,但債市熊短牛長,相對穩(wěn)定,長期趨勢還是上漲的,并且每次回撤之后的回歸收益都很可觀。

國債與國債逆回購
國債
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為籌集財政資金而以其信用為基礎發(fā)行的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我國的國債專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fā)行的國家公債,在我國,投資國債免繳利息稅。
目前,我國國債品種有儲蓄式國債與記賬式國債兩種,可以在財政部網站查看國債的發(fā)行計劃。
儲蓄式國債
儲蓄式國債是財政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fā)行、以吸收個人儲蓄資金為目的,滿足長期儲蓄性投資需求,通過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面向個人銷售的不可流通且記名的人民幣國債品種。
儲蓄國債發(fā)行利率固定,且高于相同期限銀行儲蓄存款利率,利息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發(fā)行期次多,儲蓄國債認購金額100元起,并以100元的整數倍遞增。
儲蓄式國債按照記錄債權形式的不同又分為儲蓄國債(電子式)和儲蓄國債(憑證式),二者均實行實名制,僅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不得更名,不得流通轉讓。
下圖為2023年財政部發(fā)行的儲蓄式國債與記賬式(付息)國債利率:相同利率環(huán)境下儲蓄式國債同期限品種的發(fā)行利率基本相當,而記賬式(付息)國債利率低于儲蓄式國債利率。

儲蓄國債(電子式)發(fā)行期內不得提前兌取,儲蓄國債(憑證式)在發(fā)行期內可提兌,發(fā)行期最后一天不可提兌持有期內。
持券人如有資金需求,可在規(guī)定時間內辦理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按兌取本金數額的1‰收取手續(xù)費??梢酝ㄟ^提前兌取或向原購買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質押貸款方式將儲蓄國債提前變現(xiàn)。


PS:2017年,為了便于國債分類管理,憑證式國債正式更名為儲蓄國債(憑證式),2000年,無記名(實物)國債退出國債發(fā)行舞臺。
記賬式國債
記賬式國債是由財政部面向社會各類投資者通過無紙化方式發(fā)行的、以電腦記賬方式記錄債權,可以記名、掛失、上市交易和流通轉讓的國債品種,個人或機構都可以購買,可以在商業(yè)銀行記賬式國債交易柜臺或證券交易所通過股票賬戶交易記賬式國債。
記賬式國債如果持有到期,則可以獲得固定的年利率,與儲蓄式國債相比,其利率相對較低。
也可在二級市場交易,僅需支付少量交易手續(xù)費,不損失利息,仍可享受按票面利率支付的持有期利息,有較強的流動性,同時其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受市場利率及供需關系決定,會有一定的波動,若交易產生的虧損大于國債利息收益,則持有國債會產生虧損。
記賬式國債按照付息方式的不同分為記賬式附息國債和記賬式貼現(xiàn)國債。
貼現(xiàn)國債:在票面上不規(guī)定利率,往往以低于債券面值的價格發(fā)行,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債券,例如以80元的發(fā)行價格認購了面值為100元的3年期的貼息債券,那么,在3年到期后,可兌付到100元的現(xiàn)金,其中20元的差價即為債券的利息。
附息國債:利息一般按年或半年支付,到期歸還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
記賬式國債面值是100元/張,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購買記賬式國債最少為1000元面值,即1手(1手為10張)。
儲蓄式國債與記賬式國債對比
儲蓄式國債與記賬式國債主要差異如下圖所示:

國債逆回購
國債逆回購其實是一種短期貸款,本質上是以國債為質押物的融資活動,也即投資者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把自己的資金借出去,獲得固定利息;而回購方,也就是借款方用自己的國債作為抵押獲得這筆借款,到期后還本付息。
國債是借錢給國家,國債逆回購則是借錢給用國債作為質押物的借款方,兩者風險都很低。
國債逆回購利率在特定時期內會高于國債,比如在元旦、春節(jié)、國慶等長節(jié)假日之前或者月末、季末、年末資金面緊張時,但持續(xù)時間短,整體收益不如國債。
國債逆回購票面利率會受市場利率、資金充足度影響,當市場利率上漲或市場上資金短缺時,票面利率會上漲,反之則會下跌。但當我們購買之后,持有的國債逆回購利率是固定的,成交即鎖定收益率,按照購買時的利率計算收益。即使以后同期產品價格出現(xiàn)波動,也不會受到影響。

國債逆回購品種較多,期限從1天到182天不等,起投金額為1000元,滬深兩市都一樣,交易方式與股票類似,國債逆回購收益率并不高,不適合中長期投資,可作為短期的現(xiàn)金管理工具:

國債逆回購對賬戶與資金要求:
(1) 賬戶:滬市需開立上海股東賬戶或場內基金賬戶,深市需開立深圳股東賬戶。
(2) 資金:滬市、深市最低參與額均為1000元人民幣。
國債逆回購按產品期限分類對應的手續(xù)費如下:

國債逆回購到期日,本金及利息自動到賬,無需任何操作。資金到賬日只能是交易日,如果到期當天為非交易日,則順延至下一個交易日入賬。
國債與國債逆回購對比:

作者:螞蟻不吃土(轉載請獲本人授權,文章中列舉的具體基金只是舉例需要,并非推薦;本文亦非投資建議,不作為基金買賣依據;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