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今天要來點通怪嗎?游戲王の表情包
前言
通常怪獸同其他卡一樣,本應是《游戲王》里的重要一環(huán),很多時候卻連身為卡的事實都沒有被認同:本體被視為廢紙,描述被稱為廢話。
K社偶爾會把一些遠古時代的通常怪獸翻出來畫進卡圖里,但更多時候他們無人問津。加之時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獸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獸甚至為玩家們所遺忘,失去了身為卡的意義。
通常怪獸采用率雖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處,值得娓娓道來(吐槽)。
目前似乎還沒有多少專門解說通常怪獸的文章,因此決定開坑,至少教通常怪獸們留點念想。
如果未來K社能像翻出【圣夜】一樣翻出其他通常怪獸,那再好不過了。
順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獸”的搜索結果的倒序(也就是說最后一篇將會是【青眼白龍】)。
其他的廢話放在文章末尾,總而言之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想法。
*標!的部分表示摘自百度百科,會有刪減。
網(wǎng)頁鏈接:
1.https://baike.baidu.com/item/埴輪/9960353
2.https://baike.baidu.com/item/晴天娃娃/54697
*標$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動。

本期主角一號:未熟的惡魔

發(fā)售于遠古卡包Booster 1,罕貴度為N。
描述:還沒成為完全體的丑惡魔。肚子上的洞會吸入任何東西。
*英文名字:Embryonic Beast 的意思是“胚胎之獸”,可能是宗教問題,似乎沒有被認為是惡魔。
*雖然上面稱它是“丑惡魔”,但說實話我反而覺得它挺可愛的,讓我想到了我?guī)熜?span style="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text-decoration-line: line-through;">(也打牌)常用的一個表情包:

編者注:因為把它那圓環(huán)似的身體看成是甜甜圈,意外地,挺有食欲。(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現(xiàn)在還沒吃晚飯( ̄︶ ̄)。)
→那就來整活了:

$描述里的“還沒成為完全體”果然會教人有些在意吧?在一些非OCG向游戲里,這只怪獸可以通過與【時間魔術師】的COMBO,或者兩者的融合來使【惡魔召喚】登場;而在真DM2中,這只怪獸反轉的場合,以表側守備表示經(jīng)過3回合后,會成為【石像怪】。


*接上,雖然有進化成【惡魔召喚】的可能性,但這張卡的日文原卡名不帶有【惡魔/デーモン】字段。不過,OCG中【惡魔召喚】也是自成體系的,這樣一來,說不定有機會出新馬甲,并和【惡魔召喚】綁定。

本期主角二號:埴輪&巖石之精靈

發(fā)售于遠古卡包Vol.1,罕貴度為N。
描述:古代王墓中守護寶物的土人偶。
!埴輪是日本古墳頂部和墳丘四周排列的素陶器的總稱,一般分為圓筒形埴輪和形象埴輪,在日本各地的古墳均有分布。埴輪最早用來代替殺生陪葬。在活人陪葬制度廢除以后,它可能是唯一流行的一種代葬物。
!埴輪基本上都被作成各種侍候墓主人的下人形象,迄今為止還未發(fā)現(xiàn)過塑成墓主形象的埴輪。這種埴輪都是土制,雖經(jīng)燒制,但火候不夠,不上釉,且表面缺乏光潔度。有趣的是,埴輪的造型是由已規(guī)范化的各個局部組合而成的,無論是臉部還是手腳的刻畫都缺乏個性,每尊埴輪的同一部分幾乎都用同一種手法塑造,可是,組合在一起后,卻又各不相同。迄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過兩尊完全一樣的埴輪。

(※所以它屬于模仿人物、動物、器具、房屋等的形象埴輪一類。)
請注意這個描述:它是“守護寶物的土人偶”,結合上面的資料,也就是說它本身(相對來說)并不是值錢的東西。

熊貓你在干什么啊熊貓???不是要“尋寶”的么,怎么只撿了它轉頭就跑?
跟它的卡圖一樣,真是教人摸不著頭腦呢。

編者注:不好意思這只是梗罷了o(* ̄▽ ̄*)o其實仔細想想,熊貓中了機關沒拿到寶物,那么可以合理推測,他是因為拿開埴輪之后便立馬中機關,只來得及順走埴輪。也就是說,【尋寶熊貓】的卡圖間接地表現(xiàn)了【埴輪】的描述,向看客講述它是如何“守護寶物”的。
→那會不會,它能和【悠悠】等小伙伴四處冒險,也是基于這次事件讓它離開王墓重見天日?



→再往后,同為決斗精靈的【悠悠】和【埴輪】就被茂木悠夫收服了?(笑)

(※茂木或許是因為它是決斗精靈才將它投入卡組,畢竟他幾乎失去了勝負欲,決斗輸贏都無所謂。實際上,【埴輪】是巖石族的,并不能配合他拿手的“憤怒的悠悠”的戰(zhàn)術。
順帶一提,它的叫聲是「はっに/Ha-Ni」,也就是其日文原卡名的前兩個音節(jié)。)

*太陽隊的卡組里有這張卡,不過沒有在決斗中登場:

*【召喚師 塞姆貝爾】召喚了與它類似的怪獸,不過造型上更接近于圓筒形埴輪(無實卡怪獸)。

【埴輪】的造型應該DL玩家大多都看過,但有沒有感覺卡圖不太一樣?大概是因為,路人決斗者那里刷出來的卡實際上不是它,而是它的換皮怪——

發(fā)售于遠古卡包Booster 6,罕貴度為N。
描述:指輪般的巖石精靈。攻擊力與守備力都很強。
*外表比起【埴輪】更像是土燒制出來的人偶,畢竟埴輪是不上釉色的。
*意外地是魔法師族。
*盡管NW的翻譯是“指輪般的巖石精靈”,實際上,按照原文描述,就是“埴輪/はにわ”。
*和【巖之精靈 泰坦】一比較,這個“巖石之精靈”就很尷尬了。

*盡管描述里說它很強,但實際上只是比【埴輪】強吧。

(※當然你也可以腦補說,是時間沖淡了釉色,埴輪老了,也變強了——指變成巖石精靈。)

本期主角三號:氣象控制員

發(fā)售于遠古卡包Booster 1,罕貴度為N。
描述:可以自由操縱天氣。山里的天氣無常就是這家伙的杰作。
*整體造型是個踩著木屐的雪人,卻不是水族而是天使族;手里的雨傘上掛著晴天娃娃,正如卡圖里在呼喚晴天。
!晴天娃娃主要流行于中國和日本等地。在中國,古稱掃晴娘、掃天婆等,是民間祈禱雨止天晴時,掛在屋檐下的剪紙婦人像,以白紙剪成人,再用紅紙或綠紙剪成紅衣綠褲,一手拿帚,頭上剪成蓮花狀,任務是替人掃去陰霾、迎來晴天,以利曬糧、出行;而日本的晴天娃娃(照る照る坊主)多以白色方形手帕包裹乒乓球或棉團,并在圓團上繪制五官,屬于一種懸掛在屋檐上祈求晴天的布偶。

(編者注:雖然大概是為了凸顯“氣象控制”的要素才一口氣塞下這么多天氣現(xiàn)象,但整個卡圖看起來,就像是雪人被太陽曬得汗水直流,身體自然而然開始舉雨傘/擦汗,腦子卻還沒有轉過彎來,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就,很離譜地喜感。)

*接上,從換皮怪【氣象報告員】的卡圖里,可以看見它的腳,以及稍微有些變化的表情。

(※它們的情況與【戲法壺】&【壺魔人】的情況很類似。氣象報告員OCG化之前,在真DM系列中也是作為通怪登場的,所以它并不是馬甲,而是同個建模的換皮怪。)

$GX動畫中,這只怪獸的精靈在(第34話)十代 VS【正義的同伴?海馬俠】一戰(zhàn)中露過臉。之后在5D's動畫第49話《司負之王!猿魔王 塞曼》中,這只怪獸的精靈被【猿魔王 塞曼】的負之力所捕捉。

(※右上角又又又是悠悠。)
*盡管描述里說氣象控制員可以“自由操控天氣”,但包括通怪在內,OCG中與天氣沾邊的怪獸它基本都是打不過的[手動捂臉]。

(1)之前的【魔鍵】陷阱也是張超好的表情包。不過,系列尚未發(fā)售,所以沒有中文大圖。

(2)昨晚的RD消息,草(一張卡片)。

(3)翻太陽隊的集數(shù)時發(fā)現(xiàn)的,笑死我了:

※“自信”的羅馬音是Zi Sin,而“咕咚”是極其接近的Zu Sin,很容易聽錯。這個字幕組是真的太皮了( ?? ω ?? )?。

*這一篇算是整活文章,本來想昨天愚人節(jié)發(fā)的,無奈有事耽擱了沒寫完orz。
*實際上很多遠古通怪都有成為表情包的潛質,這一次只是從2星的通怪(及其相關卡)中選擇,之后大概會有第二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