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常識午餐】
1. (單選)關于海洋環(huán)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海洋是地球上水循環(huán)的起點
B.海洋水溫在垂直方向上,上層和下層截然不同
C.波浪、潮汐和海流都是海水運動的形式
D.海洋可以分成四種地形區(qū)域:大陸架、大陸坡、大洋盆地和大洋高原
【答案】D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科技-地理國情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海洋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根據(jù)海底地形的特點,海洋可分為大陸邊緣、大洋中脊、大洋盆地或洋盆。大陸邊緣是指從大陸至大洋底之間的過渡地帶,由大陸架、大陸坡、大陸基、海溝和島弧組成。大洋中脊又稱中央海嶺、洋中脊,是指貫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脈系列。大陸邊緣與洋中脊之間分布著廣闊的大洋盆地,又稱大洋床或海床,它是海洋的主要部分。D項錯誤。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
A項:海洋是地球上水循環(huán)的起點,從海洋蒸發(fā)出來的水蒸氣,被氣流帶到陸地上空,凝結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發(fā)返回大氣,其余部分成為地面徑流或地下徑流回歸海洋。
B項:海水溫度是表示海水熱力狀況的一個物理量,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隨深度增加而遞減。海洋表層水溫受太陽輻射影響大,水溫隨深度增加而迅速遞減,直至在1000米以下水溫下降變慢。
C項:海水運動的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海流(洋流)三種,海水運動對海洋中多種物理過程、化學過程、生物過程和地質過程,以及海洋上空的氣候和天氣的形成及變化,都有影響和制約的作用。
?
?
2. (單選)下列關于中國民族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少數(shù)民族中壯族人口最多
B.漢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C.民族的地區(qū)分布呈現(xiàn)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D.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是少數(shù)民族種類最多的省級行政區(qū)
【答案】D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科技-地理國情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民族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中國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個民族。云南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省,是偉大祖國多民族的縮影。其中云南僅少數(shù)民族就有25種(每種少數(shù)民族均超過5000人)在這25種少數(shù)民族中,有15種少數(shù)民族是云南省獨有,他們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諾族、怒族、德昂族、獨龍族。廣西省是少數(shù)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而不是最種類最多的。D選項表述錯誤。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
A項:中國共有56個民族,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社會主義國家。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個民族被稱為少數(shù)民族,其中壯族人口最多,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壯族總人口數(shù)為16926381人。A項正確,不選。
B項:世界各民族的人口數(shù)量相差懸殊,多的達十多億人,少的只有幾十人。超過1億人口的民族有7個:漢族人、美利堅人、孟加拉人、俄羅斯人、日本人、巴西人、印度人,其中漢族約13億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B項正確,不選。
C項:我國少數(shù)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各省、自治區(qū)。內蒙古、新疆、西藏、廣西、寧夏5個自治區(qū)和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200多個民族鄉(xiāng)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在這些地區(qū)又都雜居著不少漢族,其比例也相當高,因此呈現(xiàn)出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C項正確,不選。
?
?
3. (單選)文學名篇有時會涉及一些當?shù)氐奶厣窬?,以下對應錯誤的是:
①陳忠實—《白鹿原》—窯洞??②林語堂—《邊城》—吊腳樓
③阿來—《塵埃落定》—騎樓??④老舍—《四世同堂》—四合院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D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人文-文學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近現(xiàn)代文學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邊城》作者沈從文,②對應錯誤;《塵埃落定》作者阿來,描寫的是四川阿壩地區(qū)的故事,騎樓曾經(jīng)是兩廣、福建、海南等地主要建筑形式,③對應錯誤。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
①《白鹿原》作者陳忠實,描述的是陜西關中地區(qū)白鹿村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②《邊城》作者沈從文,描述的是湘西地區(qū)特有的風土人情。?
③《塵埃落定》作者阿來,描述的是四川阿壩地區(qū)的故事。?
④《四世同堂》作者老舍,描述的是北京四合院里的故事。
?
?
4. (單選)下列關于地理位置的描述與城市之間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襄陽
B.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南京
C.南撫百越,北望中州,據(jù)五嶺之要會,扼贛閩粵湘之要沖——贛州
D.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陽之肘腋,制閩越之喉吭,通宣歙之聲勢——衢州
【答案】B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科技-地理國情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自然地理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抓住關鍵詞“江淮”“關隴”“幽燕”“荊襄”,可知題干描述的是“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稱的洛陽,而非南京。洛陽地處中原,西依秦嶺,東臨嵩岳,北靠太行山,符合B項的描述。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
A項:出自于《讀史方輿紀要》,它是指湖北省襄陽市。襄陽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東鄰隨州市,南界荊門市、宜昌市,西連神農架林區(qū)、十堰市,北接河南省南陽市。
C項:贛州市位于贛江上游,江西南部。東鄰福建省三明市和龍巖市,南毗廣東省梅州市、韶關市,西接湖南省郴州市,北連本省吉安市和撫州市,為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區(qū)。
D項:衢(qú)州是浙江省地級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南接福建南平,西連江西上饒、景德鎮(zhèn),北鄰安徽黃山,東與省內金華、麗水、杭州三市相交。
?
?
?
?
5.?(單選)?某城市空氣質量較差,檢測結果顯示,在主要污染物中,PM10顆粒濃度嚴重超標,PM2.5顆粒濃度及有害氣體濃度尚在正常范圍。如果你是城市決策者,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在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最有效地改善空氣質量?
①整改郊區(qū)水泥廠
②整改郊區(qū)造紙廠
③市區(qū)車輛限號行駛
④改善郊區(qū)植被環(huán)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科技-生活常識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空氣污染相關知識。
第二步,PM2.5是指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2.5微米的顆粒物,各類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氣是其主要來源。PM10又稱可吸入顆粒物,通常是指粒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主要來自未鋪的瀝青、水泥的路面上因機動車行駛和大風揚起的塵土。題干中說到該市PM10濃度嚴重超標,而PM2.5濃度尚在可控范圍,所以應該采取措施減少PM10排放。水泥廠最主要的污染物是粉塵、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會產(chǎn)生較多的固態(tài)顆粒物污染,屬于PM10,所以整改郊區(qū)水泥廠是減少PM10的有效措施之一。郊區(qū)植被能凈化城市空氣,起到吸收空氣中有害物質、改善空氣質量的效果。所以改善郊區(qū)植被環(huán)境也可以起到降低PM10濃度的作用。故①④是有效措施。而造紙廠主要是排放污水,會污染河流湖泊,整改造紙廠并不能起到改善空氣質量的作用。市區(qū)車輛限號行駛是為了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汽車尾氣過量會導致PM2.5指數(shù)上漲,而非PM10。所以②③不符合題意。
因此,選擇B選項。
?
?
6. (單選)掩星是一種天文現(xiàn)象,指一個天體在另一個天體與觀測者之間通過而產(chǎn)生的遮蔽現(xiàn)象??茖W家經(jīng)常借助觀察這一現(xiàn)象來判斷星體是否有大氣層。當行星掩過遙遠恒星,如果恒星變得模糊之后才消失,那么可以認為:
A.該恒星有稠密的大氣層
B.該行星有稠密的大氣層
C.該恒星無大氣層或大氣層稀薄
D.該行星無大氣層或大氣層稀薄
【答案】B
【三級知識點】常識判斷-科技-地理國情
【解析】
第一步,本題考查掩星的概念和影響。
第二步,題中說恒星變得模糊之后才消失,即發(fā)生遮蔽現(xiàn)象,也就是說出現(xiàn)了大氣層,所以直接排除C、D項。根據(jù)題干描述的是行星掩過恒星才出現(xiàn)的遮蔽現(xiàn)象,所以可以判斷出是行星有大氣層。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
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fā)光等離子體,如太陽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fā)光,環(huán)繞著恒星的天體,比如八大行星。
解題技巧:本題可以用矛盾分析法,兩個對立選項,答案必在其中。A項和C項對立,B項和D項對立,依據(jù)題干恒星變得模糊可判定有大氣層,所以答案必在A項、B項之中,又因為行星掩過遙遠恒星,恒星才出現(xiàn)的遮蔽現(xiàn)象推定是行星有大氣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