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瑩
懷才佐暴 薛瑩 999 吳
【纂史】:游戲開始時,你選擇一名其他角色,當其不因此技能額外摸牌/于棄牌階段外棄牌/受到殺的傷害時,若你未記錄此操作,則記錄之;若你已記錄此操作,則每回合限一次,你可令該角色摸一張牌/棄一張牌/失去一點體力。該角色的出牌階段,其可失去一點體力,然后移除一項已記錄的操作。
【博斐】:其他角色響應(yīng)你的牌時,你可令其摸一張牌/棄一張牌/本回合不能響應(yīng)殺。
臺詞
【纂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 ? ? ? ? ? ? ? ? 興衰唯史可鑒,吳史唯吾可編。
【博斐】:博學(xué)賺功祿,斐思冠東吳。
? ? ? ? ? ? ? ? ? 才學(xué)兼?zhèn)洌贿^薛家之風也!
陣亡:累世蒙恩,雖則灰隕,無報萬分······
薛瑩是薛綜的兒子,事跡還比較多。他基本上繼承了父親的才學(xué)和品行,但是陳壽給了他一個很有意思的評價,就是肯定他和他爸一樣不錯,但是薛瑩在孫皓這樣的暴君手下居然位居高位,實在是讓君子們疑惑啊。稱號“懷才佐暴”就是據(jù)此來的。
“纂史”是薛瑩比較值得說道的事。“史”就是吳國的《吳書》,這項工作是從孫權(quán)時期就開始的。到了孫休時期,派了薛瑩等五人負責這個事。孫皓時,薛瑩因為過去犯的一些錯被喜怒無常的孫皓流放,一個編修史書的官員就對皇帝哀求道:“我們這些人中,其他人只能整理資料,只有薛瑩具有講述歷史的才能,希望陛下把他放回來,把這項偉大的工作完成。”孫皓同意了。足見薛瑩還是有兩把刷子。
那么,如何體現(xiàn)“記錄歷史”這個概念呢?大概就是“以史為鑒”這么一個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如果再發(fā)生一遍,是好事就說明做到了以史為鑒給予獎勵,是壞事就說明沒有吸取教訓(xùn)給予懲罰。我給的三個效果是額外摸牌、棄牌階段外棄牌和受到殺的傷害,這是對應(yīng)孫皓的技能特點?!邦~外摸牌”的意思是除了摸牌階段兩張牌外摸的任何牌都叫額外的,包括摸牌階段多摸的牌。
設(shè)計完發(fā)現(xiàn)全是負面效果,大概也契合了孫皓時期吳國走向末路吧。技能里有個小彩蛋,“纂史”對象可以失去體力抹除一項記錄,畢竟歷史上有些皇帝會有文過飾非的舉動。
至于第二個技能“博斐”二字則是我自己編的,“斐”就是有文采的意思。薛瑩和父親薛綜一樣都有才華,也都當了很大的官。技能效果不過是父子照應(yīng)了一下,在別人響應(yīng)你牌的時機觸發(fā)效果。效果就是和一技能配合一下。
陣亡臺詞來自薛瑩的一首詩作。當時孫皓贊嘆薛綜的遺作,就讓薛瑩也寫一篇,薛瑩就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國家重用他們父子的感激。我摘了三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