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拋棄的人——從1-12集的主角一號機(侵蝕芥)的視角去看待文煉動畫

這是以當時看完12集后的心境為基準寫下的話:
當時一開始看完12集后我的內心一開始是十分難受的,用后半集將除了太宰的所有人變成齒輪,太宰演出時的猶豫讓我覺得太宰OOC到有些違和。但當我以一號機(侵蝕芥)的視角去看待整個故事后,我內心的主要情緒被興奮感所取代。
一號機從“芥川大老師就是他所認知的一切,他的全世界”,到轉生失憶后開始與圖書館的轉生文豪們建立羈絆。在我看來就好比孩子逐漸成長脫離父母,開始跟同學們相處、初步適應社會一樣。
但這是失憶前和失憶后的兩份記憶的觀念在很多地方是相悖的,比如
轉生前的一號機(1):我要消滅掉主人的作品,間接改變主人的因果,從而改變主人本身。

第四集看到洋司和阿遙故事后的失憶一號機(2):為了不再讓悲劇重演,我要拯救文學

這么對比12集還是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不如說這是一號機必須經歷的過程,總有一天他將正視自己過去的執(zhí)念。兩份觀念沖突的記憶的融合,不可避免會造成思想上的碰撞。后半段的殺戮在我看來更像是陷入記憶風暴下的一號機(偏向過去的記憶時)所表現出來的瘋狂


(只是12集后半段的光速團滅節(jié)奏實在是有些屎,敗壞了觀感)
那么在把除了太宰以外的人都變成齒輪,即將迎來成功的一號機心境會是如何呢?
在圖書館的經歷對一號機來說都是無意義的嗎?
no?
反而我認為會對記憶覺醒后的一號機產生極大的影響。失憶時產生的希望,在恢復記憶后通通離去,逐漸變?yōu)榻^望,而現在“侵蝕芥川所有的書”這個行動本身也是絕望的來源。讓芥川寫的書不存在真的能給他帶來幸福嗎?基本上不可能,能使人幸福/不幸福的因素太多了,不是一個單一變量就能得到一個結果,和創(chuàng)作未必就有關系(半佛:單一的影響因子和最終的結果關聯度是很難被強掛鉤的)
從大老師一號機重新拿到之前的記憶之后就開始走向壞掉的邊緣了
失憶前的記憶和失憶后的記憶同時存在,各種各樣的絕望混雜在一起,我預測一號機遲早會崩潰掉。——from在13集播出前寫的分析和猜測
我不厭惡刀子,只要能把情節(jié)、人物描寫上升一個層次,哪怕是BE,那也是把好刀?,F在我重新來分析我也忍不住想拋開13集把我當時內心的興奮和期待寫出來。這種期待值完全是來源于一號機這個人物的成長過程、變化過程。當時的我十分確信一號機會在13集要么迎來突變,要么在記憶的紛爭中撕裂從而自我毀滅。
前面有一大堆雜七雜八的缺點,但著重刻畫一個部分,或許也可以變得像lost song那樣“哪怕缺點一大堆但因為某地方太出乎意料而被很多人拍手叫好”

而這13集直接把我先前的興奮、期待、腦洞、預測全部打翻。
制作組,真有你們的,編劇,真有你的。
? ? ?看第一遍時我?guī)缀鯖]有感受到失憶后的一號機記憶(2)的一丁點影子,為了防止我看錯了,我又大致以一號機的視角回顧了一遍13集去尋找那份記憶的影子。



在每次創(chuàng)作中糾結苦惱、在每一次創(chuàng)作中痛苦煎熬、在寫作中一次次消耗自己的生命,消磨著自己的精神→創(chuàng)作那些作品的過程才是殺死他的罪魁禍首
看看這邏輯,是不是失憶前那個一號機(1)的邏輯?

問出這句話的同時露出明顯的憤怒,況且結合失憶前的那句“將我創(chuàng)造出來的主人,對我而言,你就是我的一切”,這句話怎么看都是失憶前的一號機會說出的話,明顯也是失憶前一號機(1)的邏輯下會問的問題。
或許還有點:他知道太宰是芥川粉絲但卻對讓芥川去死的行為感到不可理解。這都是外話了。

還是失憶前一號機(1)會有的表現(以及經歷了11集的時間,前兩句話失憶后的一號機思考一下是能答得出來的,你真的是那個我在圖書館認識了11集的一號機嗎?)
我真的忍不住想懟一句失憶前的一號機你只看到把人逼上絕路的文學(我懷疑你只看到芥川這樣就如此斷言)而沒看到看到把無數人救活的文學那寬廣得復雜的一面只看到文學的冰山一角就如此妄言你也不過就一裝成大人心智就一乳臭未干的小鬼而已

還召喚出一大堆怪......我就沒看到失憶后的一號機他這樣”興師動眾“,這很明顯還是失憶前一號機(1)的動機……

很顯然也是失憶前的一號機(1)
最后就象征性的融合???然后在鏡子里看到他
………………
???
就這?

我全程就只看到那個為了自己的主人去奮斗犧牲的失憶前一號機,沒看到那個最初為了自己而去努力、不斷去尋找活著的意義和自己所存在的價值的失憶后一號機。
你特么寫的是失憶前的一號機吧???進化還沒到頭咋就返祖了???
不對啊,前十二集12集還是能看出生長趨勢啊,那花了11集所成長的那部分呢?怎么到13集還退化了,連邏輯也跟著退化了?
我唯一能看到的,有一丁點失憶后的一號機的影子就……

這……
制作組啊,你是想蒙混過關嗎?如果這真的是失憶后一號機記憶狀態(tài)的一種表現,那我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看了寫B(tài)說A的同人文了。
想到這里,我還是忍不住再次問出這個問題:失憶后在圖書館的經歷對一號機來說都是無意義的嗎?








失憶后一號機內心的不安定來源:我是不是芥川?不是芥川的話我會被殺死拋棄吧?
而他在十一集所做的一切,可能他本人并不知道,但換來的是第十集圖書館內所有人對他的信賴。大家對失憶后一號機的評價:
為了守護書籍比任何人都要不計代價、有過命的交情、值得信賴……
我越來越火大
啊
一號機啊一號機,你之前的哭泣都是假的嗎?你之前對正在戰(zhàn)斗中太宰說“你還愿意叫我一聲芥川老師嗎”都是假的嗎?怎么可能完全拋棄這花了整整11集的內容去描寫的,失憶后的日子?!!??!
您們要是真想重點突出一號機失憶之前的日子,去突出真芥川龍之介和一號機的情感,請問你們?yōu)樯兑?1集,花約4/5的內容去描寫一號機失憶后的生活,讓他徹底接受凈化書籍、拯救文學的重要性,在中間不斷穿插大大小小的劇情,讓純動畫黨觀眾去注意那個失憶后的他?到12集前半段和最后一集才重點突出失憶前一號機的故事,描寫就描寫吧,關鍵是沒有觀念上的沖突,還是一邊倒向“才描寫了約兩集”的那部分記憶的局面,像是否認了前11集失憶后那部分的存在意義一樣,這就非常離譜(shi)了?;?/5的內容去刻畫失憶后的那份記憶,然后想強行拋掉眼中的主去強行追求次?這不是在前面強行拉我這樣的純動畫黨入坑然后后期喂屎嗎?
我半夜看完十三集后直接失眠,因為在我心里這13集直接將前面花了大量篇幅所描繪的情節(jié)、鋪墊的內容全部摔碎,前面所描繪的這一切日子都因為13集而變得毫無意義。
如今回頭過來看一號機說出的這句話,越來越覺得悲涼

沒錯,我一直是這樣堅信著,凈化書籍,邂逅一個個認識的作家,到最后,我自己也定能救贖
我看著圖中的一號機伸手觸碰書籍,好似意圖抓住救贖之光,就未免心生絕望
到了13集的最后,一號機啊,你真的得到救贖了嗎?你真的得到救贖了嗎?。?!

? ? ? ?我不禁恍惚,我是不是漏看了什么,在“和一號機相處了11集還能說出讓一號機感動的話”的太宰身上,總能借由一號機和太宰的感情線找到點一號機的影子吧?然后我就以回顧沖突味兒較強的11、12、13集為目標,先從回顧12集后半段和13集,主要以太宰視角來尋找一號機&太宰的感情線開始。
①12集
12集后半段的那部分是一號機覺醒了失憶前的記憶然后開始暴走殺戮的過程。12集太宰站著一動不動看著他的親友被齒輪化。
這段表達得不好的話就是個雷點,吐槽出來很顯然在我看來表現得并不好。我說你一動不動看著親友被一號機殺也行,好歹給個錯愕、不可思議的表情特寫然后接上痛苦的吶喊。但整體看下來感覺除了聲優(yōu)的賣力表演好像并沒有出彩的地方了,缺經費了?
那……就很勉強地將就吧。
然后就是那段對太宰看上去很像鞭打的單方面虐砍(補刀居然不去回頭確認一號機你到底是不是在氵)
那段虐砍在看13集前我覺得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上面吐槽過),不過嘛現實……對比13集可能是我想多了。
不過嘛有一說一12集后半段還算是一號機&太宰的一條情感線
②第13集:……嗯……
太宰為了拯救芥川老師的書再次潛入《齒輪》遇到了一號機
“這次不叫我芥川了,這也難怪?!?/p>
是啊,太宰,你啥時候有點表現好把我從憤怒中撈出來我覺得照著我目前這個方向去尋找不會有收獲啊我害怕
“對不起,芥川老師,我還是寧愿你死”
我看出了太宰在人和文學的選擇上,還是向現實妥協,選擇了文學(算是這集除了op唯一能看的點)預測錯誤說出11集那樣直白的話還以為會像小圓那樣犧牲自己拯救其余的一切(包括一號機)或者拿熱血少年的劇本這樣發(fā)展的話那以上都不太可能了居然都不是真是可(yi)惜(han)
砍砍砍然后一個庫洛牌施法,《齒輪》就這樣凈化完了?
看到這里我的感受就是:前中期的觀感并不是很好,給我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到標題出現時就因為這節(jié)奏有點不對勁而產生不祥的預感。
太宰作為墻壁抵擋一號機的攻擊然后拖時間成功,重新召出文豪,成功把一號打倒了
戰(zhàn)斗力設定崩壞的問題就先丟一邊了,到了本集唯一一個還算有大表現的地方:到應該處決一號機的時候太宰又扔掉了武器,一號機上去掐他脖子他也沒有抵抗

這三張情節(jié)可以看出太宰面對一號機還是沒狠下心
(然后之后就到了13集最讓我疑惑的地方之一:真.芥川龍之介光速打斷一號機對太宰的掐脖子式施法,光速對砍,然后一號機被光速砍死。


一號機……就這樣沒了?
)
之后就是一號機消失時太宰那似有似無的表情

ED響起
ED后的那個是太宰和真芥川大老師的對話,不算。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很遺憾,13集中,除了那三張情景圖外再也找不到一號機的影子
真的是失望至極啊,總感和之前的集數相比有了種強烈的落差感。
②然后倒回頭來反觀那個高坎的地方:11集
I:太宰握住一號機的侵蝕刀身直視他時,一號機回憶倒放然后清醒


II:面對“為了保護芥川大老師的書所以執(zhí)意要殺了一號機”的新思潮眾的觀點,太宰在不斷思考,在抉擇中猶豫





III:太宰做出了選擇:站在一號機的身邊,帶著無賴派去阻止處決的過程



(當時有人指出11集的太宰OOC了,現在回顧了一遍11集,轉念一想:有些OOC又怎樣?這不也挺好嗎?貓咪不也在第一集里說了“你是太宰,又不是太宰,是根據太宰治這一形象創(chuàng)造出的幻影”么,那么這個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太宰在思考中做出選擇,既然能思考,就必然伴隨著改變的過程,哪怕有點OOC也算尚且圓得過去了。

)
大致路線沒理解錯的話就是:在做出抉擇后說出此等肺腑之言,決定站在冒牌貨身邊的太宰③;因為一號機覺醒記憶后齒輪化了他的親友們,從而感到痛苦①,在13集的時候向現實妥協和冒牌貨對立,最后看著這所謂的冒牌貨消失……②
雖然以下發(fā)言有很大程度的私心,但把三集擺在一起,這13集,就三個場景描寫......這也太蒼白了吧???13集感情線就拋開有這么還算強力表現的11集,單和12集后半段相比真的欠火候。將11-13集連接起來就感覺:太宰在11集的發(fā)言,經過了12集的過渡連接,但到最后的13集卻并沒有個好好安放的地方,真有種虎頭蛇尾的既視感??赐?3集我真的忍不住懷疑自己前11集\前12集白看了。還是忍不住暴言11集描寫太宰時讓他對一號機說出這么感動的話又是為了什么?
13集啊13集,你怕不是糊弄過去的吧?
最后我的確找到了點一號機的影子,但這只會使我更加憤怒。

? ? 然后在以上述視角“游歷一遍”過后,就到了直接踩爆我怒點的13集ED部分。
結尾的大家收拾著圖書館,看上去其樂融融。和平時一樣很自然地相處著。
? ? ? ? ? ? ? ? ? ? ? ?? 你們是不是忘了什么?
除了鏡中除了這疑似一號機的軀殼還是一絲靈魂還是另一個世界的一號機啥的以外,其他的只有看似和平常差不多的圖書館日常。就好像無事發(fā)生一樣。
抱歉啊,我忍不住了。我越是看到最后的結局描寫得有多溫馨就越是產生這種被稱作ky的憤怒:
我好怨,怨你們就這樣迎來了這表面上看上去美妙極了的幸福結局,就這樣當做無事發(fā)生地繼續(xù)著圖書館日常嗎?我無法忘記這些所謂的幸福背后所獻祭的記憶和血骨,我沒有被凈化,我就是個怨靈!
我好恨,恨一號機這原本應該是主角的待遇,最終卻因為這一13集而落得如此下場,被他的爸媽給拋棄掉!
所以在我看來,本劇最大的雷點就是這13集,這直接將1-11集一號機所做的一切給全盤否定掉的奇葩。現在再來看12集,這哪是奇點啊,就一為這13集過渡墊背的!最后強行happy ending更是屎上加屎。
我已經麻木了,這下這個動畫除了人間失格篇和洋司阿遙的這些支線故事外,我再也感受不到這個動畫能直接叫得出好,向別人安利的地方,畢竟接上了尾部的13集,前面的主線故事都變成了雷(真有你的啊13集)。
也許你們會說:這說不定會有后續(xù)呢,你干嘛這么著急著抹黑?但我直說:在制作組在最后一集如此粗暴地直接將一號機打成反派潦草解決意圖甩掉,以及13集這一股強行結局味兒,看似叫圓實則用紙糊上去的操作上,我感受不到制作組在后期對待主線的用心,已經對制作組失去了信心,對出后續(xù)只有擔憂和拒絕。
至于說op好,那跟動畫屎又有什么直接聯系呢?有一說一,動畫內容和和op一起好可以達成×n的效果,但動畫內容自己都塌了,作為輔助增幅器裝飾的op有多好又能怎樣呢?
(而且我看到太宰最后握住芥川老師的手,這種感覺更像是舞臺劇,除了有舞臺劇中沒有的人,和在和第一集的op相比的那些修改的地方外,我還真沒感受到這op跟這動畫有什么聯系)
總結:對我來說13集區(qū)別于1-12集,在人設、節(jié)奏上產生了較為嚴重的違和,從而在觀感上產生了更嚴重的割裂,甚至直接將1-12集的主線劇情全部推翻的“驚人”效果。
當然對于有些人來說是“12集、13集區(qū)別于1-11集,在人設、節(jié)奏上產生了較為嚴重的違和”,有些人在更早的地獄篇就覺得違和感嚴重。
我愛上了文煉最大的源頭就是在覺得動畫可以看的前提下去補了舞臺劇,然后開始對動畫抱有期待。但現在回頭來看這動畫也就僅僅如此了,憤怒,失望。
至于打分,兩分,真的只能兩分,哪怕支線好看但連主線根子都爛了,那也不過如此了。

在推特上我看到出奇地一片叫好,我對此表示理解不能,無法接受,決定用長評和打分以示我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