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童年那些事
? ? 前陣子看完了魯迅先生的著作《朝花夕拾》后,便萌生了‘回憶回憶自己童年’的想法。魯迅先生在小引一開始就有說到:“一個人做到只剩了回憶的時候,生涯大概總要算是無聊了罷,但有時竟會連回憶也沒有。” 而我雖然不至于無聊,卻時??謶钟谶@世間的紛紛擾擾,現又在這往來爭榮辱間迷失了自我,如若人生最終“竟然連回憶也沒有”了,那我剩下的只是沒有靈魂的軀殼罷了。
? ? 雖然時時冒出這種想法,但付諸于行動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平時就是簡單的向他人描述自己的想法,也只會冒出“支支吾吾”的尷尬,更別說用文字敘述了。魯迅先生寫的每一篇舊事,不僅把描述的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比如《阿長與山海經》中純樸、善良又迷信的農村勞動婦女長媽媽;比如《藤野先生》中治學嚴謹又不拘小節(jié)的恩師藤野嚴九郎;比如《范愛農》中個性格倔強又富有正義感的愛國知識分子范愛農。更是在這些追憶的往事中深刻的向讀者們描繪了當時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風貌,批判了舊時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對青少年的毒害思想。其中更不乏一些童年趣事,比如從小就刻在我們腦子里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便是收錄于此了。但凡能觸及到魯迅先生萬萬分之一的鳳毛麟角,我也不至于至今猶猶豫豫無從下筆??捎洃浗K究是不等人的,就算是自己的才疏學淺,文殊筆乏,把回憶停留在筆尖總比任其消逝要好些。
? ? 我出生于中國東南部的一個張氏小村莊中。我的出生過程可能和普通人相比會稍微“不普通”些,但成長的過程和中國農村的90后們是基本一致的。我們家的房子是一個小型四合院,正廳住著爺爺和奶奶,兩邊的側廳則是我父親一家和叔叔一家,正下廳是公用的,供大家出入。兩家人各有三個孩子,都是兩位女孩一位男孩,而六人中數我最小,我的兩位親姐姐也大我許多。由于我出生有些“特殊”,身子骨向來虛弱,又是男娃子,年齡又最小,似乎天生擁有許多“特權”,基本能得到全家上下的寵溺。在物質尚且不是那么豐富的年代,爺爺總是會偷偷給我塞吃的,小時候覺得好吃的東西基本來自爺爺手中,家里的農活我更多只是幫襯一些,但基本也都體驗過,像種菜施肥插秧割稻拔兔草等等,這里不過多贅述。
? ? 童年的生活大都是充滿樂趣,豐富多彩的。像平時放學后便可以跑回家中看動畫片,當時看得更多都是中央臺的動畫城和星空衛(wèi)視播的動畫,現在還數得出手的有:黑貓警長,海爾兄弟,葫蘆兄弟,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小糊涂神,藍貓?zhí)詺馊?,藍皮鼠和大臉貓,邋遢大王,西游記,四驅兄弟,鐵膽火車俠,數碼寶貝,七龍珠,神奇寶貝,名偵探柯南等等。周末村里的小孩子也都會聚在一塊玩游戲,諸如跳皮筋,跨步,搶石子,釣魚,捉迷藏以及玩小霸王游戲之類的。在陪伴成長中也遇到過很多小動物,像雞鴨豬狗牛羊兔等等,不論喜憂,他們也都成為了童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然,還有種讓人難以忘懷的童年的味道當屬學校旁邊的小賣部了。

? ? ? ? 童年的生活卻又不總是那么充滿歡樂的。有這么一句話:有的人是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的人卻在用一生治愈童年。可見并不是所有人的童年都是洋溢在幸福中的,大部分人的童年總歸會有一些缺憾,其中也包括我。雖然我無法去證實這句話的可靠性,但我希望能在一點點拾起的回憶之中,去尋找到造成自己性格缺陷的原因,從而更好的改變自己塑造自己。也寄希望于自己在未來的人世間能留下一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