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斯考德林伽著”與“石碑錄”

(憋當真,就一架空小說,別看寫的跟報道似的)
哈拉爾德之書(Haraldsbók)實際上是多部薩迦集合而成,其分別為詩人埃里克·斯卡德林伽于生前創(chuàng)作的《南行記》、摘抄自碑文的《石碑錄》,以及基于哈拉爾德身旁者的回憶所收錄的《國王薩迦》——前兩者被統(tǒng)稱為韻體薩迦,后者則作為補充被廣泛傳播——詩中涵蓋了彼時仍為北地王儲的年輕王子哈拉爾德與其族親與部眾南下米克拉加德,立下赫赫功績的光榮年代。以及北地禍患到來,阿梅隆尼遺失,其父赫芬之子埃納被羅馬人處死后,作為至高王進行的一系列復仇戰(zhàn)爭。詩句的第一部分以哈拉爾德于羅馬城下遇害為結(jié)尾——其親隨中以正直勇猛著稱的薩克遜王儲埃塞爾沃夫,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在敵陣即將傾散前背刺了這位偉大國王,導致了其殞命與北地聯(lián)軍的敗退——第二部分則以哈拉爾德位列瓦爾哈拉廳堂為起始,圍繞埃塞爾沃夫的背叛與阿梅隆尼的失而復得再度展開敘述,直到惡犬加姆不??穹?,天空墜落,焚火蔓延阿斯加德——五百四十扇大門展開,命運掛毯飄揚北地英靈陣前。
?
據(jù)考證,長詩相對活潑歡悅的第一部分出自托爾格海姆的北地詩人埃里克·斯考德林伽。埃里克雖自幼生活在托爾格海姆,在父母親族的教誨下學習吟唱詩歌,創(chuàng)造史詩,卻始終對詩句的格律不上心,也因此一度被認為是斯考德林伽里天賦最平庸的詩人。在哈拉爾德游歷其間,埃里克曾作為其親隨一同患難與共,如今活靈活現(xiàn)被傳頌多時的英雄人物多是由其記載下來的。
該詩歌之所以得以幸存理應歸功于東羅馬的摘錄,據(jù)其文獻所言,這抄本則又是以羅斯大公的宮廳詩歌為藍本翻譯并抄寫的。
?
而第二部分則難以追溯,其詩句章節(jié)均混亂的記載在不同地區(qū)出土的石碑上,口吻字跡一致,卻分布雜亂不堪。
截至目前我們可知的石碑分別來自當今挪威的Ringebu附近、?ndalsnes港口水下、Trollveggen的山頂與Sn?hetta的巖層中;
當今瑞典的Lindesberg原野;
當今英格蘭的Hambleton湖中島;
當今意大利的Fiumicino海岸;
當今土耳其的?stanbul水下廳堂;
以及當今中國開封、杭州出土的老弗薩克如尼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