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男子分飾司乘“薅”順風車公司羊毛,騙取20萬元!均獲刑
順風車乘客生成訂單后不用付款,司機接單后也不用開車,如此操作便能免費“薅”順風車公司20萬元羊毛……12月14日,南都記者從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檢察院獲悉,近日,由該院提起公訴的牟某波、姚某峰、羅某、何某4人因利用某知名順風車公司的系統(tǒng)漏洞,分別飾演“司機”“乘客”兩角,騙取順風車公司20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至十個月,并處罰金不等。
平臺漏洞致司機獲雙份車費
據(jù)閔行檢察院介紹,牟某波是某知名順風車平臺旗下的一名司機,2020年7月,牟某波像往常一樣接客,但是剛上車的乘客不小心提前點擊到達目的地,牟某波發(fā)現(xiàn)車費直接打到了自己的賬戶中。
牟某波將賬戶中的錢提現(xiàn)后,讓乘客打電話給客服說自己沒坐過車,要求平臺退款。平臺最終將車費全額退給了乘客。將乘客送到目的地后,乘客又付給他車費。加上之前平臺的那份車費,牟某波拿到了兩份車費。
一個月后,牟某波又獨自試驗了上述操作。他通過兩部手機,先在乘客端下跨省長途單,又在司機端自己接單。牟某波這次在司機端賬戶成功提現(xiàn)了2000元。
隨后牟某波又把這件事告訴自己的老鄉(xiāng)姚某(另案處理)。姚某提供了另外一個刷單的方法:“乘客先支付訂單金額后,只要在短時間內(nèi)取消訂單并電話客服要求退款,這樣乘客的錢就會馬上原路退回,車主的車費也會在一段時間內(nèi)到賬,賬戶不會欠費?!?/p>
4人團隊“協(xié)作”詐取平臺20萬元
2020年9月,牟某波開始用姚某的方法進行詐騙。他先用乘客賬號下單,隨即在乘客端點擊確認到達,模擬誤操作情形,之后致電平臺客服說明情況,要求退款。當后臺客服聯(lián)系司機時,牟某波都會以司機身份聲稱退款申請屬實。
由于乘客退款和司機補貼系兩個資金通道,相互獨立,而平臺根據(jù)實際GPS位移以及訂單距離與乘車時間作比較,判定不可能在幾分鐘內(nèi)完成長距離訂單,所以平臺會先行向乘客墊付退款。在乘客收到退款之后,司機也會收到平臺給的該次訂單補貼。
為了獲得更多的賬號,牟某波先后找到同鄉(xiāng)姚某峰、何某、羅某等人,與他們一起進行詐騙行為。牟某波會特地挑選團伙幾人見面時開始這些操作,讓每個人登錄進行人臉識別。實在無法見面時,牟某波會讓對方先刷臉登陸,在成功登陸的有限期內(nèi),便依靠手機號和驗證碼登陸操作。
不到半年,牟某波等人已成功騙取順風車公司20萬余元。
被判刑四年至十個月并處罰金
4人的詐騙行為并沒有持續(xù)多久。2021年1月,該順風車公司風控部門在排查業(yè)務時發(fā)現(xiàn)夜間、大單等業(yè)務數(shù)據(jù)不正常,有一部分大額訂單在交易成功后短時間內(nèi)有退款操作,且涉及的訂單大部分是在夜間或者單筆金額異常高。
該公司排查后發(fā)現(xiàn)系有不法分子虛構(gòu)大額訂單乘車事實騙取平臺預存款項后,再偽造乘客誤操作情況額外騙取平臺費用,公司由此報案。事發(fā)后,該平臺已對平臺漏洞進行修復。
牟某波到案后稱,其他三人知道這是詐騙行為,彼此之間算是互相“幫忙”,“也不需要什么好處費”。牟某波每次接到平臺客服的確認電話時,總說自己因車輛損壞原因無法行進,而在騙取補貼之后,牟某波均將客服拉黑或失聯(lián)。
閔行檢察院指控,牟某波伙同羅某、何某、姚某峰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gòu)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騙取他人財物,觸犯《刑法》相關規(guī)定,涉嫌詐騙罪。4人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至十個月,并處罰金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