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青色头像情侣网名,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扒下她的小内裤打屁股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諾基亞手機是怎么涼的

2019-11-21 22:46 作者:LazeSun  | 我要投稿

前言:

各位好我是 Laze Sun,無論是 BBC 出品的諾基亞紀錄片,還是諾基亞自家的 150 周年紀念視頻,對于手機部分的歷史,永遠停留在和微軟合作之前就戛然而止。而最近由現(xiàn)任諾基亞董事長李思拓所撰寫的 Transforming Nokia 一書中則詳細闡述了這段被選擇性遺忘的歷史。前幾天我也有幸拜讀了這本著作,受益匪淺,所以決定將書中關于諾基亞手機的部分整理出來,權當思路整理了,也算是給諸位的科普。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邏輯需要,文章中的內(nèi)容可能會改變時間的先后順序以及加入自己的理解,所以請各位酌情觀看。

一、成功下的隱患

在談談諾基亞怎么涼的之前,我們先科普一下諾基亞的“人設”:首先諾基亞是以硬件為主要驅(qū)動力的公司,也就是說在諾基亞看來銷量不佳一定是手機不行,再出一個手機就行了。雖然在生態(tài)方面有點建樹,但是不知怎得進度緩慢。

”你們不是我的競爭對手。蘋果是一個平臺,除此以外只有另一家,那就是微軟。安卓當然也算,但他們都在竊取我的知識產(chǎn)權。我們已經(jīng)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來搭建我們的平臺,而你們才剛剛起步?!啊獑滩妓?/blockquote>

另外諾基亞自身的光環(huán)讓內(nèi)部交流變得困難。人們害怕失敗,所以只會報喜不報憂,碰到問題不敢上報。內(nèi)部人員怕?lián)熑螘押芏嗫捶ú卦谛牡锥皇沁x擇說出來,收到的建議也不推進,和自己關系不大的東西寧可不知道也不愿意去問一問。這也是為何后來埃洛普在說“燃燒的平臺”的時候內(nèi)部反饋多數(shù)是積極的——不是因為埃洛普一針見血,而是埃洛普講出了很多人內(nèi)心知道但不敢說出口的事實。

這就會導致一個死循環(huán):底層人碰到一個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 因為無法解決所以不敢上報 → 高層不知道這個問題 → 不知道這個問題自然高層就無法推動問題解決 → 底層人員照樣解決不了問題。

這樣的內(nèi)部文化導致了即便有人發(fā)現(xiàn)了隱患,高層也會因為這樣的文化被蒙在鼓里,或者知道但沒人敢推進,直到這個問題越滾越大,難以忽視。

例如諾基亞內(nèi)部曾有人建議收購同為芬蘭的手機廠商 MyDevice,然后這個需求被高層忽視了,結果蘋果收購了 MyDevice 的部分專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推出了 iPhone。

MyDevice 手機,可以看到有現(xiàn)代觸摸屏智能手機的影子

這只是冰山一角,而隨著問題越來越大,等到諾基亞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候,已經(jīng)難以挽回了。

二、青黃不接的尷尬

剛開始的端倪只是項目延期,因為塞班是為了鍵盤機設計的,同時諾基亞也為了自己的需求進行了一定的改裝(例如支持觸摸屏),結果就導致塞班的維護特別麻煩。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諾基亞開發(fā)了塞班^3 平臺,塞班 ^3 平臺重構了大部分代碼,并且還有專門面向觸摸屏手機的功能(例如多點觸控的支持),但是塞班^3 平臺經(jīng)歷了兩次一共 6 個月的延期,但是直到延期了高層才知道,而且根本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延期的。

要知道,一個手機是一個整體,其中一個零部件拖后腿就會導致整個項目延期:當諾基亞將在未來的某個時段發(fā)布新手機,這意味著需要提前和供應商進行磋商,談好屆時最新的相機、芯片等的供應事項。然而如果因為系統(tǒng)沒有準備好所以延期,這些芯片不得不和 6 個月后市面上最先進的配置競爭,而且很可能這些過時的硬件早就不是供應商的主力出售商品了,產(chǎn)能也會有問題(是不是和今年的 Nokia 9 PureView 的感覺如出一轍?)。要命的是:諾基亞通常會復用上一代的零部件來節(jié)約成本,這導致了一旦項目延期,諾基亞的產(chǎn)品可能直接落后于競爭對手兩代。

諾基亞在 2008 年啟動塞班^3 項目,原定 2009 年開始發(fā)布,最后直到 2010 年 9 月才把它推向市場。

第一臺搭載 Symbian^3 的 Nokia N8-00

讓問題更加嚴重的是,由于 iPhone 對于觸摸屏手機的革命,諾基亞在高端的份額正在迅速下降,諾基亞急需多款設備挽留住準備“叛逃”出去的用戶,而塞班^3 的延期讓諾基亞只好眼睜睜地看著用戶正在不斷溜走卻毫無辦法。

同樣的問題也出在“全村的希望”MeeGo 上,2010 年 MWC 諾基亞和英特爾宣布 MeeGo 項目,但是并沒有發(fā)布硬件產(chǎn)品。第一款 MeeGo 旗艦手機 Dali (N950)原本預計在 2010 年 8 月發(fā)布。但是諾基亞認為這款產(chǎn)品競爭力不足,所以延期至 2011 年發(fā)布,而之后干脆取消了這款產(chǎn)品,僅作為開發(fā)用機贈送給開發(fā)者。


搭載 Dail UI 的 Nokia N950

和 Dail 同時研發(fā)的還有兩款 MeeGo 設備:其中 Lankku (N9)使用 Swipe UI;另一臺從未出現(xiàn)過,有可能是 lauta (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設備)。

lauta 工程機

在埃洛普接手 CEO 職位的時候他啟動了“海鷹項目”,海鷹項目旨在搞清楚諾基亞手頭上有什么沒有什么。從而幫助埃洛普更好地認清楚當前形勢并做出行動。

塞班雖然一開始是為了在配置較差的手機內(nèi)也能流暢運行,但是它并不是一個輕量級的操作系統(tǒng),這導致其在低端設備里表現(xiàn)不佳。但是隨著塞班在高端市場一敗涂地,退守的中端市場也遭到了安卓的進攻,失去中端市場也只是時間問題。雖然可以考慮讓 MeeGo 取代塞班,但是 MeeGo 一開始的研發(fā)重點一直是定位高端,現(xiàn)在想掉頭還是太晚了。不過好在諾基亞已經(jīng)著手開發(fā) Meltemi 在低端市場建立防線,防止采用聯(lián)發(fā)科芯片的安卓廠商進一步蠶食諾基亞的份額。

也就是說 MeeGo 在高端市場展開之前,中端市場還是得依靠塞班苦苦支撐。所以 MeeGo 能夠成功在高端市場站穩(wěn)腳跟對于諾基亞來說非常關鍵。

雖然“海鷹項目”的調(diào)研顯示,MeeGo 產(chǎn)品在高端市場特別是生態(tài)系統(tǒng)遠遠落后于競爭對手。但是埃洛普還不死心,他和奧伊斯塔莫分別行動,親自對 MeeGo 項目進行評估,結果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情況比“海鷹項目”揭示的更加糟糕。

不知為何(很可能是上面所說的原因),MeeGo 團隊壓根就沒有給 N9 的后續(xù)機型留下足夠的研發(fā)資源,這導致依照這個進度,在 2014 年之前,諾基亞將只能推出 3 款 MeeGo 設備。三年僅推出三款機器的銷量完全無法支撐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建立。作為對比,在我們的這個時間線中,諾基亞在 2014 年之前光是 WP8 手機就發(fā)布了不下 12 款。

是的,董事會之前已經(jīng)習慣了項目延期,也知道 MeeGo 參戰(zhàn)還是有些晚,但誰都沒想到事態(tài)竟然會夸張到這個地步。關鍵在于,要不是埃洛普和奧伊斯塔莫親自下場調(diào)研,董事會對這個爆炸性的事實還一無所知,說不定還沉浸在靠 MeeGo 重返巔峰的春秋大夢之中。

現(xiàn)在夢醒了,諾基亞的高層驚恐地發(fā)現(xiàn),面對蘋果和安卓的圍攻,諾基亞手無寸鐵。

三、B 計劃

而接下來拿 MeeGo 和其他廠商的商談就沒有懸念了,在眾多設備制造商中,只有三星表示愿意支持 MeeGo 項目(后來和英特爾搞了 Tizen),而且也僅僅是作為備胎。另外運營商、軟件公司等都沒有對 MeeGo 項目有興趣。諾基亞不得不開始準備 B 計劃:即物色“非諾基亞系”操作系統(tǒng)。

首先就是谷歌的安卓系統(tǒng),相對于諾基亞手頭上的系統(tǒng)來說,安卓可謂好處多多:首先就是很快的開發(fā)周期,谷歌基本每 6 個月就會進行一次大更新,而諾基亞則是 12~18 個月(還不算延期),另外安卓早就已經(jīng)進入生態(tài)正向循環(huán)階段,不需要重新爬坡。而且安卓的更新由谷歌主導,不需要諾基亞操心,所以諾基亞可以全身心投身于自己最擅長的硬件之中。而且如果能和谷歌簽訂合作協(xié)議,諾基亞可以通過幫助谷歌創(chuàng)收來獲得一部分傭金。甚至參與到谷歌正在進行的低端安卓計劃中(也就是后來的 Android Go),如果能要到獨家合作,就能搶占先機。

然而谷歌并不在乎。

谷歌認為,按照當前安卓的份額和增長速度,谷歌不需要諾基亞加入就能獲得這場智能手機大戰(zhàn)的勝利,所以諾基亞是否采用安卓系統(tǒng)對于他們來說無關緊要。

但是這個消息對于諾基亞來說是十分致命的:得不到谷歌的任何優(yōu)待就意味著諾基亞需要赤手空拳和已經(jīng)占盡先發(fā)優(yōu)勢的三星、HTC、摩托羅拉硬碰硬。按照當時諾基亞的預計,諾基亞要等到 2011 年底或 2012 年初才能推出首款安卓設備。諾基亞很可能重蹈 MeeGo 和塞班的覆轍,等到把產(chǎn)品造出來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無力回天了。

而不選擇和谷歌合作走 AOSP 情況可能更加糟糕,因為這樣諾基亞永遠用不了最新的安卓系統(tǒng)。

另外,谷歌和諾基亞的業(yè)務有大重合,最嚴重的就是谷歌地圖。如果諾基亞選擇和谷歌合作,那么就必須拋售地圖業(yè)務,但是考慮到例如 Facebook 和其他的公司會成為地圖的潛在客戶,把地圖部門賤賣也不是啥好主意。

關鍵是:對于諾基亞來說,諾基亞的份額正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消失。談判每拖一分鐘,對諾基亞就越不利,而且谷歌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不可能做出讓步。

那么就只有 Windows Phone 可選了,和谷歌的冷漠不同的是,微軟倒顯得有點熱情過頭:除了主動上門推銷自己外,還給出了大量優(yōu)渥的條件和承諾。而這正是諾基亞想要的。

Windows Phone 7 的人脈界面

首先,對于 Windows Phone 來說,諾基亞會是唯一的合作伙伴,一開始就在領先地位,而且通過和微軟的合作,諾基亞將獲得競爭對手沒法得到的獨有優(yōu)勢:例如所有廠商中最低的授權費用、微軟為期四年每年 10 億美元的營銷補貼。而且諾基亞也可反過來對 WP 的研發(fā)施加影響,例如為諾基亞開發(fā)獨有的系統(tǒng)級功能并保證在一段時間內(nèi)由諾基亞獨占。

例如概覽功能,Lumia 920 有用于概覽的硬件,后續(xù)在 Lumia Amber 中支持。再比如 WP 通過諾基亞的 Sensor Core 來實現(xiàn)小娜主動喚醒和步數(shù)記錄。微軟研究院對懸浮觸控的驗證使用 Lumia 邁凱倫(可能是 Lumia 935)等。

微軟研究院:觸控前感知實現(xiàn)的移動交互

總之,這些好處將保證諾基亞在 WP 生態(tài)中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而通過將 Lumia 和 WP 的生死綁定能夠保證,即便事情發(fā)展的不順利,微軟也絕不會袖手旁觀。

另外,微軟和諾基亞的業(yè)務重疊較少,微軟并沒有完善的地圖服務和定位數(shù)據(jù)庫。所以除了差異化,諾基亞可能能夠找到另外的創(chuàng)收方式。

WP 參與的玩家也較少,攪局的也少,這有利于諾基亞擁有更高的定價權。

然而選擇 WP 的風險在于:通過將 Lumia 和 WP 的生死綁定,雖然能夠保證 Lumia 出問題的時候微軟會幫一把,但是另一面,WP 出問題的時候 Lumia 也會遭到牽連。可以說是一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豪賭。

是的,諾基亞的目標不是偏安一隅,而是希望自己能重回第一。

四、開始自救

塞班和 MeeGo 的教訓教育了諾基亞:時間是最浪費不起的東西,所以早在諾基亞和微軟正式敲定合作合同之前, Lumia 800 的研發(fā)工作就已經(jīng)開始了,諾基亞的硬件團隊展現(xiàn)出驚人的求生欲,雖然在新平臺上開發(fā)硬件有諸多挑戰(zhàn):例如 WP 的測試項目是塞班手機的 10 倍,但是原定于 2011 年 11 月發(fā)布的 Lumia 800 竟然“少見”的沒有延期,在 2011 年 11 月上架發(fā)售。

Lumia 800

不過蜜月期也不是所有的都是好消息,首先就是微軟在全球化上面預估不足,WP 缺乏針對多語言進行支持,初期 WP 僅支持 8 國語言(如果我沒記錯還沒有中文)。其次就是芯片供應商對 WP 并不重視,最新最快的芯片永遠是優(yōu)先供應安卓而不是 WP ,這導致 WP 手機的硬件配置并不亮眼。雪上加霜的是中國的運營商在 2012 年的時候調(diào)整了補貼政策,這導致配置較低的 WP 手機無法拿到運營商補貼。

另外當時諾基亞在網(wǎng)絡制式上押寶 GSM/WCDMA 方案,然而中國選擇讓 TD-SCDMA 搶跑一年,這導致諾基亞能奪取的市場范圍變小了。

此外,除了 WP 項目之外諾基亞還有兩個系統(tǒng)級的項目正在進行中:一個是先前已經(jīng)提到的 Meltemi 系統(tǒng),也就是后來的 Asha Software Platform 作為諾基亞低端機的護城河;另一個是寧靜號項目,寧靜號項目試圖建立一個基于 HTML5 的操作系統(tǒng)(很像后來的 Firefox OS),HTML5 打通了各個操作系統(tǒng)應用不兼容的隔閡,諾基亞希望能通過這個項目一舉顛覆操作系統(tǒng)市場,干掉安卓蘋果只是順便。

搭載 Asha Software Platform 的 Asha 501

五、新隱患

2012 年 6 月 18 日,微軟宣布推出 Surface 平板電腦,這個消息讓諾基亞感到措手不及。雖然鮑爾默在 2011 年 9 月就暗示微軟將成為一家設備和服務公司,但是沒人想到這件事兒來得這么快。關鍵是微軟直到 Surface 上市前兩周才將 Surface 的存在告知了一些和微軟合作關系最密切的代工廠商。所以這不禁讓諾基亞懷疑:微軟已經(jīng)推出自己的平板電腦了,那么它會不會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機呢?甚至會不會微軟已經(jīng)有了這個計劃,但是沒有告訴我們呢?

Surface Pro 第一代

要命的是在當初諾基亞和微軟簽的排他合作協(xié)議中,并沒有禁止微軟出手機,因為當時諾基亞根本就沒有考慮到微軟會這么干。

而在當年早些時候,微軟也宣布 WP7 手機無法更新至 WP8 ,這個我相信各位諾米比我清楚這里就不多說了。

所以無論如何,諾基亞都要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

當時諾基亞做了四套方案:

1、和微軟重新簽訂合作協(xié)議

當時諾基亞和微軟簽排他協(xié)議的時候,特意加入了一個退出機制,在合作三到五年后如果銷量低于某個數(shù),諾基亞可以終止合同。而終止合同后,諾基亞就可以不受協(xié)議束縛,去做安卓手機了(諾基亞甚至可以提前做好準備)。而之前已經(jīng)提到的 WP 和 Lumia 綁定生死的機制會迫使微軟在諾基亞能使用退出機制之前重新和諾基亞談判,試圖用更加有誘惑力的條件來留住諾基亞繼續(xù)采用 WP 系統(tǒng)。

2、寧靜號項目

因為簽的排他協(xié)議并不包含除了安卓以外的其他平臺,所以諾基亞也可以通過自有的操作系統(tǒng)繞過排他協(xié)議的限制。

3、非安卓操作系統(tǒng)

比如 Firefox OS、Ubuntu Touch 等,當時 Facebook 也在考慮出它的定制版手機,諾基亞可以抓住這個機會。

4、退出換安卓

退出換安卓也分為兩種:自研和收購。

自研的話諾基亞的退出機制最早在 2014 年 11 月觸發(fā),那么為了趕上 2015 年初的發(fā)布窗口,新機需要在 13 年底前開始研發(fā)工作。但是轉(zhuǎn)換平臺是痛苦的,算上陣痛期最好的情況諾基亞可以在 2016 年扭虧為盈,而失去了微軟的支持,要是玩脫情況則會更加糟糕。

另外如此長的研發(fā)周期難免會造成消息走漏,到時候可能即便 Lumia 前景光明,諾基亞也不得不迫于放棄。

收購則需要諾基亞買下一家已經(jīng)發(fā)布了許多安卓設備的公司,諾基亞物色的對象包括華為、摩托羅拉、HTC 等。不過當時諾基亞資金匱乏,市值低迷,即便收購了,被收購方可能也不聽諾基亞的話。

六、墨菲定律

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fā)生。

沒錯,諾基亞擔心的事情發(fā)生了,首先就是埃洛普方向,因為埃洛普經(jīng)常和鮑爾默聊到 WP 的話題,在 12 年末埃洛普就聽到鮑爾默在暗示微軟對目前 WP 的發(fā)展速度并不滿意。同時坊間也開始傳聞微軟打算推出自有的手機產(chǎn)品。而就在這個時候,鮑爾默提出是否能夠在 2013 年 MWC 上面談諾基亞和微軟未來的合作關系。

這讓諾基亞更加緊張,此時,諾基亞開始設想如果微軟真的要開始做自有品牌的手機,微軟需要做什么,諾基亞需要有何對策?

1、微軟收購諾基亞

如果成功:諾基亞需要考慮出售哪些業(yè)務,具體分為以下幾種:

  • 微軟收購諾基亞的全部股份

  • 微軟收購手機和地圖業(yè)務

  • 微軟僅收購手機業(yè)務

  • 微軟僅收購智能手機業(yè)務

如果收購失敗,則按照之前的準備,諾基亞會做如下對策(優(yōu)先級從高到低,若上一條達成,下面的可能性則可以不考慮):

  • 試圖和微軟達成新的協(xié)議,新協(xié)議將解除諾基亞和 WP 的排他合作關系,這樣諾基亞就可以出安卓機了。

  • 諾基亞和微軟達成新的協(xié)議,繼續(xù)保持排他合作關系,但是微軟必須開出更加優(yōu)渥的條件:例如更多的營銷資金、微軟不得制造 WP 廠商和諾基亞的競爭關系,僅對諾基亞提供獨家支持。

  • 維持現(xiàn)有的合同。

2、微軟收購其他手機廠商

值得微軟收購的廠商實際上并不多,而除了諾基亞以外最有可能的就是和微軟合作歷史最久的 HTC 了。

如果微軟收購 HTC(優(yōu)先級從高到低,若上一條達成,下面的可能性則可以不考慮):

  • 試圖和微軟達成新的協(xié)議,新協(xié)議將解除諾基亞和 WP 的排他合作關系,這樣諾基亞就可以出安卓機了。同時微軟將給諾基亞提供一筆合理的補償。

  • 諾基亞起訴微軟。

如果微軟收購非 HTC 的其他公司:

方法同上。

3、微軟自研手機

方法同情景 2。

對于諾基亞來說,微軟可能的三條選擇中,情景 1 對諾基亞最為有利。之后無論是情景 2 還是情景 3 ,這都意味著在微軟轉(zhuǎn)型成為硬件制造商的過程中,諾基亞非但無法獲得一杯羹反而會陷入不對稱的競爭之中。獲得移動設備業(yè)務的微軟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諾基亞在 WP 上的所有計劃微軟將一覽無遺,微軟完全可以針對諾基亞的計劃推出產(chǎn)品,而諾基亞對此卻無能為力。不過相對于情景 3 ,情景 2 的威脅更大,因為微軟單槍匹馬造輪子還是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所以微軟并沒有理由選擇吃力不討好的道路(flag)。

HTC 的 WP8 手機

所以諾基亞的工作重點是盡可能地促成情景 1 的發(fā)生,同時應防止情景 3 尤其是情景 2 的發(fā)生。

圍繞這個訴求,諾基亞需要使用一些手段來增加自己的勝算,例如搶在微軟之前開啟并購 HTC ?的談判,將微軟停在杠頭上。

同時諾基亞也需要做好起訴微軟的準備:首先需要知道諾基亞的訴訟理由有多充分,從而搞清楚自己在談判和訴訟中會有多少勝算。其次,做好準備,一旦情景 2 或 3 發(fā)生,諾基亞可以立刻起訴微軟,避免陷入被動的局面。最后,諾基亞甚至已經(jīng)為了各個情景準備好了新聞稿的提要,就看微軟怎么行動了。

七、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在 MWC 上,諾基亞基本確認了微軟很可能會推出自己品牌的手機,而且也猜測出來微軟的 A 計劃的確是收購諾基亞的智能手機部門(情景 1),而 B 計劃則是再想辦法(情景 2 和 3)。既然微軟走出了第一步,諾基亞就要盡一切可能搞清楚當前狀況并阻止微軟采取 B 計劃。

雖然目標很明確,但是實際操作卻沒這么簡單:首先諾基亞有 90% 的營收來自設備和服務部門,把手機業(yè)務賣掉以后諾基亞還存不存在,怎么存在都是一個問題。

以上這些問題都需要時間來討論,而且憑借 Lumia 920 的強勁表現(xiàn),諾基亞在 2012 年底甚至還發(fā)布過一次正向盈利預警。所以時間拖得越久諾基亞的估值越高對諾基亞越有利。

Lumia 920

雖然在后來諾基亞和微軟的商談中明確得知微軟已經(jīng)放棄自主研發(fā)的計劃(即上一章的情景 3 不會發(fā)生),但是諾基亞仍擔心微軟會考慮收購 HTC 而不是諾基亞。而實際上,微軟在這方面已經(jīng)進行地相當深入了,他們甚至已經(jīng)派了一個團隊到中國臺北做早期的盡職調(diào)查。

當時諾基亞通過讓雙方進行管理審計搶到幾周時間,在此期間諾基亞調(diào)研了大量關于微軟的目標和想法的數(shù)據(jù),其中就包括和 HTC 接觸以搞明白微軟和 HTC 之間的“動作”究竟是虛張聲勢還是來真的。

而在審計結束之后諾基亞打算先試一下第五章的方案 1,即考慮是否再給雙方一次機會,諾基亞可否做出一些讓步,來換取維持雙方的合作關系。當然諾基亞當初并沒有指望這次談判能夠成功,諾基亞只是希望通過這次談判能夠再爭取一點時間,為后面真正的談判做準備。

諾基亞需要對自己估值,也就是需要知道自己在獲得報價時,報價低于多少需要拒絕、報價高于多少會同意,而在這兩個報價之間就要權衡是否接受估值。通常來說底價指的是如果微軟選擇收購 HTC 時諾基亞的估值還剩多少。只要高于這個底價,本質(zhì)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對股東來說諾基亞被微軟收購總比讓微軟去收購 HTC 要好。

在諾基亞的設想下,考慮到微軟對想收購的對象一向出手大方,例如微軟曾以 60% 的溢價收購雅虎,所以諾基亞也設想自己會拿到至少 80 億歐元的報價。

然而事與愿違。

八、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微軟給諾基亞的三大業(yè)務:終端設備和服務、HERE 地圖業(yè)務和專利授權總報價僅為 42.5 億到 52.5 億歐元。也就是說排除掉地圖業(yè)務和專利許可以外,終端設備和服務業(yè)務的單項估值僅有 10 億到 20 億歐元。這已經(jīng)十分接近甚至低于諾基亞所能接受的最保守估值。而且尷尬的是,由于微軟的報價實在太低,諾基亞根本就沒有還價的空間。最后不得不拒絕了微軟的提議。

屋漏偏逢連夜雨,當 2013 年第一季度的業(yè)績出來的時候,諾基亞才發(fā)現(xiàn)去年第四季度的強勁表現(xiàn)只是回光返照罷了。諾基亞的設備業(yè)務營收低于預期目標接近 20% ,而功能機和預期也差了四分之一。而預計第二季度的表現(xiàn)至少也會同樣糟糕,終端設備和服務部門的銷售額預計還將暴跌 4 億歐元。

Lumia 的銷售業(yè)績更糟,之前諾基亞計劃在售價 300 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機中占有 2.8% 的份額,當時最新的預測修正為 2.2%,而實際情況更慘,只有 1.3%。

Lumia 925 :我太難了

如此慘淡的表現(xiàn)甚至有可能觸發(fā)諾基亞的應急預案。5 月份的財務預測顯示,諾基亞將有可能打破第二季度設定的觸發(fā)條件,屆時諾基亞將被迫進行戰(zhàn)略調(diào)整,備選項包括徹底放棄 WP。

也就是說,諾基亞孤注一擲把所有身家都壓在了 Lumia 上,很可能這個勇敢的賭局會以失敗告終。

現(xiàn)在問題的關鍵是:微軟是否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如果微軟意識到了,那么諾基亞將不得不面對當年和谷歌談判時面對的窘境:微軟不肯讓步,而諾基亞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市值不斷蒸發(fā)。而一開始諾基亞給自家設備和服務部門定的 16 億歐元的最低估值,現(xiàn)在看來甚至還有些高了。

時間不再站在諾基亞這邊了。

九、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現(xiàn)在諾基亞的糾結之處在于,諾基亞不能接受過低的報價但是還需要乘著微軟覺得還能壓價之前盡快將手機業(yè)務給賣出去。否則,諾基亞手上的籌碼將越來越少。這意味著諾基亞需要和時間賽跑。

諾基亞和微軟在 2013 年 5 月和微軟進行了第二次談判,而這次談判還是因為微軟報價過低以失敗告終。這使得諾基亞不得不開始考慮無法出售手機業(yè)務的可能性以及相應的對策。

對于諾基亞來說,造成微軟報價過低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估值算法上兩者難以達成一致。所以首先需要了解微軟是如何對諾基亞進行估值的,然后通過微軟的算法結合諾基亞對自身的認識來重新進行估值。其次是考慮第六章的情景 2 :當微軟考慮收購 HTC 而不是諾基亞時,微軟將付出多大代價,同時會得到什么?如果諾基亞提出的估值更有性價比微軟自然而然會選擇諾基亞。最后是以諾基亞自己的方式進行估值。這三種估值方法得到的結果相互佐證,最終會得到一個有底氣的報價,而如果微軟對諾基亞得出的結果產(chǎn)生異議,那么微軟將不得不解釋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意見,這樣諾基亞可以進一步了解微軟是如何對諾基亞進行估值的。

在 2013 年 6 月,諾基亞和微軟開啟了第三次談判,這次諾基亞終于和微軟達成了一致:微軟將收購諾基亞的終端和服務業(yè)務(智能機+功能機)、HERE 地圖業(yè)務以及相關的專利許可??們r 62.5 億歐元,還要加上 9 億歐元的盈利能力支付計劃。這比起當時微軟僅有的 42.5 億歐元已經(jīng)是質(zhì)變了。諾基亞和微軟都很滿意這個報價,整個交易就剩走個董事會流程了。

諾基亞這邊自然是沒問題的,然而微軟董事會拒絕了這場交易。

因為微軟董事會覺得這場收購把太多的錢投向了微軟不需要的部分:例如 HERE 地圖部門以及設備和服務部門中從事制造和物流的部門。而且鮑爾默也沒有詳細和董事會披露整個交易的細節(jié)。

這個時候有誰還在意諾基亞發(fā)布了 Lumia 1020 呢?

諾基亞不得不考慮其他的折衷選項:例如讓微軟入股并重新簽訂合作協(xié)議,亦或者僅出售智能手機業(yè)務。當然這些選項最終都被證明是不可行或諾基亞無法接受的。

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對于諾基亞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都沒有,在第三次交易失敗之際,鮑爾默告訴諾基亞,收購 HTC 并不在微軟的選擇之中。至少諾基亞能夠基本確認,自己擔心的最壞情況并不會發(fā)生,而諾基亞將是微軟硬件之路上的唯一選擇。

而在和微軟的第四次談判中,諾基亞選擇了第六章的情景 1 中第三種可能即:微軟僅收購諾基亞手機業(yè)務為核心進行談判。

首先正如之前所說,微軟董事會本來就不想收購 HERE 地圖業(yè)務,其次 HERE 地區(qū)業(yè)務在諾基亞的產(chǎn)品序列里依然有商業(yè)價值:例如亞馬遜、蘋果、微軟、Facebook 都有可能成為其的潛在用戶,此外 HERE 還占據(jù)了 90% 的車載儀表導航系統(tǒng)份額。

不過這一次,諾基亞是真的等不下去了,考慮到在過去的幾個月里 Lumia 并沒有完成逆襲。如果這一次諾基亞還沒完成這筆交易,WP 可能會直接把諾基亞給拖垮。

考慮到手機業(yè)務已經(jīng)成為了負資產(chǎn),從財務角度上來看,把終端和服務業(yè)務送給微軟都算是便宜諾基亞了,但是諾基亞絕不會讓微軟知道這一點。

所以一開始諾基亞就提出無論收購成功與否,如果要開始談判,微軟都將允許諾基亞終止目前的排他協(xié)議,這樣即便談判失敗,諾基亞也可以推出安卓手機(這個先決條件也是采用安卓系統(tǒng)的 Nokia X 能夠推出的基礎)。諾基亞也不至于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第六章情景 1 收購失敗的情況)。

第四次談判是 Nokia X 系列能夠推出的基礎

按照諾基亞最初的計劃,談判初始報價 47.5 億歐元,董事會授權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接受 10 億到 20 億歐元的底價,甚至萬一微軟再還價董事會還能考慮更低的價格。

不過這一次奇跡發(fā)生了,微軟這次的報價遠高于諾基亞可以接受的底價,最終諾基亞向微軟出售完整的終端設備和服務部門以及相關的知識產(chǎn)權許可,而微軟將會支付 54.4 億歐元的現(xiàn)金。如果算上之后諾基亞出售 HERE 地圖業(yè)務的 28 億歐元,最終成交價幾乎比當初微軟給的 47.15 億歐元翻了一倍,這還是在諾基亞手機業(yè)務不斷貶值的情況下,也是幸虧微軟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

后日談

既然好不容易把手機業(yè)務給賣了,接下來諾基亞的目標就是要把生米煮成稀飯。諾基亞首先要盡快地完成交易,以防止微軟反悔,同時也要盡一切手段保護自家雇員的利益:例如在微軟完成交易的 12 個月內(nèi)需要按照諾基亞的遣散管理來對待所有員工。

不過有個員工比較特殊,他就是埃洛普。隨著諾基亞的手機業(yè)務并入微軟,無論是諾基亞還是微軟都希望他能夠隨著手機業(yè)務一起加入微軟。對于諾基亞來說,在剝離手機業(yè)務以后,諾基亞難以找到適合埃洛普的職位,對于微軟來說,沒有了埃洛普就意味著收購來的手機業(yè)務將群龍無首。

不過要把埃洛普從諾基亞弄到微軟也需要耗費一番周折:諾基亞需要解除他的 CEO 職位,任命他為終端設備及服務執(zhí)行副總裁,這樣他才能去微軟。但問題在于,按照當時諾基亞和埃洛普簽的協(xié)議,如果諾基亞想更換他的職務,那么埃洛普有權終止合同并獲得全額補償。最后在和埃洛普的 “PY” 下,諾基亞修改了合同,讓埃洛普放棄了終止合同的權力,不過補償沒變。順帶一提,諾基亞把給補償金的任務丟給了微軟(微軟:MMP)。

而在 2014 年,諾基亞預估到微軟可能正在考慮剝離幾個月前從諾基亞手中收購的低端手機業(yè)務,考慮到之前諾基亞已經(jīng)把手機業(yè)務賣了個好價錢,那么趁著微軟打算賣掉功能機業(yè)務的時候,諾基亞能不能以折扣價抄個底呢?(我把手機業(yè)務賣了,然后又買回來,還賺錢了,新投資方式 Get)

當時諾基亞制定了三個備選方案:

1、諾基亞回購手機業(yè)務的全部所有權。

2、諾基亞可以和代工廠商例如富士康合資造手機:例如 Nokia N1 平板電腦。

3、諾基亞通過把諾基亞品牌和知識產(chǎn)權授權給第三方使用,并收取高額的授權費用。

最后董事會覺得方案 1 風險太大(講真你諾收購 Withings 的時候咋就沒見到你覺得風險大),最后還是傾向于方案 3 ,而方案 3 的結果就是由 HMD 出品的諾基亞手機。

HMD 出品的諾基亞手機

-完-


圖片來自:

事實證明, 有段時間確實是準備讓Dali UI上移動端的

maemo.org - Talk - View Single Post - Nokia Soiro

kaleva.fi/teemat/digi/v

其他圖片來自廠商的官方渲染圖或宣傳資料

參考資料:

Transforming Nokia (中文譯名:偏執(zhí)樂觀,諾基亞轉(zhuǎn)型的創(chuàng)業(yè)式領導力)









諾基亞手機是怎么涼的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开封县| 施甸县| 香河县| 徐汇区| 桐城市| 柳河县| 长宁区| 无极县| 侯马市| 盐亭县| 北流市| 龙州县| 蓬安县| 离岛区| 德令哈市| 紫阳县| 新乐市| 和田市| 水富县| 綦江县| 即墨市| 黄冈市| 繁峙县| 安庆市| 微山县| 江都市| 三明市| 昌邑市| 蒙阴县| 印江| 天峨县| 同江市| 泰兴市| 金坛市| 太仆寺旗| 凯里市| 梅河口市| 兴海县| 新泰市| 镇平县| 类乌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