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語言的限制意味著我的世界的限制》

? ? ? ? 青浦:本就一無所有,又談何失去
? ? ? ??不過素身來素身走,看了一遭紅塵
? ? ? ??小為:本來也擁有一切,又何必苦苦追尋。不過塵歸塵土歸土,來了這世上,又多了很多念想罷。
? ? ? ??青浦:念想?終究是自己腦子里生出來的,黃粱大夢罷了。借一浮生逃浮生,可恨流年已不逢,這便不成,那便不成。。。。。。
? ? ? ??小為:你說對了,但又不對。確實這個世界有一半是我們臆想出來的,不對在于你把它當(dāng)做了虛幻,而現(xiàn)實是我們的臆想占了我們現(xiàn)實的一大半,這個世界本就沒有真正客觀的世界于我。
? ? ? ??青浦:世事因果對錯與否又何妨,乾坤渺渺,陰陽交錯,這世上本就不平,你我不過為求取一立錐之地憤憤終生。
? ? ? ??小為:就像我們以前以為我們看見的聽見的就是世界的全部。實際上,除了可見光,原來還有X光,伽瑪光,還有次聲波超聲波,由于我們身體工具的局限性,我們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而語言其實也是一個工具,我們?nèi)绻粫骋环N表達和詞語,那么我們就只能感受到那一種體驗,當(dāng)你像怨婦一樣去描述一件事情,自然也會得到像怨婦一樣的體驗,這是我們使用的語言工具帶給我們的局限,讓我們只能感受到這個東西,然后誤以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
? ? ? ??語言工具越豐富,描述的事物層次性越多,可得到的體驗也就越多種,而不是以為世界就是眼前看到的那樣
? ? ? ??青浦:如蘇子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早在千年前看透了世間。其對錯與否?后人所言各異。作為單一的個體,認(rèn)知總會有限,個體間總會產(chǎn)生差異。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只是留給我們的空間小了。每個人都可以是對,又是在他人眼里的錯。真正的對錯本就無法評判,何故要把大多人的相似認(rèn)知強加于身
? ? ? ??小為:嗯吶。
? ? ? ??只是,逐步的認(rèn)識和探究,發(fā)現(xiàn)了這個體驗我可以擁有,那個體驗我也可以擁有,而不再是以為只有原本以為的那個樣子的體驗而已,知道這個,再去做自己的選擇,做自己的體驗。
? ? ? ??語言就像電腦下載的一個程序:
? ? ? ? (1)本就一無所有,又談何失去
? ? ? ? (2)本來也擁有一切,又何必苦苦追尋
? ? ? ? 實際上,這兩種我們都可以下載,不知道的人以為這個世界只有原裝的唯一的一個程序。
? ? ? ??這是脫離客觀世界屬于我們思想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能夠很切實地影響我們,并不只是一場大夢??陀^世界的局部+我們的工具(思想、語言、機器)能認(rèn)知到的部分才=我們真正所看到的、感受到、體驗到的我們以為的“真實世界”。