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和甲狀腺癌之間的聯(lián)系
乳腺癌和甲狀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癥之一。19世紀末,醫(yī)生們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人患有甲狀腺癌或乳腺癌,那么他們可能會增加患上另一種癌癥的風險。
最近一篇發(fā)表在《Cancers》雜志上的文章對乳腺癌和甲狀腺癌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全面回顧和研究。結果表明,患有乳腺癌的人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增加,反之亦然。此外,乳腺癌和甲狀腺癌也與其它一些疾病有關,如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子宮肌瘤和良性乳腺疾病等。

研究人員提出了多種可能的機制來解釋乳腺癌和甲狀腺癌之間的關系,包括激素的作用,如甲狀腺激素和雌激素,以及遺傳易感性和一些醫(yī)療干預措施。
甲狀腺激素及其受體
甲狀腺癌和乳腺癌都受到甲狀腺激素的影響。甲狀腺激素對骨骼生長、基礎代謝、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以及細胞增殖和分化都有關鍵影響。甲狀腺激素不僅僅作用于甲狀腺,也可以對其他組織產(chǎn)生影響。乳腺組織中存在甲狀腺激素受體,這意味著乳腺組織可以感知和響應甲狀腺激素的信號。甲狀腺激素在乳腺組織中可能參與調(diào)節(jié)細胞的生長、分化和代謝等生理過程。
根據(jù)術前觀察性研究的數(shù)據(jù),甲狀腺激素(THs)和促甲狀腺素(TSH)與整體癌癥的風險存在明顯的關聯(lián),尤其是在乳腺癌和卵巢癌方面。研究人員Kim等人對韓國的62546名年齡在40歲以上的健康女性的血清TH濃度進行了追蹤調(diào)查,觀察到了834例乳腺癌病例。他們發(fā)現(xiàn),游離甲狀腺素(FT4)的濃度越高,患乳腺癌的風險也越高;而促甲狀腺素(TSH)的濃度越高,患乳腺癌的風險越低。這一結果與在瑞典進行的前瞻性研究得出的結論一致。
一個可能的機制是,甲狀腺激素(TH)通過激活核甲狀腺激素受體(THR)來產(chǎn)生非基因組作用。THR是一種受體蛋白,它位于細胞核內(nèi),當TH與THR結合時,會觸發(fā)一系列的生物活動。這使得TH可以直接影響細胞的代謝、增殖、分化和其它生理過程,而無需通過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
此外,TH還可以與其他受體發(fā)生交叉作用,例如,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等。這種相互作用可能會增強或調(diào)節(jié)這些受體的信號傳導通路,從而影響細胞的生長和分化。

Moretto FC的研究發(fā)現(xiàn),當甲狀腺激素T3在乳腺癌細胞中與其受體結合時,PI3K途徑會被激活,導致HIF-1和TGFα等重要的蛋白質在細胞內(nèi)的表達水平增加。這其中,HIF-1是一種缺氧誘導因子,參與細胞的適應性反應;而TGFα是一種轉化生長因子,在細胞增殖和分化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它們都可以促進癌細胞的生長。
雌激素及其受體
雌激素是一種類固醇激素,對身體的生長調(diào)節(jié)、免疫系統(tǒng)和生殖器官的發(fā)育有重要影響。它被認為在甲狀腺癌的發(fā)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也被用來解釋為什么女性的甲狀腺腫瘤發(fā)病率是男性的4-5倍。
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患有與雌激素密切相關的子宮肌瘤的患者,更有可能同時患有甲狀腺癌。而最近在韓國進行的一項全國性隊列研究中,患者在經(jīng)歷子宮切除術和卵巢切除術后,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更高。
體外研究揭示了其中可能的機制。我們知道,雌激素通過雌激素受體ERα和ERβ的介導而發(fā)揮作用。而甲狀腺癌細胞由突變的甲狀腺干細胞或祖細胞復制而來,它們的ERα水平是正常甲狀腺細胞的8倍,這表明雌激素受體的異常表達可能在甲狀腺癌的發(fā)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雌激素的刺激還能促使產(chǎn)生一種促進ROS(活性氧化物種)的產(chǎn)生,這些ROS可以進入細胞核,并促使甲狀腺癌的發(fā)生,進一步增加了雌激素與甲狀腺癌之間的關聯(lián)。

這些研究結果提醒臨床醫(yī)生,在診斷和治療乳腺癌和甲狀腺癌時,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并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甲狀腺功能,特別是對于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的患者,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臨床護理和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Lu M, Liu H, Zheng B, Sun S, Chen C. Links between Breast and Thyroid Cancer: Hormones, Ge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Medical Interventions. Cancers (Basel). 2022 Oct 19;14(20):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