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牛田故事:龔姓溯源(七十九)
文|《中華龔氏網(wǎng)》編者 胡家密
牛田地處武夷山北岳,閩贛交屆之地,屬福建南平光澤縣。四面環(huán)山,中間一個小盆地,盆地正中間有一座面積不到千平方,高度不到五米的小山坡,被謄為土神山。她的東西南北各有一座小山,為木神山、金神山、火神山和水神山,是中國的“五神之地”。山好、水好、空氣好,是鄱陽湖和長江水源地之一。牛田(商代的地名)是一個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文化底蘊(yùn)深厚,被國家評為“傳統(tǒng)古村落”。
公元976年愈公子勖公帶領(lǐng)族人,為避戰(zhàn)亂從邵武遷居于此。因龔氏一門滿門忠孝,被宋真宗宋神宗兩位皇帝先后賜建龔氏家廟,傳承香火。家廟建成后,龔氏子孫發(fā)旺,遷居全國各地,牛田也成了龔氏祖源地。中華龔氏歷史文化研究院考察,牛田龔氏家廟是唯一有家譜記載,皇帝賜建,歷經(jīng)千年,仍有保存的最古老的家廟。因此決定在原址重修“中華龔氏家廟”,供奉龔氏始祖共工、勾龍、列祖列宗及全國各地二百年以上的外遷祖。她是全國三百萬龔氏族人的共同財(cái)富,心靈圣地。牛田還是紅色革命老區(qū),周恩來、朱德曾率紅一方面軍在此開展四、五次反圍剿,并設(shè)立指揮部。同時也是紅色閩贛省委創(chuàng)建地。

圖/福建省華僑鄉(xiāng)牛田村龔氏家廟 龔氏網(wǎng)/胡家密 攝
一、源自共工
炎帝后裔、黃帝大臣共工,管理水土。后代以共為姓,分兩支,一支以共工水德,加水旁為洪姓。
一支共工之子句龍(又名勾龍),繼共工之職,后為避難,在“共”上加“龍”合為龔,稱龔姓,是為龔姓主支。
二、源自共國
《通志·氏族略》載:共國為商代諸侯國,犯周而被文王滅。其子孫以國為氏,即共氏。后演變?yōu)辇徯铡?/p>
三、源自共君
晉獻(xiàn)公太子申生,被晉獻(xiàn)公驪姬夫人誣害自殺。其弟奚齊晉惠公即位,賜謚號“共君”,后代以共為姓。后演變?yōu)辇徯铡?/p>
四、源自姬姓
西周后期,周厲王被國人趕出國都,時有王室姬和,被封為共伯,大家推舉他代行天子權(quán)力,史稱“共和行政”。14年后,厲王太子成人,共伯把政權(quán)歸還太子靜,立為周宣王,自己回共國,子孫以國為姓。古代“共”“龔”同音通用,遂成龔姓。
五、源自恭姓
因“恭”古通“共”“龔”,故晉太子申生的謚號又為“恭君”,后代以恭為姓。后演變?yōu)辇徯铡?/p>
六、源自晉大夫龔堅(jiān)
諸多龔氏族譜記載:龔姓以晉大夫龔堅(jiān)為遠(yuǎn)祖。龔堅(jiān)的族屬有三說:子姓,為箕子之后裔;姬姓,為周文王子叔繡之后裔;羋姓,為楚開國主熊繹之后裔。
七、源自少數(shù)民族改姓
西南巴人七姓之一,龔是巴都蠻酋之姓。土族、京族、彝族、白族等均有龔姓。
四川龔氏網(wǎng)傳媒有限公司原創(chuàng)作品系統(tǒng)同步今日頭條、騰訊新聞、搜狐新聞、新浪新聞,轉(zhuǎn)載請咨詢。
監(jiān)制丨龔國林
龔網(wǎng)牛田故事欄目組總監(jiān)丨龔新高
欄目組編委丨龔歡云、肖明揚(yáng)、胡家密、龔春光
編輯丨龔進(jìn)軍
本文地址:https://news.gongqq.com/culture/2021/0819/3120.html
(原標(biāo)題:?講好牛田故事:龔姓溯源(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