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傳(一)
張儀是魏國人。當初曾和蘇秦一起師事鬼谷子先生,學習游說之術,蘇秦自認為才學比不上張儀。張儀完成學業(yè),就去游說諸侯。他曾陪著楚相喝酒,席間,楚相丟失了一塊玉璧,門客們懷疑張儀,說:“張儀貧窮,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庇谑?,大家一起把張儀拘捕起來,拷打了幾百下。張儀始終沒有承認,只好釋放了他。他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說:“唉!您要是不曾去讀書游說,又怎么會遭受這樣的屈辱呢?”張儀對他的妻子說:“你看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他的妻子笑著說:“舌頭還在呀?!睆垉x說:“這就夠了。”
那時,蘇秦已經說服了趙王同意與除秦外的另外六國合縱,締結合縱聯(lián)盟,可是他害怕秦國趁機攻打各諸侯國,盟約還沒結締之前就遭到破壞。又考慮到沒有合適的人可以派到秦國,于是派人暗中引導張儀說:“您當初和蘇秦感情很好,現(xiàn)在蘇秦已經當權,您為什么不去結交他,用以實現(xiàn)功成名就的愿望呢?”于是張儀前往趙國,呈上名帖,請求會見蘇秦。蘇秦就告誡門下的人不替張儀通報,又讓他好幾天不能離去。不久蘇秦才接見了他。讓他坐在堂下,賜給他奴仆侍妾吃的飯菜,還屢次責備他說:“憑著您的才能,卻讓自己窮困潦倒到這樣的地步。難道我沒有能力推薦您讓您富貴嗎?只是您不值得錄用罷了?!闭f完就把張儀打發(fā)走了。張儀來投奔蘇秦,自己認為都是老朋友了,能夠求得好處,不料反而被羞辱,很生氣,又考慮到諸侯中沒有誰值得侍奉,只有秦國能侵擾趙國,于是就到秦國去了。
不久蘇秦對他左右親近的人說:“張儀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如今,幸虧我比他先受重用,而能夠掌握秦國權力的,只有張儀才行。然而他目前很貧窮,沒有進身之階。我擔心他為了滿足小的利益,不再進取,不能成就大的功業(yè),所以把他召來羞辱他,用來激發(fā)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碧K秦稟明趙王,拿出金錢、財物和車馬,派人暗中跟隨張儀,和他投宿同一客棧,逐漸地接近他,還以車馬金錢奉送他,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給他,卻不說明誰給的。于是張儀才有機會拜見了秦惠王?;萃跞斡盟骺颓洌c他商討攻打各國諸侯。
這時,蘇秦派來的門客要告辭離去,張儀說:“依靠您鼎力相助,我才得到顯貴的地位,正要報答您的恩德,為什么要走呢?”門客說:“我并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蘇先生。蘇先生擔心秦國攻打趙國,破壞合縱聯(lián)盟,認為除了您沒有誰能掌握秦國的大權,所以激怒先生,派我暗中供您錢財,這都是蘇先生謀劃的策略。如今先生已被重用,請讓我回去復命吧!”張儀說:“唉,這些權謀本來都是我研習過的范圍而我卻沒有察覺到,我沒有蘇先生高明??!況且我剛剛被任用,又怎么能圖謀攻打趙國呢?請?zhí)嫖腋兄x蘇先生,只要蘇先生當權,我張儀怎么敢奢談攻趙呢?”張儀出任秦國宰相以后,寫信警告楚國宰相說:“當初我陪著你喝酒,并沒有偷你的玉璧,你卻鞭打我。你要好好地守護住你的國家,我馬上就要盜取你的城池!”
巴國、蜀國相互攻擊,它們分別到秦國告急。秦惠王要出動軍隊討伐蜀國,又認為道路艱險狹窄,不容易到達。這時韓國又來侵犯秦國。秦惠王想要先攻打韓國,然后再討伐蜀國,恐怕有所不利;想要先攻打蜀國,又恐怕韓國趁著久戰(zhàn)疲憊之機來偷襲,猶豫不能決斷。司馬錯和張儀在惠王面前爭論不休,司馬錯主張討伐蜀國,張儀說:“不如先討伐韓國。”惠王說:“我愿聽聽你們各自的理由?!?/p>
張儀說:“我們先和魏國相親,與楚國友好,然后進軍三川,堵絕什谷的隘口,擋住屯留的要道。這樣,使魏國到南陽的通道斷絕,讓楚國出兵逼近南鄭,秦軍進擊新城和宜陽,徑直逼近西周和東周的城郊,討伐周王的罪惡,再攻占楚、魏的土地。周王自己知道沒辦法挽救,一定會獻出傳國的九鼎寶器。秦國占有了九鼎之寶,掌握著天下的地圖和戶籍,就可以挾制著周天子而向天下發(fā)號施令,天下各國沒有誰敢不聽從的。這是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如今蜀國是西方偏僻的國家,像戎狄一樣的落后民族,攻打它們,搞得我們士兵疲憊、百姓勞苦,也不能夠揚名天下,奪取了他們的土地也得不到實際的好處。我聽說追求名位的人要到朝廷去,追求利益的人要到市場去。如今,三川、周室,如同朝廷和市場,大王卻不到那里去爭奪,反而到戎狄一類的落后地區(qū)去爭奪,這離帝王的功業(yè)就太遠了?!?/p>
司馬錯說:“不是這樣。我聽說,想使國家富強的人,一定要開拓他的疆土;想使軍隊強大的人,一定要使百姓富足;想要統(tǒng)一天下的人,一定要廣施恩德。這三種條件具備了,帝王大業(yè)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今,大王的疆土還狹小,百姓還貧窮,所以我希望大王先做些容易辦到的事情。蜀國,是西方偏僻的國家,卻是戎狄的首領,已經發(fā)生了類似夏桀、商紂的禍亂。出動秦國強大的軍隊去攻打它,就好像讓豺狼去驅趕羊群一樣。占領了它的土地就可以擴大秦國的疆域,奪取了它的財富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整治軍隊。用不著損兵折將,他們就已經屈服了。攻克一個國家,天下人不認為我們殘暴;把西方的全部財富取盡,天下人不認為我們貪婪,我們這一出動軍隊,使得聲望、實利都有增益,還能享有禁止暴亂的好名聲。如今去攻打韓國,劫持天子,是很壞的名聲,未必就能得到好處,還負有不義的丑名,而又是天下人所不希望攻打的國家,那就危險了。請讓我陳述一下理由:周王,是天下共有的宗主;是和齊、韓交往密切的國家。周王自己知道要失掉傳國的九鼎,韓國自己知道將會失去三川,這二國必將通力合謀,依靠齊國和趙國的力量,與楚國、魏國謀求和解。如果他們把九鼎寶器送給楚國,把土地讓給魏國,大王是不能阻止的,這就是我說的危險所在,所以不如攻打蜀國那樣完滿?!?/p>
惠王說:“說的好,我聽從您的建議?!苯K于出兵討伐蜀國。當年十月攻占了蜀國。平定了蜀國的暴亂,貶謫蜀王,改封號為蜀侯,派遣陳莊出任蜀的相國。蜀國歸秦國后,秦國因此更加強大、富足,更加輕視其他諸侯了。
惠王十年,派遣公子華和張儀率領軍隊圍攻魏國的蒲陽,降服了它。張儀趁機又勸說秦王把它歸還魏國,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國去作人質。張儀又趁機勸說魏王道:“秦國對待魏國如此地寬厚,魏國不可不以禮相報?!蔽簢虼司桶焉峡?、少梁獻給秦國,用以答謝秦惠王?;萃蹙腿斡脧垉x為國相,把少梁改名叫夏陽。
張儀出任秦國國相四年,正式擁戴惠王為王。過了一年,張儀擔任秦國的將軍,奪取了陜邑,修筑了上郡要塞。又過了兩年,秦王派張儀和齊、楚兩國的國相在嚙桑會談。他從東方回國后,被免去國相的職務,為了秦國的利益,他去魏國擔任國相,打算使魏國首先臣侍秦國而讓其它諸侯國效法它。魏王不肯接受張儀的建議,秦王大發(fā)雷霆,立刻出動軍隊攻克了魏國的曲沃、平周,暗中給張儀的待遇更加優(yōu)厚。張儀覺得很慚愧,感到沒有什么可以回敬來報答秦王。他留任魏國四年,魏襄侯去世,哀王即位。張儀又勸說魏哀王歸附秦國,哀王也不聽從。于是,張儀暗中讓秦國攻打魏國。魏國和秦國交戰(zhàn),被秦國打敗了。
第二年,齊國又在觀津打敗了魏軍。秦國想要再次攻打魏國,先打敗了韓國申差的部隊,殺死了八萬官兵,使得諸侯們震驚慌恐。張儀再次游說魏王說:“魏國土地縱橫不到一千里,士兵超不過三十萬。四周地勢平坦,像車軸的中心,可以暢通四方的諸侯國,又沒有名山大川的隔絕。從新鄭到大梁只有二百多里,戰(zhàn)車飛馳,士兵奔跑,沒等用多少力氣就已經到了。魏國的南邊和楚國接境,西邊和韓國接境,北邊和趙國接境,東邊和齊國接境,士兵駐守四面邊疆,光是防守邊塞堡壘的人就不少于十萬。魏國的地勢,本來就是個戰(zhàn)場。假如魏國向南與楚國友善而不和齊國友善,那么齊國就會攻打你的東面;向東與齊國友善而不和趙國友善,那么趙國就會攻打你的北面;與韓國不合,那么韓國攻打你的西面;不親附楚國,那么楚國就會攻打你的南面;這就叫做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勢啊。
“況且,各國諸侯締結合縱聯(lián)盟的目的,是為了憑靠它使國家安寧,君主尊崇,軍隊強大,名聲顯赫。如今,那些主張合縱的人,想使天下聯(lián)合為一體,相約為兄弟手足,在洹水邊上殺白馬,歃血為盟,彼此表示信守盟約的堅定信念。然而,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親兄弟,也會發(fā)生爭奪錢財的事,您還打算憑借著蘇秦虛偽欺詐、反復無常的策略來維持國家的安定,那必將遭到失敗是很明顯的了。
“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國,秦國出兵攻打河外、占領卷地、衍地、燕地、酸棗,劫持衛(wèi)國奪取陽晉,那么趙國的軍隊就不能南下支援魏國,趙國的軍隊不能南下而魏國的軍隊不能北上,魏軍不能北上,合縱聯(lián)盟的通道就被斷絕了。合縱聯(lián)盟的道路斷絕,那么,大王的國家想不遭受危難是不可能的。秦國使韓國屈服,進而攻打魏國,韓國害怕秦國,秦、韓合為一體,那么魏國的滅亡,快的簡直來不及坐下來等待啊。這是我替大王擔憂的啊。
“我替大王著想,不如奉事秦國。如果您奉事秦國,那么楚國、韓國一定不敢輕舉妄動;沒有楚國、韓國的外患,那么大王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國家一定沒有什么可以憂慮的事了。
“況且,秦國想要削弱的莫過于楚國,而能夠削弱楚國的莫過于魏國。楚國即使有富足強大的名聲,然而實際上卻很空虛;它的士兵即使很多,然而總是輕易地逃跑潰散,不能夠奮戰(zhàn)到底。假如魏國發(fā)動所有軍隊向南面攻打楚國,一定可以打敗楚國。宰割楚國使魏國得到好處,使楚國虧損而歸服秦國,轉嫁災禍,使自己的國家安寧,這是一件好事。假如大王不聽從我的建議,秦國出動精銳部隊向東進攻,那時即使您想要臣侍秦國,恐怕也來不及了。
“況且,那些主張合縱的人,大多只會講大話,少有值得信賴的時候。他們只想游說一個國君達到封侯的目的,所以天下游說之士,沒有不日夜激動地緊握手腕,瞪大眼睛,磨牙鼓舌,大談合縱的好處,用以打動各國的君主。國君贊賞他們的口才,被他們的游說迷惑,難道這不是糊涂嗎?
“我聽說,羽毛雖輕,集聚多了,可以使船沉沒;貨物雖輕,但裝載多了也可以折斷車軸;眾口所毀,就是金石也可以銷熔;讒言誹謗多了,即使是骨肉之親也會銷滅。所以我希望大王審慎地擬訂正確的策略,并且請準許我乞身引退,離開魏國?!庇谑?,哀王背棄了合縱盟約,通過張儀請求和秦國和解。張儀回到秦國,重新出任國相。三年后,魏國又背棄了秦國加入合縱盟約。秦國就出兵攻打魏國,奪取了曲沃。第二年,魏國再次歸附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