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步槍——大不列顛的“連發(fā)”步槍
關于李氏步槍我最早是在馮導的電影《集結號》中認識的因為那個時候太過于專注看電影,沒大在意谷子地手中的槍。

當我第二次重溫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才想起來“英七七”這把槍。關于英七七我們還要從李氏家族的老祖宗李.梅特福步槍說起1888年英國皇家陸軍。裝備了一種新型栓動步槍,取代了與他們在殖民戰(zhàn)爭中使用的馬提尼亨利杠桿步槍也正是在這一年,1888委員會步槍也正式定型。李梅特福步槍是英國采用的第一種栓動式步槍,該槍采用彈匣供彈如果說訓練的。手速夠快的話,可以做到壓制火力的作用

李梅特福步槍中“李”只設計師詹姆斯·李,梅特福指另一位設計師威廉·梅特福上面的兩位設計師分別為該槍設計盒型可拆卸彈匣和7.7mm口徑子彈。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大部分李氏步槍的彈匣可以拆卸并非為了方便換彈,而是為了方便維修更換。


馬克一型步槍彈匣容量為單排八發(fā)子彈。而馬克二型除了設計有阻隔器以外,另外加裝了十發(fā)大容量雙排彈匣。
1895年出現(xiàn)了一種槍管膛線較深的步槍,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聽見的李恩菲爾德。說到這里不的不吐槽一下刺刀李恩菲爾德步槍的刺刀就是簡單的套在了槍管上,連卡筍都省略掉了,玩命拼刺刀時遠不合格咱們想象一下。當你與的敵人和你拼刺刀時你穿敵人一個,不注意用刺刀刺了上去。刺中了但是敵人沒有死。然后你向外一拔槍,結果槍出來了,刺刀留在了上面,而你的槍里面沒有子彈了這是得多絕望啊。??

在此,我們先說說槍機的結構以毛瑟步槍為例。連菲爾德步槍槍機尾部舍友與機匣壁相互配合的閉鎖突筍然而與毛瑟步槍不同。毛瑟步槍與大部分步槍的閉鎖突筍位于槍機前方也就是機頭上如下圖所示。


之所以膛線較深。主要原因是因為無煙火藥,很容易燒灼淺膛線設計師便決定加深膛線深度以增強膛線的抗著燒能力除此之外,李恩菲爾德步槍還加裝了可折疊式的覘孔式照門

然后就是三哥至今在使用的李恩菲爾德no1也就是李恩菲爾德短步槍。首創(chuàng)了短步槍概念這也是他兼具了步槍與騎兵共有的用途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大量的投產(chǎn)與裝備。而在英國的殖民地印度。當時更是大力的生產(chǎn)它時至今日,印度的部分警察部隊還在使用它。

但是我個人感覺印度的英薩斯步槍,都不如李恩菲爾德步槍好用。那么l85與李恩菲爾德相比的話……算了,先不說這個。據(jù)說如果說印度要全面撤裝李恩菲爾德的話,這還需要等到2022年

在這群李氏步槍中有一位特殊的。當然了,說的不是它的結構而是它的出身P14這是由于一戰(zhàn)前期。因為英國本土兵工廠的訂單太多。導致忙不過手來。所以新式步槍沒有制造廠所以英國人就把訂單甩給了正在大洋彼岸看熱鬧的美利堅,并和雷明頓公司達成協(xié)議生產(chǎn)該槍1915年,該槍開始列裝英軍。

戰(zhàn)爭結束后。P14步槍被命名為林菲爾德nothree也就是李恩菲爾德第三型。該槍的彈容量為五發(fā),除此之外采用了類似于德國毛瑟步槍的成槍機,這和前兩者不同。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孟凡了所使用的正是李恩菲爾德ontheree

在當時的確是有不少的類似于李氏步槍的槍械裝備過中國遠征軍。李恩菲爾德No five.李氏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員。依舊采用了前三者的設計并且加厚了槍管。除此之外,便是簡化了一些零部件。該槍于1941年正式投產(chǎn)。有第四型改進的馬克二在朝鮮戰(zhàn)爭中被大量使用。也正是其投產(chǎn)較晚,所以才導致應軍一線部隊主要裝備的還是No One,馬克三型,只有少數(shù)部隊才裝備新型步槍。

其實對于李恩菲爾德這一系列的步槍,他們的點.303彈藥也是個特點這里主要指的是它的發(fā)射藥。好了,現(xiàn)在。來看看下面的圖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