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課本劇丨著名典故成語故事《草船借箭》劇本稿
《草船借箭》
編劇:南淵
來源:公眾號【中文臺詞網(wǎng)】
人物:周瑜、魯肅、諸葛亮、曹操,官員若干、將領若干、士兵
背景(旁白):劉備和東吳的孫權聯(lián)手,共同抵抗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劉備派遣諸葛亮去幫助東吳的大都督周瑜,為吳軍出謀劃策。吳軍與曹軍正在長江南北對峙,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第一幕
地點:吳軍督府大堂
周瑜(吃驚的樣子):我真沒想到,這個諸葛亮竟然這么有才干?
魯肅(點頭認可):是呀,人們都叫他臥龍先生。
周瑜(一臉不屑):哼!什么臥龍先生?難道我周瑜比不過他嗎?
魯肅(恭維):大都督當然要勝過諸葛亮了。
周瑜(踱步沉思,一拍手):不行!這個人太有智慧了,而且還是劉備的人,對我來說是個隱患。
魯肅(驚訝,倒吸一口氣):都督的意思是——?
周瑜(鎮(zhèn)定,一擺手):不必慌張,我自有辦法除掉這個潛藏的威脅。
門口士兵:諸葛先生到。
周瑜(假裝請教):諸葛先生,我們馬上就要和曹軍交戰(zhàn)了。您這么聰明,您認為在水上哪種武器最有利于作戰(zhàn)呢?
諸葛亮:用弓箭最好。
周瑜:看來您的想法和我一樣??墒乾F(xiàn)在軍中缺少箭,(假裝請求)您可以負責趕造十萬支箭嗎?(變得嚴肅,作命令狀)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脫。
諸葛亮:都督的委托,我一定盡力辦到。請問這十萬支箭什么時候用呢?
周瑜(試探):您十天能造完嗎?
諸葛亮(斟酌道):十天造完,恐怕會耽誤軍事部署。這樣吧,我三天后準備好這些箭。
周瑜(暗暗吃驚):三天?此話當真?您可不要開玩笑。
諸葛亮(自信):軍中無戲言,我愿意立下軍令狀,如果我辦不到,我甘愿接受都督的懲罰。
周瑜(得意洋洋):好!我們一言為定。
(周瑜送諸葛亮離開)
魯肅(很不安):三天怎么可能造完十萬支箭?
周瑜(胸有成竹):這下大家都看見了,要是他造不好,我就用戲弄軍情的理由除掉他。你去吩咐工人,讓他們故意拖延造箭進度,偷工減料。我看他怎么造箭?
魯肅:遵命。
周瑜:你再去諸葛亮那里打探一下,看看他有什么打算。
第二幕
地點:諸葛亮的軍帳中
諸葛亮(誠懇):魯肅先生,箭的事情,我得請你幫忙。
魯肅:你自己說的三天造好,但這根本就不可能,這事我怎么幫的了你?
諸葛亮:你只需要借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中要三十名士兵,用青布幔把船包起來,再給船的兩側(cè)放滿稻草人靶子。
魯肅(奇怪,疑問):你要這些做什么?
諸葛亮(胸有成竹):我自有妙用,必定成功。但你不能告訴周瑜都督,否則我就失敗了。
魯肅:好。
旁白:魯肅回去向周瑜報告時,確實沒有提用船、用稻草人的事??墒侵T葛亮連著兩天都沒有什么動靜,哪怕魯肅已經(jīng)偷偷按照要求給諸葛亮準備了船、士兵和草人。終于,第三天凌晨破曉,諸葛亮請魯肅到船里。
第三幕
地點:船內(nèi)
魯肅:天還沒亮,這么大的霧,我們上船做什么?
諸葛亮:去取箭。
魯肅:造好了嗎,去哪里???
諸葛亮(沒有理會魯肅,對著士兵說):傳我號令,將二十條船用鐵索連起來,朝北岸曹營開去;臨近曹營時按一字排開,讓船的一側(cè)面對曹營,所有士兵擂鼓吶喊。
魯肅(大吃一驚,害怕):你這是做什么?要是曹軍直接開戰(zhàn)怎么辦?
諸葛亮(安撫魯肅):你放心,我們不是去送死,是去取箭。曹操用兵謹慎,面對這么大的濃霧,一定不會出兵。
旁白:草船已經(jīng)接近曹營,曹操聽到了軍鼓和吳軍的吶喊。
地點:曹營軍帳內(nèi)
于禁將軍:丞相,吳軍突然來犯,我們進攻嗎?
曹操(思索、猶豫):天還沒亮,還有這么大的濃霧,我們不知道吳軍的虛實,可不敢輕舉妄動,小心有埋伏圈套。
于禁:丞相說得對。
曹操:傳我號令,所有弓箭手向敵軍射箭。我們先用箭壓制一下,再看情況。
——待更——
如需更多原創(chuàng)相聲小品情景劇劇本,請關注公眾號【中文臺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