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最重要的情商,是管理情緒

大家好,我是愛問少年。我最近聽到一句話:情緒穩(wěn)定,是職場最基本的情商。
一聽這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情緒穩(wěn)定不是職場最基本的情商,而是最高級的情商。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知道,你身邊情緒穩(wěn)定的人,幾乎都是在公司里獨當一面的人。
甚至可以理解為,普通人和成功人士的差別,主要差在了情緒管理。接下來,我將從幾個角度說明,成功人士是怎么管理自己的情緒的。
01成功的人,都很會管理壓力情緒
最近幾年,我看了不少企業(yè)管理者、領導者的采訪,發(fā)現(xiàn)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幾乎沒有人會在大眾面前失控或崩潰,或者說,沒有人發(fā)現(xiàn)他們失控的時候。
因此我一直認為,情緒管理,是一個領導者或者說管理者的基本素質。
直到朋友跟我說他們公司的一個故事,我才發(fā)現(xiàn)我錯了。
某天晚上7點多,他們的CEO突然氣勢洶洶地走到財務辦公室,關上門,不一會兒,大家聽到辦公室傳來一聲巨響——CEO把凳子踢翻了。接下來,他們聽到平時溫文爾雅的CEO,竟然跟財務總監(jiān)爆粗?
當時還有不少同事在公司里加班,大家嚇得瑟瑟發(fā)抖,噤若寒蟬。
從他們的對話判斷,原來是因為財務總監(jiān)做的報表出了問題,CEO才發(fā)這么大的脾氣。
那段時間公司在準備融資,CEO壓力一直很大,但財務總監(jiān)卻遲遲沒有解決報表的問題。一怒之下,CEO沖到財務辦公室,把財務總監(jiān)狠狠罵了一頓。
那一段時間,公司每個人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因為稍微出一點差錯,就會被CEO罵的狗血臨頭。更可怕的是,在這樣的高壓之下,員工頻頻出錯,本來不會犯的錯,在緊張時刻都犯了,整個項目因為系列問題推進困難。
最后,公司融資失敗,裁掉了一半的人。
我想,壓力管理能力,其實也是區(qū)分成功人士和普通人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
工作中面臨壓力非常正常,每個人都要背KPI壓力,公司領導人背的壓力更大:公司的生存壓力、員工的工資壓力、合作伙伴的壓力、項目推進的壓力......
出色的領導并不是沒有壓力,也不是沒有壓力情緒,而是他們懂得如何處理好由壓力帶來的情緒,找到自己的宣泄渠道。而失敗的領導,則是把壓力轉移到員工身上,讓員工成為壓力情緒的宣泄口,慢慢地消磨掉員工的積極性。
大家都說馬云是一個很出色的領導者,他確實是。
他總能給你一種安全感——即使天塌下來了,也有他撐著。
他沒有壓力嗎?肯定有,而且比我們想象中更大,去年996這個話題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馬云發(fā)表了“996是一種福報”的宣言,幾乎全網都在黑馬云,他經常上熱搜,被黑的頻率頗高。
但是你會發(fā)現(xiàn),馬云每次都非常淡定,輿論的壓力在他眼里也不過如此。
如此高超的壓力情緒管理,怎么會不成功呢。
優(yōu)秀的領導不需要能力多么卓越無可匹敵,但處理情緒的能力必須一流。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操作邏輯。
只有你的操作邏輯對了,成功才會成為可能。
02一流人才,都不容易被感染負面情緒
你有遇到過喜歡吐槽抱怨的同事嗎?
我有。曾經有一位同事,經常在私人群里吐槽,開完會,他會吐槽領導;跟同事對接,他會吐槽同事;跟客戶合作,他還會吐槽客戶。
職場中,這種吐槽很正常,畢竟誰沒有情緒上頭的時刻。
可麻煩的是,吐槽多了,其他人都會受到情緒影響,怎么看工作都覺得不順眼。
我們的群里,有一位同事,我發(fā)現(xiàn)她不怎么喜歡在群里講話。本著求知好問的精神,我跑去問她這個問題,她告訴我,因為聊天太多,會受到其他人的情緒影響,就沒心思工作啦。
我這才知道,原來她在“屏蔽負面情緒”。好厲害的一招。
于是我再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跟她合作的人有一個特點——特別好相處。她跟客戶對接,客戶特別好說話,沒有挑三揀四;她跟同事合作,溝通非常順暢,完全沒有別人說的溝通不順的問題。
我找到了這個人的厲害之處——她幾乎不會帶著情緒工作。
后來在年終考核的時候,她的業(yè)績是部門第一。
一流人才,不是不會遇到負面情緒,而是會主動屏蔽別人給他的負面情緒。
我又想到了今日頭條的創(chuàng)始人,張一鳴。
2014年,今日頭條獲得1億美元的C輪融資后不久,有媒體起訴今日頭條侵權。沒想到,《新京報》也發(fā)表社論跟進。
后來接受《人物》采訪的時候,張一鳴說,當時的自己很委屈。因為那時候,今日頭條和《新京報》是合作關系,今日頭條給新京報帶流量,還是免費導流,沒想到新京報竟然背后推波助瀾他們的侵權問題。
但那時候,公司沒有人發(fā)現(xiàn)張一鳴的情緒波動,只覺得他很冷靜。張一鳴當時的做法,只是迅速召集公司的人開會討論解決方案,并在之后深度學習和了解版權相關知識。
更有意思的是,那是2014年發(fā)生的事,今年2020年,今日頭條仍在繼續(xù)跟新京報合作,新京報仍是今日頭條的入駐媒體,在頭條擁有500萬粉絲。
有人說,張一鳴是一個過于理性的人,缺少情趣,但也正是這份理性,讓他克制住自己的情緒。
他可以接受合作方的“插刀”,從大局著想,繼續(xù)合作。
一流人才,不僅不會被別人的負面情緒感染,還不會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感染,做出理性判斷。
03頂級高手,都很會疏導負面情緒
這幾年有一個很火的節(jié)目,叫《奇葩說》。
去年播出的時候,有兩個參賽選手非常地出色——董婧和傅首爾。兩人在這一季表現(xiàn)得很好,收獲了不少喜歡她們的粉絲。
但萬萬沒想到,節(jié)目播出到一半的時候,董婧突然在微博上指責傅首爾打人,要求傅首爾道歉。這件事迅速竄上熱搜,在圈子里鬧得風風火火。
熱搜這種事,只要不去搭理它,它很快就會沉寂了。
所以當時公司決定冷處理,要求傅首爾不能在微博上回應這件事,同時讓董婧公開道歉。
按正常的走向,這件事該暫告一段落。沒想到,最后傅首爾因為家人被網絡暴力,沒忍住,在微博上公開反擊董婧,兩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吵。
最后的結果是,兩人退賽處理。
本來兩人都有希望爭奪那一季的冠軍,可惜,因為沒有控制好情緒,最后被剝奪了參賽資格。
有人說,雖然他們被剝奪參賽資格,但是他們至少努力為自己討回公道,這是值得的。
當然,為自己“討回公道”,這樣的做法沒什么問題。但這也是,普通人和成功人士最大的區(qū)別。
去年7月,百度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在公開演講的時候,百度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被當中潑水了。這件事在當時迅速刷屏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李彥宏被潑水時超級冷靜的反應。他沒有慌張,也沒有自亂陣腳,而是在冷靜了一會兒之后,淡定地回了潑水者一句:What's your problem?等場面控制住以后,他隨機應變:“在AI前進的道路上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發(fā)生,但是前進的決心不會改變,AI會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
當時我就被李彥宏圈粉了。
被當眾潑水,不管對誰來說,都是極易引起憤怒的。試想一下,如果參加聚會時,有個人莫名其妙拿起杯子潑你一臉水,你生氣嗎?當然生氣。更不用說李彥宏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這一潑,是直接給李彥宏打臉,讓他在眾目睽睽之下丟人。
但頂尖高手,在負面情緒處理上也是一流。
他沒有當眾說自己的委屈,也沒有指責潑水者,其實他可以指責的,他可以為自己討回公道。但是他沒有。
他只是一言帶過,繼續(xù)自己的演講。這樣的風度,贏得了不少人的尊重。百度被罵了很多次,但這一次,李彥宏用素養(yǎng)為自己贏回顏面。
面對危機時刻的情緒控制能力,是一個人的頂級實力。
成功人士跟普通人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忍常人所不能忍,在他們眼里,“影響”比“公道”更重要,他們會選擇最有利的處理方式,即使這種方式,無法給他們“公道”。
我有想過,如果李彥宏憤怒地指責潑水者,那輿論風向可能就會完全不一樣。
寫在最后:
在日本有個古老的寓言。
有一次,一個武士質問禪師,讓他解釋什么是極樂世界,什么是地獄。禪師叱責武士:“粗陋之輩,何足論道!”
武士感覺受了侮辱。他從刀鞘中拔出長刀,吼道:“如此無禮,我殺了你!”
禪師平靜地回答:“此為地獄?!?/p>
武士突然領悟,禪師說的地獄是指他容易受到憤怒的控制,于是平靜下來,放刀入鞘,向禪師鞠躬,感謝指點。
禪師又說:“此為極樂世界。
我在找資料的時候,看到一句話:雖說情緒穩(wěn)定很重要,但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一百個人里只有一個。
我想,那100個人里,可能就只有1個成功,其他99個最終還是普通人。
宣泄情緒是人的天性,但克服天性,才是拉開你和其他人距離的有效手段。全看你的選擇而已。
end.
作者:愛問少年.

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參加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